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龙氏山庄 一座百年庄园的传奇
电视台记者在龙氏山庄拍摄专题片
前院的墙壁上镶嵌着大型精致浮雕
龙氏山庄位于屏山县大乘镇岩门村,横卧金沙江和岷江流域三角地带,距今已有180 余年历史。1982年7月,屏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屏山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5月,宜宾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宜宾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青山掩映
挡不住宏伟气势
在四川省屏山县岩门山麓的青山绿树之中,隐藏着一处距今已有180年的豪门大宅——龙氏山庄,其建筑规模之庞大,设计之精巧,结构之特别,雕刻之精美,堪称川南民居之典范。
龙氏山庄的大门为品字型连门墙,大门有石刻对联一副:业绍箕裘,祥凝凤阁;王言纶绋,恩满龙门;横额为:恩承址阙。可见龙氏山庄的历史和山庄主人的荣耀。
走进山庄的大门,第一个院落便是搭建戏楼的大舞台。戏楼如今早已“香消玉殒”,我们无法一睹芳容。前院的墙壁上镶嵌着两块大型精致浮雕,为清代早期的扛鼎之作。
龙氏山庄的建筑重点在厅房,由前厅、中厅和后厅组成,面宽阔,进深长,门坎以长青石精细打磨,外呈狐形,上覆以厚木枋,门上刻有窗格,雕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八仙过海等图案。前厅门楣上曾挂有木制以火炬形镶边的长方形皇牌,后厅和中厅的门楣上则分别挂有“竹苞松茂”和“德业崇高”金匾,是咸丰和同治年间庄园重修后亲友所赠,系当时书法名家之作。虽然这些牌匾都不复存在了,但龙氏山庄仍然根基稳固,龙氏子孙遍及华夏、枝繁叶茂。古老传说
龙家行善获回报
听大乘镇龙氏第五世孙龙贻高老人讲,龙氏还住在木槐溪的茅屋时,有一天,一位风水先生路经此地突遇大雨,前来龙家避雨。龙家虽然很穷,还是热情地招待了这位“不速之客”。风水先生为了报答龙家,临走时对主人悄声说道,我在某地插了一根柳枝,下面埋了些许银子,到时你去拔出这根柳枝,如若它长出树根,说明我们有缘,你们就会得到那些银子,就当是我对你们的酬谢,如若柳枝没有长出根须,说明我们有缘无分,银子会自然消失。
风水先生走后,龙家人怀着试一试的心里,去了他说的那个地方。他们按照风水先生所说,轻轻拔出了这根柳枝,柳枝不但青翠嫩绿,而且根须浓密,刨开土壤,一大堆银子映入眼帘。
龙家得到这笔财富后,学着和周围的农民合伙经营生意,并频频助人为乐,并奠定了龙家扎根此地的基础。不久,他们选择了一个山势蜿蜒,如巨龙潜伏,左右分享岷江和金沙江“二龙”的惠泽之地修建了庄园,这个地方后称为“锦投屋机”,即今龙氏山庄。蒸蒸日上
家世兴旺建家宅
据龙氏后裔龙贻君老人介绍,龙氏家本江西,伯高公63世孙龙展成于清乾隆前期入川,先住荣昌县,后由其长子龙元栋迁至屏山县大乘镇岩门村后方的木槐溪。后来,龙元栋通过经营生意,渐渐开始发家,并送子孙外出求学,后节节高升,功成名就。
清嘉庆年间,龙德华诰封中宪大夫,道光年间,受封为资政大夫,于是出钱在骑龙埂上买地修建庄园。后次子龙瑞图受封中宪大夫,于清咸丰年间出资对庄园进行了重修,清同治庚午年(1870)荣归故里,对庄园进行了大规模的翻修和扩建,于是一座金碧辉煌、雕梁画栋的豪华庄园矗立在了岩门村骑龙埂的“龙颈”。龙家也趁机紧紧抓住“龙头”,操控着龙氏发展的命脉,促进了龙族的兴旺。从此,庄园声名大振,事业蒸蒸日上。
对于龙氏山庄的价值评定,屏山县文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龙氏山庄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生活防御功能齐全,是晚清社会动乱时期官宦大族家庭的典型建筑,对晚清时期川南的社会状况、社会心理及思想观念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如今,这座神秘的庄园逐渐揭开了它那传奇而神秘的面纱,走出了屏山,走向了外界,让世人充分领略它的神秘与古朴、精妙与绝伦、经典与传奇!
杨贵 曹鹏 华西城市读本实习记者 李幸(屏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新闻推荐
华西城市读本讯(实习记者梁毅)在宜宾市戎州桥头的小巷子里有一个老旧的小区,小区只有4个单元楼,住了50多户人家。由于小区不大,整个小区的安保、卫生都由65岁的大爷徐泽贵负责,24小时不能离岗,...
屏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屏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