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公交假币不能单靠道德约束
□刘婧
上车投币或者刷卡,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可总有市民会贪小便宜,用残币、游戏币、儿童“玩具纸币”、假钞,甚至冥币“混淆视听”。据本地媒体报道,自2014年6月以来,宜宾市公交公司共收到2吨多假币,平均每月收到假钞1000余元。而对于这些假钞,不仅清点麻烦,处理也相当麻烦。市公交公司就此呼吁广大市民文明乘车,不要为了贪小便宜丢掉个人信用,损害城市形象。
“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见品德。”有时候小事小节更像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人品,反映作风。公交车上投币就如同这样一面镜子,能够从中看清一个人的诚信问题,而对于这样的行为,品德高尚的人会抵制这种做法,诚信缺失的人会效仿这种做法。别看它事儿小,但却关乎着社会的整体风气,关乎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笔者在网上搜索“公交假币”,几百条相关新闻表明几乎全国各个城市都有类似情况发生,这种不文明的行为何以如此泛滥?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和代价。那如何杜绝?网友们有的建议在公交车上安装假币识别系统,有的说推广使用公交卡,但这些做法虽然能一定程度地杜绝公交假币,但却治标不治本。
公交车上投假币,如果被发现,除了补票外不会再有任何处罚,虽然媒体是一再呼吁,各种从道德上进行正面宣传,或者相关部门通过多种途径在社会上开展诚信道德引导,但似乎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在德国,乘客乘公交车和地铁时虽然不验票,但逃票的人少之又少。这不是因为德国人天生的道德水平高,而是因为如果有人为节省区区几块钱,一旦被发现,不仅要依据法律规定支付几十欧元的高额罚金,还要在“德国信用保障机构”的信用等级上扣分,在个人信用记录上留下污点,这也就意味着个人在金融信贷上会受限制,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将受到消极影响甚至寸步难行。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要从根本上杜绝公投假币行为,单靠道德约束显然有些“势单力薄”,在弘扬传统道德、舆论谴责和正能量引导的基础之上,还应该提高“行为成本”,加大打击和惩治力度。比如引入惩罚机制,增加曝光度,对投假币行为产生一定的警示和震慑作用。再者,构建诚信体系,把这种行为纳入诚信体系数据库,将个人信用等级与贷款、求职等实行权益挂钩。
新闻推荐
接原代宜宾新村南骏车代办公司通知,请凡在2012年至2014年8月在宜宾新村南骏车销售处购车并上川32,四川U的车主,在2017年7月10日18:00时前将车主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行驶证复印件正副页,发动机号和车...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