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宜宾早茶的金奖之路

宜宾晚报 2015-08-11 21:36 大字

晚报记者 郑蓉 文/图

2015年7月,“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组委会在北京召开“百年世博中国名茶揭晓发布会”,“宜宾早茶”作为茶叶公共区域品牌荣获“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天府龙芽”作为川茶集团的企业品牌被评为“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骆驼奖”。这是宜宾茶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也是宜宾茶业大发展的深刻标志。小小的一片绿叶,如何成为宜宾继五粮液之后的另一张城市名片?又是如何摘得世界级的桂冠呢?

僰道有香茗,悠悠三千载。作为一个具有三千多年茶叶生产历史的古老茶区,在现代茶业竞争风起云涌的今天,宜宾推陈出新,着力改变“千家万户种茶、千企万厂制茶、千牌万品卖茶”的局面,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把握潮流脉搏适时调整创新,在四川打造“千亿茶产业”的进程中,勇当排头兵,飘香海内外。

天赐佳茗 蝶变新生

宜宾地处三省通衢的交通要冲,四季气候温湿、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自古便是茶叶产区和“茶马互市”的兴盛之地。筠连的黄芽茶、雷波的黄郎毛尖、宜宾的明前毛尖等品种,在市场都享有较高的声誉。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宜宾茶叶成了国家专营的商品之一;1985年,宜宾的早白尖工夫红茶在葡萄牙里斯本第4届世界食品评选会上荣获金质奖;1986年,宜宾被确定为四川省十二个出口茶生产基地县(市)之一。

不过,兴盛之后,宜宾茶业与四川茶业一样经历了衰落时期。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名优茶类的复兴,茶叶消费量逐年增加,品茶与保健消费日益兴旺。宜宾抓住这难得的机遇,逐步恢复发展本地茶业。

作为全国最大的早茶生产基地,宜宾生态环境绝佳,具有独特的气候季差优势,每年茶园采摘都比省内和江浙一带早15-30天。2008年,“宜宾早茶”获得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标识;2009年,中国茶业流通协会授予宜宾“中国早茶之乡”的称号;2014年,“宜宾早茶”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宜宾早茶”,成为了继五粮液之后的另一张宜宾城市名片。

借力展会 搭台唱戏

作为行业风向标的各地展会,一向是茶叶展示展销的主要舞台之一。从2008年起,宜宾一改以往参展规模小、参展企业少的局面,开始在多个重要展会上抱团出击,并搭建了自己的“大舞台”。

2008年3月,首届“中国·宜宾早茶节”在金秋湖隆重开幕。自此,宜宾连续八年成功举办“早茶节”,每年都有新意、每年都有收获。从政府主导变为企业主动,从单一活动变为多元展示,从宜宾一地变为多地“开花”,从只喊“卖茶”变为传播品牌、拓展市场、提升文化……

2015年的第八届“中国·宜宾早茶节”系列活动,更是历时近50天,先后在宜宾、成都、北京、深圳、杭州、浙江柯桥和西安等地举行了系列宜宾早茶展示展销及新茶品鉴推介活动,并联合四川省外侨办在成都成功举办了“宜宾早茶品介会活动(外事)”。

每一届早茶节的举办,都给予了宜宾早茶更鲜明的品牌标识,让其在业界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平台。

同时,宜宾还多次抱团出击省内外和国际重要展会。广交会、成都糖酒会、北京茶博会、深圳茶博会、四川茶博会,都有“宜宾早茶”的清香。

第四届四川茶博会,宜宾统一组织动员了23家茶企参展,布展面积达1394平方米,参展茶企共计现场销售133.9543万元,签约24908万元。而2015春季广州茶博会,宜宾组织川茶集团、川红集团、屏山炒青集团等17家茶企抱团出击,取得了现场销售43.5万元,签约6588万元的良好实效。

从2012年起,宜宾茶叶出口连续3年稳居全川第一。2014年,宜宾茶叶的出口总额852万美元;2015年,宜宾茶叶的出口数据更是令人惊喜:宜宾市商务局统计数据显示,1-6月,宜宾实现茶叶出口822万美元、同比增长207.01%,占全省茶叶出口总额的71.42%。

质量安全 全程追溯

作为稳坐四川茶叶出口头把交椅的宜宾,深谙欧盟对茶叶农残检验之严;作为不断东拓西进的宜宾茶企,更深知消费者对茶叶安全的关注和重视。

2014年,宜宾市农业局会同市质监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共同修订了《宜宾市茶叶质量安全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2014-2017年)》,决定由市茶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联合农业、质监等相关部门加快制定和完善适合宜宾市特点的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实施规模化种植,组织标准化生产。

同时,全面推进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严格控制茶叶农药残留,全面建立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建立茶叶生产、经营记录制度,实施标识管理,将茶叶产地、采摘日期、加工时间、茶树品种、投入品登记、源头检测记录、加工企业、从业人员、成品茶检测记录、包装时间、经销网点等茶叶信息录入宜宾市农产品追溯系统,向消费者公开并自觉接受监督。

2015年,宜宾成为四川第一个由政府主推建设网上茶叶可追溯体系的城市,今年首批上市的新茶中,已有7家大中型茶企全面“入驻”宜宾茶叶网上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实现了每包、每盒茶叶的质量安全追溯。2015年,宜宾规模以上茶叶企业将全部进入追溯体系,实现从“茶园”到“茶杯”的管控,增加消费者对“宜宾早茶”的信任。

创新驱动 升级转型

为切实抓住省委、省政府“重振川茶雄风、打造千亿产业”的重大战略机遇,做优做强“宜宾早茶”区域品牌,争当千亿川茶产业排头兵,努力把宜宾茶打造成为中国茶文化的“传承代表”、优质茶叶的“点金之笔”,宜宾把“创新驱动”作为茶产业升级转型的主要抓手。

首先是产业结构创新。

2010年12月25日,四川林湖茶业有限公司与宜宾市外贸金叶茶叶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川红集团;自此,开启了宜宾“川红工夫”重振雄风之旅。

2013年10月18日,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组建成立。这个以原宜宾叙府茶业为龙头的企业联盟,旨在把川内更多的龙头企业聚合起来,走抱团发展、创新发展、联合发展的道路,真正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推进川茶的整体转型升级。

同时,宜宾茶产业的发展中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因子。

全国茶行业唯一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全省茶行业唯一技术共享平台“四川省茶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双双落户宜宾(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省茶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也落户在宜宾的屏山县。

而宜宾市茶业龙头企业和教学科研单位近年来已承担和完成了数十个部省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获得多项科研成果和国家专利。

2015年,宜宾市翠屏区明威乡燕山村、义和村1100亩现代茶叶产业基地成为全国首个安装低山早茶雾灌系统的成片茶山,打破了低海拔的自然条件限制,提高了茶叶产量和品质,探索出了“低山出好茶”生产模式。

连续5年持续的茶叶机采推广和“新型黑茶”及茶食品、茶多酚衍生产品等系列新产品研发,培育了新的消费市场,延伸了宜宾茶产业链条,提高了茶叶尤其是夏秋茶资源利用率,促进了茶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与此同时,销售渠道的创新也给宜宾茶业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2014年,宜宾茶企电商发展全面开花。除川红集团、川茶集团外,峰顶寺、早白尖、醒世等茶企都开始“触电”。

从2011年起,川红集团开始接触电商平台,在淘宝、京东、阿里巴巴、一号店、天猫等国内众多电商大咖平台上开网店,拓展企业电子商务销售渠道。2014年“双十一”,川红集团电商1天销售额462万元,震惊业界。

2015年,川茶集团天猫旗舰店改版,京东网店随后开业;与网销平台相适应的新品开发也如火如荼……

数据点睛———

2008年,宜宾全市有茶园面积49万亩,茶叶总产量1.95万吨,茶业总产值17.2亿元。

2014年,宜宾全市茶园面积98万亩,茶叶总产量4.55万吨,茶叶鲜叶产值18.48亿元,茶叶出口852万美元。

新闻推荐

屏山首家“互联网+农业”服务网点正式运行

晚报讯记者昨(12)日从市科技局获悉,屏山县首个田田圈农业服务中心(锦屏山店)本月正式运行。田田圈是一个开放的互联网时代新生态系统,农户只需下载手机AAP客户端,就可以在线咨询问诊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在...

屏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屏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