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忆往昔航行江上的日子

宜宾晚报 2015-01-08 23:46 大字

晚报记者 车燕 文/图

船长也是要考驾照的,而且水上驾照是一段一段地考,比如只有金沙江和长江段的驾照,如果出了这个范围,那么是不可以驾驶船只的———

“40年前,宜宾至重庆往返需要一周时间。”有整整40年水上航行经验的宜宾老船长张德喜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回忆起自己在金沙江和长江中航行的日子,眼里充满了自豪,也充满了怀念,那是一段段多么令人回味的时光。

40年前

宜渝往返需一周

近日,记者在宜宾潼关码头见到,这位63岁、有着40年水上航行经验的老船长张德喜。目前,他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因为拥有一身好本领,仍然继续在码头、在船上发挥着自己的余热。现在的他不用出远门了,就当当指挥。

23岁,张德喜开始上船时,只是一名水手。慢慢地,通过自己努力,他一步步升为了舵工、二副、大副夫和船长。“我40岁才开始做船长的,当一名船长不仅仅要航行技术好,还得承担许多责任。”他说,那时轮船公司给船长的待遇还不错,每月薪水120元,还分到了一套福利房,全家人的生活住宿等都不成问题了。

“1975年以前,我开的是烧煤炭的船,宜宾至重庆顺水需要2天时间,而从重庆至宜宾逆水则需要5天时间。”张德喜说,他主要驾驶的是货运船,那时候在船上一待就是一个月。

张德喜回忆说,当时宜宾的船比较落后,1970年时,江安、南溪等地主要通行还用的是木船,随后才逐渐进入机械化时代,由木船改为燃油船。“那时候一艘400匹马力的船上有30个左右的船员,其中10人都是煤工,专门负责铲煤烧锅炉,通过蒸汽带动船行驶。”

白天航行

晚上开会和读报

几十年前,航行在船上的人没有电视看、没有MP3听,但生活却一点也不平淡。“白天航行,晚上则要开会。”张德喜说,那时早上六七点从宜宾出发,到泸州就已经是下午五六点了,由于设备设施等条件缺乏,晚上不宜航行,便会靠岸休息。

张德喜回忆,船工们住在船舱中,睡的是上下铺,交流很多、感情也很好。虽然船不大,但还是会有一间会议室,每到傍晚船靠岸后,吃过晚饭,总会有一个人拿着铃铛敲响。“叮铃铃,叮铃铃,便开始开会了。”张老介绍,每天开会的内容不一样,当然也有重复。

他告诉记者,会议一般分为三种,一是日作业会,船员们要对自己当天工作作出总结,航道航行中哪些地方有险滩、航行技术上存在那些优缺点都要一一道来;二是机干民兵会,全体参会人员不仅要认真听讲,还要一起读报纸,必须读出声,这样来了解最新的政策和信息,使得大家不与社会脱节;三是党员会,党员们要做思想动态报告,因此大家互相都比较了解。

事故很可怕

航行需谨慎

近40年航行的过程中,张德喜驾驶的船没有出过任何的事故,但一说起水上事故,张德喜就一脸严肃,“水上事故非常严重,如果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据了解,那时候航道中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信号台,经过单行航道时,要观察信号台上的信号,看看对面是否有船过来,如果没有注意,就会两船相撞,人员、财产安全都将受到威胁。

“如果一旦发生事故,就要即时采取自救,想法应急补漏,或者将船往最近的浅滩行驶,靠岸,等待救援。”张德喜说,曾经有一艘小船与大船相撞,就是因为驾驶者太过于狂妄,觉得自己驾驶技术特别好,随便遇到什么情况都能及时处理,便没有注意信号台上的信号,导致弯道处两船相撞,造成惨剧。

“船长也是要考驾照的,而且水上驾照是一段一段地考,比如我就只有金沙江和长江段的驾照,如果出了这个范围,那么我是不可以驾驶船只的。”张德喜说,船长不仅要懂得声号等,还得会旗语。

新闻推荐

青年街幼儿园相约《指南》解读童心

晚报讯“教育如同牵着蜗牛去散步,我们要放慢脚步,学会等待,学会关注,学会尊重,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宜的教育支持。”近日,宜宾市青年街幼儿园教师《指南》知识竞赛如期举行,一位青年教师在展示中如是说道...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