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秋风起 云飞扬

宜宾日报 2016-11-09 00:00 大字

□陈海龙

秋风起,便感觉有几分凉意,我还是在穿短袖,苦苦地坚持着。春捂秋冻是古训,跟着前辈的脚印走,大约是不会有错的。

4年前,宜宾市作协准备要办一本杂志,是源于《宜宾作家》报。《宜宾作家》报本来办得好好的,最大的遗憾就是不好保存,报纸看了就丢了,于是,办杂志的想法应运而生。

筹备是一切从零开始的,真正的白手起家。作协没有钱、没有人、没有办公室。刊名选自黄庭坚的手笔,取名《竹海风》的初衷就是为了宣传宜宾、宣传蜀南竹海。“竹”是宜宾的一大特色,“竹”似乎比“酒”更有文学味。用这个“竹”字很是费了一番周折,黄庭坚的书法手迹中没有,是靠“拆字”的功夫弄出来的。

办杂志就需要期刊号,光是去申请这个东西,就来来回回地折腾了许多时光。好在市文化局等主管部门都是朋友、熟人,尽管还算是一路绿灯,也让人领教了进“衙门”办事的艰难。

要办一本像样的杂志,编辑、排版、设计、校对、封面、彩页、内文,组稿、改稿、约稿,搬运、收发……事情多如牛毛,角色每天都在不停地转换,当爹又要当妈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选稿的大原则当然是以稿子的质量为主,但也必须考虑到“面”的问题,对于那些创作力量相对薄弱的区县,对于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无名作者,成为了我特别关注的对象。改稿是一件苦差事,有的稿子几乎就是给他重新写,让一个陌生的名字变成铅字,站立在书中,看着他长大、开花、结果,无论如何都是非常欣慰的事情。

《竹海风》杂志是季刊,办了4年,已经办了16期。16本杂志放在一起,看上去还是沉甸甸的,每一本杂志都有一连串的故事,记录着我人生走过的沟沟坎坎。

这个社会太浮躁,大家都很忙,一切都得靠自己,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每一个地方都必须要亲力亲为。挂虚名不做实事的人实在太多,指手画脚的人实在太多,支撑我们一路走下来的是得到了广大业余作者的喜欢和肯定,得到了兄弟市州文友们的鼓励与赞扬。

《竹海风》杂志每期80个页码,16页彩印。如果每期按8万字计算,就已经有128万字,256页彩印了。四年的辛劳和汗水没有白流,确确实实浇灌出一片百花盛开的芳草地。  

今天是9·18,外面正在拉防空警报,凄厉的警报声划破雨雾,直抵人们的灵魂。无论过去多少年,有一些事情是应该记住的,而文字,正是记录全部社会、人生的最好密码。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

新闻推荐

业主须知

翠屏区西城角41号宜宾日报社宿舍楼各业主:小区“一户一表”改造完成后,楼道路灯只能安装在住户的线路上并接入私人电表,因任何机构、组织都无权决定将其安装在“哪一家”,故请各楼层住户协商确定后直...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 秋风起 云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