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创客空间设浙大 浙大创意落宜宾

四川日报 2016-07-21 07:31 大字

浙大与宜宾临港区合作建基地

本报讯(邹霞 记者 唐泽文)7月18日,浙江大学宜宾临港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在宜宾市临港技术开发区正式揭牌。该基地将成为浙大与临港区开展校地合作的全新载体,同时也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才技术向西部转移提供了一个新平台。

两个月前,临港技术开发区浙江大学创客空间在杭州投入运营。“创客空间的建成投运加速了实践基地的落地。”临港开发区经贸科技局产业发展处副处长罗洪超说,创客空间主要是给学子创造一个萌发创新创意的良好环境,而实践基地则是把这些创新创意结合到实际中,加以检验运用。

7月18日,浙大教育学院高等教育专业硕士生李思齐带着想法来到临港区社会事务局,与李思齐一样带着创意来到宜宾的,还有另外13名研究生,其中有11名为博士研究生。未来的一个多月里,这些浙大研究生将在临港“安家”,深入到8个设岗单位开展社会实践。

为了让参与社会实践的研究生们安心工作,临港开发区研究制订了详细保障方案,建设了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办公场所,为社会实践学生开展集中讨论、工作交流提供全要素、便利化的开放平台,并在食、住、行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同时,还建立了每周沟通协调机制,对上周实践工作进行总结,提出下周实践工作计划。

“先进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等专业是浙大的优势学科,这与临港的核心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是相契合的。”罗洪超介绍,本批到来的研究生学习的专业跨越了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规划建设、管理技术等,都是与临港产业发展相一致的专业技术人才,将在集中了解区情后,对临港各方面的建设提出新的创意。

根据之前双方所签署的协议,浙大每一年都会结合临港产业发展实际需求,选派一批优秀硕士、博士到临港重要部门、企业参加社会实践,为临港产业发展提点子。

“以前我们认为西部地区比较落后,现在发现这里很有发展潜力。西部地区其实不缺资源,不缺设备,缺的就是人才。”浙大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刘勇说,这种社会实践不仅为地区带来了智慧,更为东部人才深入了解西部发展开辟了通道,提供了机会,这也能让浙大研究生学院成为临港的长期人才库。

借智东部,在实践基地揭牌的当天,还举行了浙大专家对话临港产业发展论坛。论坛上,浙大航空航天学院无人机系统及控制研究所所长、教授陶伟明对临港四川航宇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发展无人机产业提出了建议——“无人机的智能化和军用协同化是可以重点突破的方向”。该公司以生产行业级无人机为主,主要用于边防巡逻、农业技术、森林防火、电力巡线等应用领域和部分军用领域,将于8月份开始试生产。

新闻推荐

宜宾11部门查办环境和食药安全犯罪

本报讯(记者李丹)昨(25)日,宜宾召开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监督活动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去年宜宾行政执法机关共办理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418件,全市两级检...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