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宜宾“竹文化”为载体的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宜宾市翠屏区金坪中心校 未睿
摘要:宜宾竹资源丰富,数千年来,人们用竹子生产出各种工艺精湛、构思独特、造型精美的竹制品,不但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更大大丰富了竹文化的内涵。我们认真分析宜宾竹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人文内涵和功能划分等因素,归纳竹编在工艺品、生活用品、传统玩具、装饰材料等方面的应用,总结竹工艺制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宜宾竹文化所衍生校本课程可以丰富孩子们的视野,传承宜宾竹文化,从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
关键词:竹文化 校本课程 思考
课程开发,突出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为使校本课程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具有较强的生命活力,校本课程的目标是基于学生现实的可能性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的。内容选择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学校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校本课程的内容确定应从学校社区现有资源出发,既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又考虑教师的特点。
课程实施,强调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设置突出,根据各年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参考“竹文化”课程资源所涵盖范围的大小,确定各年段校本课程所设项目及需要的课时数,我们把全校学生分成高、中、低三个学年段,低段年级学生以感性认识竹子为主要内容,中、高段年级则以动手操作为重点内容,活动模式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要。
课程评价,关注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由于校本课程实施以自评为主,所以老师和学生都容易放得开。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既然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因此对学生参与校本课程活动的评价也应有所不同。我们认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首要的,因为学生只有在兴趣等情感因素的支配下,才能重视个性的发展。
我们结合劳动教育、“双减”政策,立足于本校实际,考虑到学生多样化、全面化、持续性发展的需要,开发实施以宜宾“竹文化”为载体的校本课程,并开展相关课题的实践与研究。我们认为,以“竹文化”为资源的校本课程的开设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发挥自然资源的美育优势,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创造开发校本课程,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新闻推荐
本报讯(邹林岚谢熠)近年来,市委党校结合县级党校分类建设要求,围绕中心大局,扎实推进智库建设高质量发展。聚焦中心大局,精准把...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