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中的宜宾“双城”

宜宾晚报 2019-09-10 10:59 大字

2016年10月,市第五次党代会召开,会议明确宜宾实施科教强市战略,作出加快建设“双城”的决策部署;明确要以大学城建设为突破口,推动教育产业大发展;要以科创城建设为突破口,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宜宾市大学城和科技创新城按照“城市围绕大学建、产业依托教育兴”理念和“产学研港城”融合发展思路,选址宜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36平方公里。截至今年9月,宜宾市建成开学高校已增加到6所,在校大学生5.7万人;留学生有50余个国家600余人;科创城入驻8家产研院及邓中翰院士工作站。 同时,还有4所高校正在加快建设,到2020年,全市建成开学高校将达到10所。

目前,有哪些高校已经或即将在宜宾办学?已落地“双城”的科研机构有哪些?晚报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奋进中的宜宾“双城”。

一、在宜办学高校

1、已建成招生高校

■四川大学宜宾园区

四川大学宜宾园区占地面积约200亩,总建筑面积约12.2万平方米,总投资9.8亿元,按照“产、教、城”一体规划建设理念,建设“两院”(研究生分院、产研院)、“一机构”(四川大学宜宾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重点在新兴材料、建筑规划设计、水利工程、高端制造、环境保护等方向开展科研活动和培养学生。一期于2019年9月建成开学,第一批将入驻的建筑与环境学院、机械工程学院30余个团队,师生共计200余人,全面建成后学生规模达到1000人以上。

办学层次:研究生教育。

■电子科技大学宜宾园区

电子科技大学宜宾园区占地面积约118亩,总建筑面积约7.8万平方米,总投资5.4亿元。包含五大平台: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宜宾分院、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四川省数字经济研究院、智能终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宜宾电子科技大学智慧信息系统产业技术研究院。园区于2018年9月建成开学,目前入驻电子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和项目管理(非全日制)等5个方向研究生约210人,规划学生规模达到1000人以上。

办学层次:研究生教育。

■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

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是宜宾大学城入驻的第一所高校,是中国酒业协会授牌的“中国白酒学院”,占地2000亩,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总投资43.5亿元,一期于2017年9月建成开学、二期于2018年9月全面建成,拥有酿酒生物技术等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四川省白酒工程技术中心、四川省传统酿酒产业改造升级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学科学术平台。目前已入驻生物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国际学院等11个学院2万多名师生、600余名留学生。

办学层次:研究生、普通本科及留学生教育。

■西华大学宜宾校区(一期)

西华大学宜宾校区(一期)占地450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总投资13.85亿元,于2018年9月建成开学,拥有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宜宾基地、新型农业装备研发中心、新材料研究所、电磁空间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等重点科研平台。目前已入驻计算机学院、外语学院、材料学院、电气学院、管理学院、汽车学院、土木学院、理学院等16个学院,师生4800人。

办学层次:研究生、普通本科教育和公共实训、继续教育。

■宜宾学院

宜宾学院于2001年由原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四川教育学院宜宾分院两校合并组建,是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高校。学校拥有中国酒史研究中心、固态发酵资源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及11个市厅级科研创新平台,设有19个二级学院,现有在校生2万余人,留学生30人。

新建中的宜宾学院临港校区总占地1500亩,规划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分三期完成。第一期占地495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重点布局直接服务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类应用型专业及留学生教育,将于2019年底竣工,可满足5000名学生使用需求。

办学层次:研究生、普通本科、留学生教育。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于2002年由三校合并组建,是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专科院校、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学院占地829亩,规划面积1245亩,建筑面积21.7万平方米,拥有6个分类的实验实训技术中心、145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并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学院根据宜宾区域经济的特点及支柱产业的人才需求,设有五粮液技术学院、汽车学院、现代制造工程系、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等8个系(院)48个专业,在校学生1.3万余人。

办学层次:高职专科教育。

2、在建高校

■成都理工大学产业技术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产业技术学院选址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核心区,占地约1000亩,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占地约600亩,将于2020年8月建成投用,满足5000以上学生使用需求。

产业技术学院将结合宜宾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立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页岩气开发、核技术应用、智能制造和物联网等院系和专业,并建设重点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主要培养应用型本科生和研究生。

办学层次:研究生、普通本科教育。

■成都工业学院宜宾园区

成都工业学院宜宾园区选址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核心区,占地面积约500亩,将于2020年9月建成投用,可满足5000名学生使用需求。

宜宾园区将以宜宾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围绕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类、轨道交通、汽车、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设置特色产业学院和特色专业,重点培养与产业需求密切相关的应用型人才,实现产学研用融合发展。

办学层次:普通本科教育。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宜宾校区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宜宾校区选址于南溪高职园,校区占地面积约530亩,学生总规模10000人,一期将于2019年12月建成招生,可满足2000名以上学生使用需求。

宜宾校区以酒店、旅游管理教育为办学特色,多学科、多专业协调发展,开设管理学、文学、工学、教育学与艺术学等学科。

办学层次:普通本专科教育。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宜宾校区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宜宾校区选址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核心区,规划用地面积约500亩,可满足12000名学生使用需求,将于2020年3月建成投用。

宜宾校区以培养高质量的外语人才为目标,办学初期拟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英语、师范、文化与传媒、体育、旅游管理等相关专业,并根据办学情况结合宜宾市产业发展需求,逐步新设工学、医学等相关学科专业。

办学层次:普通本专科教育。

二、“双城”科研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宾产业技术研究院:落户在哈工大(宜宾)科技园,主要以新材料、智能制造、机器人、节能环保等为重点开展科技研发、技术转化、企业孵化。

宜宾同济汽车研究院:入驻宜宾市科技创新中心,致力于推动电动汽车整车研发、核心零部件技术研究、电动汽车绿色智能共享交通体系研究和智能交通设施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等。

吉林大学宜宾研究院:入驻宜宾市科技创新中心,重点围绕页岩气勘探开发利用、新能源汽车、新型电池及新材料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训、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建设等。

宜宾电子科技大学研究院:设在电子科技大学宜宾园区,统筹管理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四川省数字经济研究院、智能终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宜宾电子科技大学智慧信息系统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运行,重点在智能终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开展政策理论研究、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示范应用。

西华大学宜宾研究院:设在西华大学宜宾校区,依托学校教育科研资源,重点在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智慧农业、机器人试验推广应用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移转化、技术服务。

宜宾上海交通大学表面改性与增材制造联合研发创新中心:入驻宜宾市科技创新中心,围绕国家在航空航天、能源、国防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和宜宾市新兴产业需要,开展激光熔覆、激光热处理、物理气相沉积等表面改性技术研发和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研发。

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入驻宜宾市科技创新中心,重点围绕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城乡统筹发展等领域开展决策咨询,打造国家区域性新型高端智库。

西南财经大学长江金融研究院:入驻宜宾市科技创新中心,是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和宜宾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智库研究机构。

宜宾中星技术公司(邓中翰院士工作站):入驻宜宾市科技创新中心,围绕雪亮工程、平安城市(天网工程)、智能交通、智能楼宇弱电等重大工程,开展SVAC国家标准体系建设和运营。

新闻推荐

民盟教育专家 指点西部教育

晚报讯9月5日,来自北京、上海、兰州、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市的专家学者就“一带一路”(南向开放)战略背景下的教育创...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