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喝麦羹羹到享受美好生活

宜宾晚报 2018-10-12 11:32 大字

改革开放40年,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从当初的吃不饱穿不暖,到如今的天天吃肉,生活好了不是一点点。

对于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家住宜宾城区南岸宜都花园小区的徐晓女士感受特别深。

■ 麦羹羹稀得能照出人影

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起那个时候,徐晓7岁,正处于无忧无虑的年龄。但是,关于食物的匮乏,却让徐晓至今记忆犹新。

改革开放前,田土没有承包到户,徐晓家每年从生产队分得的粮食很有限,加上姊妹多,平时很难吃上白米干饭,饭里几乎都要掺杂粗粮和其他一些东西,比如红薯、玉米、南瓜、豇豆等。一天三顿“两稀一干”,中午就是这种杂粮饭,早上和晚上是稀饭,很清的那种,不到半夜就饿得肚皮咕咕叫。

但是,不管是干还是稀,饭里能见着米就是不错的“待遇”。每年夏天青黄不接的时候,一家人吃得最多的就是麦子。麦子不多,和着皮一起磨成粉,便是一家人两个月的口粮。

很多时候,摆在饭桌上的是稀得能照出人影的麦羹羹,外加泡酸菜,吃得小小的徐晓一天到晚酸水直冒,还为此哭过几回鼻子。

如今,人过中年的徐晓仍然很苗条。对此,她调侃道,兴许是小时候麦羹羹喝多了吧,营养不良,底子不好,所以长不胖。

■ 如今吃得很有讲究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不仅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市场经济也活跃了起来,大家不仅不愁吃不愁穿,而且还越来越讲究了。

就拿吃的来说吧,不仅每家每户天天都能吃肉,街上的饭馆也多了起来。看看宜宾城区大街小巷林林总总的大小饭馆,中餐、海鲜、火锅、小吃、夜宵……就知道如今宜宾人的生活是多么幸福了。

最近两年,随着收入的进一步增加,徐晓和几个闺蜜对于吃的要求又不一样了——不再满足于普通的饭馆,几个美女偶尔去“主题餐厅”吃吃特色菜,享受一下小资情调和小资生活。

“大地坡那家云南菜,环境很不错。”徐晓说,里面灯光柔和,楼上楼下大小摆件清新别致,鲜花绿植清爽宜人,不拥挤不吵闹,“哪是去吃饭哦,其实是去吃情调”。

长江大桥附近的一家“主题餐厅”,临港水街的一家“主题餐厅”,都是徐晓和闺蜜偶尔去的地方。里面有驻唱歌手,可以点歌。一边“八卦”,一边听歌,一边品红酒,偶尔夹两筷精致的菜……徐晓和几个闺蜜过得很开心,觉得生活比蜜还甜。

新闻推荐

参观衡水中学随笔

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走近衡水中学,道路两边张贴着衡中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大幅照片,感觉通往衡中的道路特别神圣,迎接我...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