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林徽因与李庄

德阳日报 2015-05-05 00:35 大字

□杨俊富

对李庄的倾慕已久,不仅是因为它在抗战期间有一段辉煌的历史,更是因为读到林徽因的那首《你是人间四月天》的诗歌,美妙又赏心悦目的意境,不知陶醉了多少爱诗和不爱诗的人。我就心想,林徽因是在怎样美好的环境、美好的心态下写下这样美好的诗句?

美好的四月,到宜宾,再逆长江而上,路面渐渐变窄,奔跑的车辆也越见稀少,沿途风景却越来越养眼,一种安宁幽静的气息扑面而来。一个多小时后,车子在一片楠竹林路口停住,司机说,李庄到了。

确切地说,这里是李庄的上坝村月亮田的张家老院子,离李庄古镇还有两里多路。之所以先到这里,是因为林徽因在这里住过6年,而探访林徽因的故居正是我此行的心意。

下车,步行穿过一小段竹林掩映的土路,一座粉白墙、花格窗、小青瓦的川南民居建筑呈现在眼前。这是一座古朴的四合院,被古木翠竹环抱,斑驳的光阴里跳荡着斑驳的沧桑。院落大门的上方,“中国营造学社”的招牌让人不禁想起烽火连天的抗战时期。

1937年北京沦陷后,“中国营造学社”随着中央博物馆文史语言研究所等高校一路南迁,一路被日本飞机追着轰炸,武汉、长沙、昆明……1940年冬天,终于找到这个号称“长江第一镇”的李庄,在这个偏静却富庶的地方安顿下来。中国建筑史学家梁思成、才女林徽因夫妇也是这时住进李庄这栋张家老房子的。在这里,林徽因忍着病痛,用枯瘦的身子协助丈夫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和英文版《中国建筑史图录》,填补了中国无建筑史册的空白。

张家大院坐北朝南,穿斗木架结构,墙体是竹篾夹成,糊上泥再抹一层石灰的粉白墙,地板是松木板子铺成,历经岁月的侵蚀,有的已经腐朽,换成了新的木板。里面都是小隔间,分布着工作室,起居室、厨房等。右边长的一排起居室很小,不到5平米一间,只能安放一架单人床,应该是单身宿舍。可想而知,当时为避战乱,中国的知识分子生活是何等的艰苦。然而,他们仍然一丝不苟地完成着分类的工作。

绕过小隔间,转弯处是长方形四合院短的一方,这里有两间房,一间大的是林徽因、梁思成的住房,有20多平米,估计是因为他们一家子四五口人的缘故,才能住进如此“宽敞”的房间。房间外侧紧邻月亮田,有小侧门通向屋外田园,是一间过道房。林徽因一家子住进后,请来泥匠把门封了,现在还能看出门洞的轮廓。房间内侧有一门,通向内院天井,可到达每一间工作室,也可到达其他同事的居室。

导游说,林徽因故居大体还是原来格局,跟一般的乡村民房没有一点区别,屋里摆设基本没动过。我细看,屋内陈设的展品也不多,放了几张林徽因和梁思成用过的木圈椅、带抽屉的书桌,都是柏木制成。粉白的墙壁上有些斑落,挂着林徽因、梁思成当年在李庄留下的照片,照片下面加有对他们生平的文字说明。如果不是林徽因和梁思成不老的容颜定格在墙上,不敢相信他们在这里居住6年之久,完成了不朽著作《中国建筑史》。也是在这屋里,林徽因得知当飞行员的异母胞弟林恒战死沙场的噩耗,写下了:“弟弟,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来哀悼你的死;/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简单的,你给了。/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这沉默的光荣是你……”的豪迈而痛彻肺腑的诗句。

在李庄的六年时间里,由于生活得清苦,林徽因的肺结核病愈发严重,大部分时间是病卧床上。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她把自己的首饰拿去典当。同样,梁思成也把自己心爱的派克钢笔拿去典当了给林徽因买回一条鱼补身子。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病床上的林徽因依然承担了梁思成主笔的《中国建筑史》的校阅和五代、辽、宋、金部分内容的补充工作。

还是在这间屋子的病床上,爱诗的林徽因写了《病中杂诗》组诗,其中《一天》道出了她在病中的孤独:“今天十二个钟头,/是我十二个客人,/每一个来了,又走了,/最后夕阳拖着影子也走了……”诗中,林徽因把一天中孤独的十二个钟头当做十二个客人来打发,可见,她的心态是多么的阳光,没有一点怨天尤人的低落情绪。当年,她躺在病床上,教育着一双儿女,忙碌着丈夫不能顾及的一切家庭事务。就在这样的困厄中,她还在写诗,一点也不颓废,让我不得不为之感动,肃然起敬。

走出林徽因的住房,里面是一个长方形天井,青石板铺就。天井的左边还住着一位老婆婆,姓陈,她说,当年天井里有棵参天大樟树,她第一次看到林徽因就是在大樟树下,那年她六岁,林徽因穿着一件兰花花偏襟衣裳,很漂亮,像仙女。这话我信,徐志摩、金岳霖等当时的大才子们,都曾倾倒在林徽因的石榴裙下,金岳霖还一生不娶。

在张家老院子的“中国营造学社” 几十间狭小局促的房间浏览感怀一番,让我记住了住房门牌上的名字: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刘致平,陈明达,莫宗江等中国营造学社的大师。其中,梁思成的弟子罗哲文2012年5月14日才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走出“中国营造学社”抗战时期避难的旧址——张家老院子,走出林徽因的旧居,人间四月天的李庄,阳光和煦,小南风轻吹,挟裹花香阵阵。放眼不远处平静浩淼的长江水面,波光潋滟。春光如此美好,我心情却沉重起来,为林徽因,也为当年那些受尽苦难的才子们。

新闻推荐

项目作“引擎”跑出“加速度”

两年前,中海金象年产15万吨润滑油加氢项目还停留在图纸上。“2014年5月签约,10月我们就进场了,去年年底主体竣工,目前正在抓紧调试设备,马上就要全面投入试生产了。”中海金象常务副总、安全总监李发...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林徽因与李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