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改革创新铸品牌 大医精诚谱华章

宜宾晚报 2014-11-06 15:24 大字

在谢明均的办公桌上,一份名为《宜宾·长江国际医养中心》的计划书放在一沓文件的最上面,上面用笔认真圈点了很多地方。几份装裱好的“宜宾·长江国际医养中心”规划图整齐地摆放在办公室的一角。谢明均说,“宜宾·长江国际医养中心”是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重大的产业转型,改革创新之举。

“宜宾·长江国际医养中心”并不是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一个改革创新项目。2009年9月,谢明均博士刚刚走马上任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便带领医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谢明均说,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宜宾及周边老百姓足不出市,能享受到国内一流的医疗健康服务,让广大群众能轻松就医。

引凤筑巢

百姓足不出“宜”享受一流医疗服务

医者仁心,“看病难,看病贵”是压在谢明均心里的两块大石头,上任伊始,他便思考着如何解决这两大难题。为了让宜宾老百姓“看病不再难,看病不再贵”,几年来,他带领着他的团队,从源头上着手,在“难”和“贵”字上狠下功夫,通过一系列的创新举措,收到良好效果,很大程度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由于医疗水平和各种条件的限制,对于那些疑难疾病患者,过去,就是一张转诊单了事,建议病人到北京、上海等地的上级医院看病。”谢明均说,这种做法虽然并没有错,但是,病人拿着转诊单上哪儿去找呀?常常是长途跋涉,反复折腾,身心俱疲,就是到了医院还要排队等待租宾馆,一等就是两三个月,不仅浪费钱财,而且还耽误病情。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三个办法”。谢明均说,第一,携手国内顶级医疗机构,“站在巨人的肩上,实现跨越式发展”。从2010年开始,跑北京、飞上海,寻找国内一流的专业团队洽谈合作,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硬是成功把市一医院各个临床部门以专业对专业、科室对科室的方式,和国内的一流医院进行了一一对接,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如:心脏内外科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神经内外科与北京天坛医院、五官科与北京同仁医院、远程医疗与北京301医院,中干培训与武汉同仁医院、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与武汉协和医院等)。只要临床遇到诊疗难题,马上就可以请到合作单位专家前来处理。这样,一下子就把各专业的技术水平提高到了国家级。例如,与北京阜外医院合作后,凡是在国内能够完成的心脏手术(包括冠状动脉搭桥和法氏四联征等高难度手术)都可以在市一医院完成。

第二,“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柔性引进国家级专家,“让专家走,病人不颠簸”。从2012年年初开始,医院在全国各地聘请了28个专业的118名国内知名专家作为客座教授,定期到一医院进行义诊、查房、手术、诊治疑难疾病、抢救危重病人、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培养技术人才、举办学术活动、开展科研合作等。这样,既在老百姓与国家级专家之间建立了“就诊绿色通道”,解决了“找专家看病难”的问题,免去了他们到处求医的颠簸之苦,又让医院的医务人员随时能在专家的指导下工作,实为最佳的学习和人才培养机制。

一位在宜宾接受了心脏手术的患者说,和他一位病友相比,自己是幸运的,朋友的手术是在北京做的,在北京呆了3个多月,家里人去陪护的吃住费用,再加请护工的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而自己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做的手术,通过一医院与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合作,同样是北京的专家来做手术,效果相同,自己没有长途折腾,还为家人省了很多麻烦,医疗费用也少了很多。谢明均说,医院开展心脏手术才3年,现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每年能做150多台心脏手术,而且,云南、贵州、凉山和川南其他地市已开始陆续有心脏疾病患者到市一医院来做心脏手术。若不与阜外医院合作,目前一年最多只能做20多台心脏手术,而且稍微复杂一点的心脏手术还不能做。

第三,网络对接“301”,大力开展远程医疗服务。2012年12月7日,医院开通了“北京301远程医学中心”。自此,所有在市一医院就诊的患者(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均可享受到北京301医院43个专业的800多位国家级专家的点名诊疗服务(每次会诊时间不少于30分钟)。截至目前,“中心”已为宜宾和周边地区的500余名疑难重症患者进行了远程会诊服务,效果良好,受到广大患者的高度赞扬。今年8月,谢明均还应邀在北京举办的全国“远程医疗和技术服务学术会议”做了经验交流。今年10月,医院又与301医院进行了健康体检的合作。凡是在一医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人员均可享受到:①由一医院和301医院专家共同会诊并出具体检报告和保健指南;②在受检者同意的前提下,分别在一医院和301医院体检中心建立双健康档案;③由两家医院专家为上述人员提供长期的免费健康咨询服务;④为体检者及其家属建立301医院的就医“绿色通道”。

全面托管 无私带动县级医院飞速发展

除了和国家一流的医疗机构合作,让国内顶级专家走进来,在谢明均的主导下,一医院的改革创新还带动了县级医疗事业的改革发展,其中,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全面托管屏山县人民医院,更是宜宾医改的一张名片。

经历县城搬迁后,虽然屏山新县城距宜宾市区的距离很近,但因为屏山县医院当时条件不好,水平有限,经营情况非常具体。谢明均说,公立医院的传统做法是派去技术或管理人员对口支援、指导,但效果有限。为了从整体上让屏山县人民医院有质的飞跃,谢明均作出了一个大胆的破冰之举———全面托管屏山县人民医院。

托管后的屏山县人民医院的人、财、物全部交由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营管理。目前,宜宾市一医院长期有28名专家到屏山院区坐诊、查房、手术、抢救危重病人、开展新技术等。托管实行终末目标管理,托管结束后,屏山县人民医院在科室设置、编制人员、设备设施、医院管理和业务技术等方面达到三级乙等医院水平。谢明均说,托管后,收费仍为二级医院标准,但患者享受到的是三甲医院的技术服务。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合作的第一年,屏山县人民医院的业务量就增加了一倍。根据屏山县政协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县人民医院中,100%认为市一医院托管县医院合作模式好;98%认为市一医院托管以来,医疗管理和服务质量大幅提升,班子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良好,业务迅速拓展,职工待遇大幅提高,医院凝聚力大大增强。

除了屏山县的患者能直接享受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专家的医疗服务,通过数字化建设的创新,筠连、珙县等宜宾其他一些区县医院,通过远程协作,患者也能享受到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专家的服务。昨天上午,已经接受了手术的患者李某躺在宜宾某县医院病床上,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专家通过远程会诊平台认真查看了他的伤口,又关切地询问了他术后的感受,并告知了注意事项。李某说,他也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住过院,觉得这样的远程查房,和在宜宾住院没啥区别。

接轨国际

一流医养中心服务市民指日可待

以上这些改革创新已经让市民得到了很多实惠,但谢明均说,他认为这还远远不够。

今年,市委市政府拟在南岸新城建设一个重大民生工程———“宜宾·长江国际医养中心”(已列为宜宾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该中心总共占地1720亩,以一医院为业主,建设内容分为国际医疗中心、大型养老中心、康复保健中心和高端山水园林式公园4个部分。说起项目的进展时,谢明均激动地站了起来,指着一幅效果图兴奋地说,项目已经开始运作,目前,已经完成整体控制性详规和医疗中心修建性详规设计。2017年底,第一期工程完工,2019年,整个项目全面完成。“我们将用500亩土地建一个国际性医院,医院分2期建设,第1期占地300亩,计划3000张床位,另200亩作为预留土地,先期作绿化使用,后期进行拓建使用。”谢明均说,医院的环境和硬件实施将达到国内一流水平,30年不过时。“之所以叫国际性医院,是因为我院将与多家国际一流的医疗机构合作,引进国外知名品牌医院的先进的理念、技术、管理和服务,快速提升自己,力争放射吸纳周边。”谢明均说,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已经和英国阿伯丁大学医学院签订了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协议表明,一医院将每年派出两批年轻骨干业务人员到阿伯丁大学医学院学习深造,英方每年派四批专家到医院讲学和学术交流。目前,第一批学习深造的2名学员已学成归来。今年,一医院已与美国全科医师联盟、美国皮肤病研究中心、德国一家知名的康复中心、加拿大外科微创中心以及韩国一家大型美容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这些合作即将开始,今后将落户长江国际医养中心。

“在国际医疗中心旁边,是一个600亩的养老中心。”谢明均说,养老中心紧邻医院,目的是为了方便医疗中心的医务人员针对老人不同身体状况实施一对一的适时地专业性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和持续照护服务。谢明均说,老人的健康和安全不是等老人病倒了才送到医院抢救,而是,平时就要维护好他们的健康,让其始终保持健康状态。这样,老人们才会过的轻松、愉快、幸福、长寿。

项目规划中,还有100亩的康复中心和500多亩的山水园林公园。几个部分相互融合,使整个中心成为山、水、城互动的最佳休闲地,面向病人、老人和市民开放。指着规划图里一大片绿化设计。谢明均若有所思地说,除了这些项目,医院还将配套建设一个亲子乐园,从夫妻俩想怀小孩开始,到孕期、生产和婴儿的喂养、能力的培训、智商的启迪、情商的培养等进行一个科学的、系统的服务。

展望着“宜宾·长江国际医养中心”的美好未来,谢明均表示,对医院的未来充满信心和期望。但改革创新和产业转型之路注定崎岖不平,政策、资金这些都是摆在改革者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说起改革发展之难,谢明均忧心忡忡地说:“人才是关键中的关键,但我们现在没有编制指标,没有编制就引不进来人才,这个项目人才需求量很大,而医学人才成长期很长,现在不及时储备人才,将来‘中心’建成之后,将无法正常运行。”目前,他们正未雨绸缪,努力争取编制等人才政策。谢明均说,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改革创新,产业转型的最终目标,是让所有市民在宜宾就可享受到一流的医疗保健服务,所有的健康问题都能在宜宾得到解决。我们树立的这个目标,或许需要几代,甚至十几代人去努力,去完成。今天,无论困难有多大,我们都必须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新闻推荐

坚守彝乡34年 不是彝族的“曾彝胞”

张忠银曹鹏文/图他坚守彝乡卫生院34年,要做好8000多名山区群众的医疗服务工作;他虽然不是彝族,但乡亲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曾彝胞”。他叫曾艺屏,屏山县屏边彝族乡卫生院院长。为了群众他选择了坚守...

屏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屏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