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肾保住一个家

家庭生活报 2019-02-18 17:39 大字

2017年全国“最美家庭”获得者刘健

李佩蔺家庭与生活报记者吴东方

家住宜宾北城街道的刘健,今年46岁,是一名普通的外卖送餐员,患有听力、肢体双重障碍。晨曦黄昏间,他穿梭于街头巷尾四处奔波。6年前,刘健的妻子陈顺英被查出罹患尿毒症晚期,他毅然将自己的一颗肾脏移植给了妻子,成功挽救了妻子的生命。尽管如今,刘健再也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甚至连日常工作都要付出异于常人的艰辛。但他说,只要能换回妻子,换回一个完整的家庭,这一切都值得。

“虽然困难,但我们很知足”

1992年,陈顺英来到宜宾市区打工,经朋友介绍,与刘健结缘。1996年,刘健与陈顺英组建起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家庭。由于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富裕,刘健夫妻俩便选择了与公公婆婆住在一起以节省开支。

新婚不久后,刘健和父母遭遇了相继下岗的重创,家庭经济来源被切断。为了生计,刘健和妻子陈顺英开始在路边架起了烧烤摊,两个人常常从每天下午5点忙到第二天凌晨5点。日复一日,这样辛苦劳累的生活整整持续了6年。考虑到工作强度太大,刘健和妻子又转行干上了报纸投递员的工作。“那个时候,每天早上6点就要起床,上午送报纸,下午送货,忙到晚上八九点才能回家,很多时候饭都顾不上吃。虽然我们的工资不高,家庭也很困难,觉得生活很幸福。”刘健回忆道。

“我要把我的肾捐给她”

2013年4月,陈顺英在给一家诊所送报纸时,顺便测量了一次血压,血压数值高得离谱。诊所人员立即对陈顺英进行了详细检查。检查报告显示,陈顺英的“血肌酐”已经大于900,为尿毒症晚期症状。当即,刘健借了2000多元,带着妻子匆忙赶往华西医院,陈顺英被确诊为尿毒症。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一般,给了这个苦难的家庭又一重击。

由于家庭条件拮据,刘健开始四处借钱给妻子治病,但陈顺英的病情一直未见好转,甚至时有晕倒的现象。不久后,陈顺英开始透析,一周三次,每次长达4个小时。“当时我们与父母同住在7楼,担心她爬楼痛苦,我干脆租了间2楼的房子。”刘健回忆道。经历了长达一年之久的透析,陈顺英的身体越来越差,医生告诉他们,换肾是最好的选择。“我那个时候想,大不了就把我的肾给她”,但刘健这样的想法遭到了陈顺英的拒绝,“我知道她是害怕,担心如果我少了一个肾,这个家该怎么办,我的身体该怎么办。但我只想让她好起来。”奔着这个念头,刘健最终还是决定把自己的一颗肾脏捐给妻子。做出决定后,刘健就戒掉了自己长达20多年的酒瘾。刘健说,其实,自己也只是想为妻子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只想拥有一个完整的家”

“从医学上来讲,肾并不是说捐就能捐,还需要成功配型。”医生告诉刘健。2014年6月,奇迹发生了,刘健和妻子陈顺英的肾配型成功,“就连医生也说,老公捐肾给老婆的情况很少见。华西医院做了上千例肾移植手术,夫妻间互捐的比例也大约只有5%。”当时,刘健拿着报告走出华西医院,急急忙忙就去给陈顺英汇报了这个好消息。2015年1月20日下午2时40分,刘健进入了手术室,20分钟后妻子也被推进手术室。两个多小时后,刘健的一颗肾脏被安放在了陈顺英的腹腔里。

移植手术成功后,每个月陈顺英都要去往成都进行例行检查。每一次,夫妇俩在站台送别,总是眼含热泪,依依不舍;每一次,在妻子检查无碍后踏上归途之际,刘健心里的石头才落地。“我不懂浪漫,没给妻子买过像样的礼物,只能把我身体里最重要的一部分给她。如今,我想做一件最浪漫的事情,那就是陪着她慢慢变老,看着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刘健动情地说道。

新闻推荐

建行咸熙街支行贴心服务获点赞

建行咸熙街支行贴心服务获点赞晚报讯日前,宜宾建行咸熙街支行又迎来了支取养老金的高峰客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前来支...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