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流: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名家档案
李铁流,高级记者,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宜宾市电视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主导创作的大型历史文献片《抗战时期的中央博物院》荣获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金熊猫亚洲制作提名奖,纪录片《国立剧专在江安》获纪录中国金牌奖,纪录片《寻吟东巴》获中国民俗文艺“山花奖”,纪录片《文博大家曾昭燏》获四川省政府优秀奖,纪录片《远逝的僰人》获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人文纪录片《罗哲文与古迹》获第二十三届中国纪录片十佳作品,纪录片《李庄纪事》在第二十三届中国纪录片被评为“国家典藏”节目,被中央档案馆收藏。
38年前,22岁的李铁流脱下军装,放弃进入令人羡慕的机关公务员工作机会,入职宜宾市人民广播站,成为一名广播新闻记者。地市成立电视台后,他转型进入电视领域,凭借着一股敢闯敢拼的“牛劲”和坚持不懈的韧劲,耕耘在电视艺术这块肥沃的大地里,主导创作了一批优秀电视纪录片,硕果累累,深受业界赞誉。
38年的时间里,李铁流从记者成长为高级记者、宜宾广播电视台副台长。2018年,他荣获四川省文联2017年度百家“推优工程”优秀文艺家。对此,他淡然地说:“电视艺术创作,没有休止符。作为广电人,必须一直行走‘在路上’。”
谈状态:一辈子都是记录者
2018年,对许多人来说,不过就是普通的一年。
而对于李铁流来说,却别有意味。这一年,他就职的宜宾市广播电视台,迎来了30华诞。而这一年,他也正好60岁,一转眼,他已经在广电事业奋斗了38年,即将迎来退休。
结缘广电行业38年,最让李铁流难忘的还是当记者的时光。
“38年前,我是怀揣高中时代‘文学梦’,进入到当时全市唯一的一家大众媒体———宜宾市人民广播站,当了一名记者。”李铁流至今都还清楚地记得,那些年,自己白天在新闻第一线奔波,不分昼夜,用笔书写、记录时代变化,一个帆布包、一支笔、一本笔记本就是当时的标配。
上世纪80年代的宜宾市人民广播站只有30余人,李铁流所在宣传组共有7人,其中有1位组长,1名编辑,2名记者和3名播音员。作为记者,李铁流承担了大量的采写工作。
“每次一到播音时间,宜宾市城区大街小巷都同时会响起同一个声音———“宜宾市人民广播站,现在开始播音”。当时播出新闻的栏目叫《宜宾市人民广播站新闻联播节目》。”李铁流回忆说,在自行车都还是奢侈品的年代,街上除了人声,基本没有其它噪音,当自己采写的稿件通过广播得到听众和社会认可时,心中都会充满自豪感。
在基层采访的日子,一些人和一些事也给李铁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一次采访殡葬工作者。采访之前,女所长当着我的面,茶杯洗了一遍又一遍,我问她为什么不停地洗杯子?所长说,一般人到这里,都不敢喝我们的杯子。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 李铁流说,我接过杯子,先把杯里的茶水喝了以后,再接着开始了采访工作。
李铁流认为,做记者,必须要与被采访对象始终保持人格上的平等,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地面对所采访的人和事,才能做出客观公正的报道,才能无愧于记者这个神圣的职业。
做记者的过程是不断丰富人生的过程,随着广电体制的不断变化,李铁流先后到宜宾有线电视台、宜宾市电视台、宜宾市广播电视台工作,从一线记者到电视艺术工作者,这一干就是38年。
岁月的痕迹已经深深地写在李铁流脸上,可工作的热情,却依然似火燃烧,从未减退。 “我一辈子只干了‘记录’这一样工作。”李铁流谦虚地说。
谈创作:凝心聚力打造精品
做纪录片的12年,是让李铁流怀念和珍藏的12年。
12年里,他与同事们一起先后拍摄了《抗战时期的中央博物院》《国产剧专在江安》《文博大家曾昭燏》《夕佳山民居》《远逝的僰人》《吴孟超的李庄情缘》《罗哲文与古迹》《李庄纪事》等纪录片,宜宾广播电视台也因专注于本土丰厚的历史文化题材,而成为全国地级电视台中少有的文献纪录片生产大台。
在这12年里,身为宜宾广播电视台副台长的李铁流时常和拍摄组外出,同住商务酒店、吃路边小餐馆。为了拍摄《抗战时期的中央博物院》,李铁流和同事专程前往南京,只用了博物院领导会议间隙五分钟的时间,顺利与南京博物院达成合拍意愿;为了赶拍《罗哲文与古迹》,李铁流率摄制组赶赴北京采访,留下了罗老去世前的珍贵影像。
“李师”是宜宾广播电视台纪录片圈子对李铁流的戏称,也是尊称。这个称谓,既有上下级亲切关系的体现,更包含大家对李铁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的敬意。
宜宾市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专委会秘书长、纪录片编导阎冰清楚地记得,在拍摄纪录片情景再现时,为了节省纪录片拍摄经费,经常会让电视台的同事扮演员,而“李师”也被抓来扮演考古学之父李济先生。
文物拍摄是《抗战时期的中央博物院》的重头戏。宜宾广播电视台摄像师卢川也不曾忘记,在南京博物院拍摄文物时,为了不让画面留下反光点,“李师”拿着一块木板被自己指挥得团团转,来来回回地替摄像机遮挡反光源,而且还要不停地阻止参观文物的群众进入拍摄画面;当拍摄地点不停地辗转于南京博物院各个展厅时,浑身挂满了摄像设备的“李师”和大家并肩作战,而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15天。
“纪录片中表现的人、物、事件应该与实际情况一致,除了要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采访大量的专家,当事人,而且一定要核实片中需要展现的每一个故事和细节,不能马虎。”李铁流坦言,每做一部文献纪录片,自己总是被抗战时期的学者在艰苦环境下为抢救中华文化的决心和毅力而震撼;每次和同事们对文稿和解说词进行修订,犹如在同先生大师们隔空对话,。
“这12年,在我的感觉里过得特别快,因为我们始终在做一件事,我觉得是一种发现、记录,甚至是一种打捞。”李铁流说,作为电视艺术工作者,用镜像还原这些大师在李庄古镇度过的岁月和对文化抗战的卓越成就,他们的情操深深打动我们,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拍不出好片,没有任何理由打造不出精品。
谈成就:
提高是最大的收获
无论是写文字稿,还是做纪录片,李铁流一直用坚守的情怀做事,用优秀的作品说话。
近年来,宜宾广播电视台在纪录片的制作上走出了一条让人刮目相看的路子,这也使宜宾台从一个城市台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电视台,而由李铁流主导创作的多部纪录片也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江苏电视台、四川电视台等媒体播出,荣获了国内外众多奖项,引起业界同行的高度关注和肯定。
2013年,人文纪录片《远逝的僰人》在宜宾市翠屏山庄召开鉴赏会,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副总监周艳、《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一行5人前来指导。在片子的观摩会上,周艳称赞说:“我们收到样片观看后,发现三集的片子中居然没有一处错别字,我们觉得这是一个认真做事的团队,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同年5月,《远逝的僰人》因为故事结构新颖,在制作上创新运用特技、动画、音响、音乐等现代数字技术和视听元素,具有很强的可视性,因而被中央电视台以购买播映权的方式,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
2017年,全国第二十三届纪录片评比工作会在宜宾召开。作为中国纪录片界一年一度最有影响力的年度盛会,来自全国各地中国纪录片行业重量级的专家学者们齐聚宜宾,对全国各地选送的优秀电视纪录片进行最终的评定。评比工作会上,宜宾广播电视台选送的《罗哲文与古迹》和《李庄纪事》两部纪录片成功入选进入终评,人文纪录片《罗哲文与古迹》获得第二十三届中国纪录片十佳作品,纪录片《李庄纪事》被评为“国家典藏”节目,被中央档案馆收藏。
在李铁流看来,自己创作拍摄纪录片最大的成就不是获奖,而是拍摄过程中的提高与收获。
李铁流说,纪录片不管怎么创新,真实地记录和还原事件的宗旨不能丢。每次做完一部片子进入到下一部片子时,我都要提醒自己和创作团队,要放下过去,抱着学习的心态重新开始,这样才更能接受新的知识,因为纪录片不是单纯地靠经验去复制,而是要不断地提高创作质量和水平。
李铁流说,在纪录片创作的团队里,我更多的时候是制片人的角色。制片人要考虑选题的可行性,拍摄经费的筹集和使用,以及团队里人员的合理调配和使用。感谢这十二年一路相伴的同事。当然,做纪录片,还要耐得住寂寞,执着地坚守。当有选题没经费时、当拍摄团队缺乏人手时、当文稿创作陷入困顿时,必须要有对纪录片“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的情怀。
“正是这种情怀,让我和我所在的团队不忍放弃,不能放弃,一直行走在创作纪录片的路上。”李铁流说。
新闻推荐
宜宾市万海房地产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房地产经纪人经理岗位,50名,19-45岁,1:健康+鲜活的!2:嘴巴和行动并用的!3:责任与荣誉高于一切...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