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临港10年

宜宾日报 2019-10-18 01:25 大字

□彭世宏

应邀参加临港经开区成立10周年纪录片录制,作为一名媒体人,再次回首临港走过的10年历程,不禁感慨万千。

临港经开区的成立,可谓是因港而生。10年前,如果用“一片荒芜”来形容临港,可以说毫不为过。记得还是在2008年8月,时任四川省委书记到宜宾调研,驱车来到拟建的宜宾港志城作业区港址的后山上,遥望山下的一片滩涂,为这个“未来四川第一大港”确立了建设方向。同年底,宜宾市政府与上港集团联手打造的宜宾港志城作业区一期工程在挖掘机的轰鸣中拉开了序幕。

这是一个远期规划集装箱吞吐量达400万标箱能力的内陆大港,围绕这一巨大工程,如何打造临港经济也势在必行。一年后的2009年12月18日,宜宾临港经开区正式成立。彼时,市委、市政府为临港经开区赋予了“两年强基、三年突破、五年腾飞、跨越发展”的殷切期望,并从资金、政策、土地、人才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可谓举全市之力。

但是,正如任何事物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一样,赋予神圣使命的临港经开区,同样也经历了成功与挫折。宜宾港的成长,或许就是成功的最好代表,通过各种方式的内引外联,不断拓展货源腹地,不断开辟江海联运,宜宾港从零起步,货物吞吐量每年以成倍的增速不断壮大,截止到2018年集装箱吞吐量已达42万标箱。与之相应的,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口粮食指定口岸、国家临时开放口岸等开放平台先后建成。

而对于挫折,正如2015年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的一样:“回望临港6年来的发展,除了宜宾港业绩突飞猛进外,作为重头打造的临港产业园却举步维艰。几年来,到临港考察的外企外商接踵而至,落地生根却少之又少,招大引强成了镜中月水中花。”

转变出现在2016年。这一年召开的宜宾市第五次党代会,确立了“产业发展双轮驱动”和“科教兴市”战略。临港经开区作为实施这两大战略的主战场,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

35天建成35万平方米智能终端标准厂房,190天建成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147天建成四川大学宜宾园区……这是在新的机遇面前,临港创造的“宜宾速度”。智能终端产业园、汽车产业园、轨道交通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的快速崛起,以及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西华大学宜宾校区、电子科大宜宾研究生院、四川大学宜宾园区等高校的相继建成开学,让临港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宜宾奇迹”。

回望临港这10年,从孕育到诞生、从打基础到大发展,尽管有挫折与崎岖,但我依然认为,这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10年,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10年,是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的10年,是实干争先争分夺秒的10年,是久久为功接续奋斗的10年。10年的成长,为临港积累了经验、也为临港总结了教训。凡是过往皆为序章,面对下一个10年,我真诚祝愿临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新闻推荐

凝聚社会共识 构建网络同心 宜宾打造政务微博传播新矩阵

晚报讯昨(16)日下午,以“指尖上的对话宜宾‘政’在进行时”为主题的宜宾市政务微博矩阵建设启动仪式暨全国大V读...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