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学“湖南复印社”做大“内江牛肉面”
稍加留意,细心的市民也许会发现,在内江城区一些学校、街道旁,总会有一家打字复印社(店),从老板到店员全部一口湖南口音,而且收费便宜得常常让第一次上门的顾客误以为自己听错了。
事实上,不仅在内江,据了解,湖南新化县人的打字复印社,几乎遍及整个四川乃至全国城市。他们如何以便宜得令人咋舌的价格,成功运作并打造出了“湖南复印社”这个品牌?其成功秘诀对内江有没有借鉴意义?
对此,有市民及政协委员提出——
◇本报记者易平实习生 谢舒蕾
团结一心
湖南新化人“一统江湖”不是梦
7月4日,记者来到东兴区大千路的一家打字复印店准备输出10页资料,业主收费1元钱。记者以为听错,又问“多少钱?”一位操湖南口音的王姓业主说,“一张1角,总共1元”。
“这么便宜?”记者深感惊讶。据记者所知,在市中区新华路、玉溪路以及东兴区平安路、汉安大道等地段一些内江人开的打字复印店,一般输出每张1元,量大可优惠到每张0.80元;复印每张0.50元,量大可优惠到每张0.20-0.30元。而这家湖南人开的店,打字复印每张仅0.07-0.10元,做一本带封面、近百页的图文资料每本才20元。——这也太相因了吧!
“你们的价格为什么这么便宜,比本地人开的店便宜了好几倍,还有多大利润?”记者忍不住想要一问究竟。
“做生意肯定要赚钱,赚多赚少,怎么个赚法,这可是商业秘密。”王老板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说:“我们是湖南新化县人,整个新化县有数十万人在全国各地的城市经营打字复印、图文制作,目前内江已有十多家,估计还会扩大。”
在记者追问下,王老板还是象征性地透露了一点“秘密”:湖南新化县有专业公司从事各种设备、纸张、耗材等“集团化”、“海量式”采购,品种应有尽有,价格非常便宜。而在外创业的新化人从“总部”批发,“总部”按时发货,其价格远远低于个人采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如今,全国各城市大型的、最便宜的打字复印店基本由湖南新化人经营,每家打字复印店投资50-100万元,以家族式的“抱团”经营法,主攻一二三线城市,逐一“占领”四五六线城市,稍大一些的乡镇也不会放过。“我们湖南新化人最团结,在外打拼相互支持和帮助。估计再过些年,新化人一统‘江湖\’不再是梦想!”王老板自豪地说。
记者注意到,这家打字复印店仅专业设备就有近20台。王老板介绍说,新化县当地有专业培训中心,个人可跟师学艺,相互之间并不隐瞒技艺和商道,政府鼓励个人向外发展,经过一二十年的努力,便逐渐“占领”全国市场。
散沙一盘
“内江牛肉面”各自为阵难走远
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王老板说的都是事实,在内江城区的确有这么一群以低价打字复印、图文制作、广告招牌等为生意的湖南新化籍老板。
这些“湖南打印社”带有明显的地域标识,常常以一个较大的“低价复印打印”广告灯箱作为标识,家家生意火爆。而内江本地人经营的打字复印店规模较小,品种单一,价格相对高昂,业主也不具备“狼来了”的风险意识,经营规模、种类、服务态度、专业熟练程度等远远不是新化人的对手。
在采访中有市民由此想到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并心生疑问:“内江牛肉面”店铺多如牛毛,品种不断“杂交”,衍生出了数十个面种,但内江面为什么就不能像“湖南复印社”这样,走出去、做大做强呢?
熟悉内江餐饮业发展的市政协委员田世华认为,说起来很有名很火爆的“内江牛肉面”,不过是在内江本地这个“堂子”里头耍“弯刀”,川菜名小吃宣传中并无“内江牛肉面”这个吃品。“内江牛肉面配方随意性很强,各施各教,没有标准化,就像一些中药铺抓药,数量可多可少,老板、厨师、服务员凭感觉操作。要形成产业联盟,实行规模化经营,‘内江牛肉面\’还需在品牌文化、质量标准、味觉特点上狠下功夫。”
市政协委员袁治平也表示,“内江牛肉面仅仅是内江人的一种‘自我欣赏\’、‘自娱自乐\’,内江老板对外缺少战略眼光和扩张思维,现有内江面业基本上是一盘散沙,各行其是。”袁治平说,内江面馆没有自己的专业面厂,各面馆所配佐料也是五花八门,分量、口感、服务质量等差距很大,离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的要求相距甚远。“比如说‘牛肉臊子\’,一碗二两牛肉面,到底该放多少块牛肉,每块牛肉该多大?现实状况是有的面馆放三四块,有的放六七块,还有的混水摸鱼把牛杂当牛肉卖,种种乱象下如何形成品牌?”
东兴区一家面厂的王老板说:“我们每天要做几百斤水面,向城区二三十家面馆提供原料。利润不高,全靠薄利多销维持生计。至于什么‘做大做强\’或‘走出去\’的事情,根本想都没有想过,能把摊子‘舞\’得走就很不错了。做面生意太辛苦了,有资本、有技术,懂市场、懂管理的老板,一般不会在这个行业过度投资。”
对比“新化”
“内江面”发展经营缺了啥?
全国著名烹饪大师、内江市政协委员杨国饮对“内江牛肉面”、“湖南复印社”现象也挺感兴趣,他分析认为,“湖南复印社”成功在全国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一是打字复印属于高科技应用项目,操作简便,机器一转,财源滚滚;二是新化人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创业精神,这个项目选得‘稳、准、狠\’;三是新化人有战略眼光,有专业公司从事各种设备、纸张、耗材等‘集团化\’、‘海量式\’采购和运作,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经营成本,为新化人 ‘杀价放血\’进攻异地市场提供了坚强后盾。”
“我们再来聊聊内江牛肉面和内江人。”杨国钦说,牛肉面属于手工操作,经营成本高,运转效率低,营业利润少,劳动强度大。而内江人受“盆地”意识影响,“小富即安”思想比较严重,缺少像新化人那种艰苦创业、勇于开拓、走向全国的发展眼光。
杨国钦告诉记者,他曾组织过“内江牛肉面”评比活动,但内江各家业主积极性不高,既不要牌子,也不做宣传。不少面店老板仅满足于生意做得走,赚点小钱,上午卖面,下午打麻将,晚上准备第二天的生意。能够思考着去外地开分店,经营连锁面店、快餐面店的内江老板少得可怜。
对此现状,杨国钦颇为担忧。他认为,内江的面老板如果不转变观念,同样将面临“湖南复印社”式的“杀价放血”风险。“‘对手\’越多,品种越多,内江牛肉面遭遇‘湖南复印社\’式的挤压就越大。当前,外地各种面食正在大举‘入侵\’内江,‘蚕食\’内江面食市场,如宜宾燃面、自贡干担牛肉面、荣县铺盖面、西安刀削面、张飞牛肉面、贵阳肠旺面、台湾红烧牛肉面等,还有什么汤包、小笼包、老麻抄手、北方水饺、福建馄饨、狗不理包子、成都酸辣粉等等,有些还是链锁店、快餐店,这些‘品牌\’面食丰富了内江人的口味,但也‘稀释\’了内江牛肉面的市场份额。”
扶持“领头羊”
“内江牛肉面”需抱团“闯江湖”
据内江市商务部门的信息显示:目前在外地挂“内江牛肉面”招牌的有100多家,内江城区及各县区、乡镇经营面业的店铺有近千家,从业人员上万人。
内江市商务局分管产业发展的负责人张永刚坦言,“内江牛肉面”与“湖南复印社”相比不在一个档次上,是不可相提并论的。内江人的“封闭性”思维决定了“内江牛肉面”的未来走向。也就是说,“内江牛肉面”要走出去,首先要解放思想,加大广告宣传;二是要有“龙头老大”来支撑面食产业,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三是要进一步改良口感,适应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消费者;四是内江人的确应该学习湖南新化县的“家天下”创业模式,更要学习麦当劳、肯德基、台湾红烧牛肉面等快餐式、链锁店式的经营理念。
田世华委员也表示,如果靠目前这种“单打独斗”的“散兵游勇”式经营,做大做强的可能性比较“玄”。他认为,“内江牛肉面”作为内江的一张城市名片,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从宏观上进行正确引导,科学配置市场资源,通过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扶持几位餐饮行业的“领袖人物”。此外,“内江牛肉面”的地域性标志或商标是什么,需要去思考。
“内江牛肉面要想真正冲出盆地,走向全国,需要产生几位内江本土的、具有战略眼光的‘面大王\’,带领其他内江人‘闯荡江湖\’,这也正是内江人的短板。”杨国钦说,一句话,内江满街都有打着“面大王”招牌的店铺,但缺乏真正领袖式人物的“面大王”。此外,“内江一些面馆的环境卫生也不尽如人意,比如说厨师,以及老板兼厨师、服务员等,不穿工作服,不戴帽子、口罩,摸了钱的手,摸了抹布等东西的手,又去抓面、抓佐料等食物,这些不文明、不卫生的现象都是餐饮业的最大忌讳,很大程度限制了内江牛肉面的发展空间。”杨国钦实话实说:“内江牛肉面要想走出去,当前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狠抓环境卫生、食品安全和优质服务,然后才能说其他事情。”
新闻推荐
成渝高铁开始“动检”后,引起了内江市民的广泛关注,国庆期间,不少市民纷纷来到成渝高铁内江北站、川南城际铁路内江北站观看—◇本报实习生唐泽学文/图元旦通车内江融入两个“半小...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