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僰人传奇
晚报记者 张新
悬棺、岩画、铜鼓,一个消亡的传奇民族,一曲苍凉的悲歌……2013年5月,由四川宜宾广播电视台创作的人文纪录片《远逝的僰人》在央视纪录频道开播。这部纪录片叙事角度多样,声画唯美,具有极强的知识性、可视性,一经播出就吸引了观众眼球,该片也荣获四川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据了解,本片还被翻译成英文版,在央视纪录频道国际版播出,向海外传播,收到了很好的反响。
解答“僰人远逝”之谜
僰人和僰文化在西南地区,特别是宜宾的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力。从先秦开始,宜宾土地上就有僰人活动的身影。两千多年来,僰人在宜宾生息繁衍,传承延续着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文化和习俗,留下无数传说。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民族,却在明朝的一场战争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是被斩尽杀绝了吗?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是谁发动了这场战争?
带着种种疑问,《远逝的僰人》摄制组除了在宜宾拍摄外,还远赴北京、上海、云南、成都等地采访了许多全国知名的文化学者、考古专家,深入到有僰人生活痕迹的云贵川各地进行拍摄求证,历时一年半的时间,完成了纪录片制作,最终系统梳理、并初步解答了“僰人远逝”之谜。
《远逝的僰人》分为《魂兮归来》《无字天书》《残阳如血》等上中下三集,每集25分钟。它将考古实证与民间传说有机结合,用悬疑的方式吸引观众,采用航拍、情景再现、三维动画等多种电视表现形式,讲述了僰人难解之谜。为避免叙事上的混乱,每集分别以僰人的一个文化符号(悬棺、岩画、铜鼓)作为载体,着重解读这一文化符号所体现僰人的精神世界、信仰和生产生活方式。三集条理清晰,各自成篇,又融为一体。
从一支竹筷说起
国内外已经拍过许多关于僰人的片子,《远逝的僰人》如何才能推陈出新,成为编导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据编导之一的陈凡介绍,“专家们曾在考古发掘时,发现一支竹筷,竹筷上写着‘阿旦沐’三个字,种种证据表明,阿旦沐极有可能是一个人名。于是我们假设真的有阿旦沐这个人存在,把他的人物命运和经历作为一条线索,专家对僰人的考古研究则作为另一条线索,采用了倒叙、插叙等手法,把两者相结合,使得片子时空的跨度更大。”陈凡说。
《远逝的僰人》采访了大量的历史学家、考古专家、文化名人、民俗学者,但如果只罗列专家观点,则容易成为一部研究僰人的学术论文电视版,对普通观众来说缺乏吸引力。
“因此,在阿旦沐这条线索里,我借鉴了电影和电视剧的一些表现手法,采用了大量情景再现来展现狩猎、祭祀活动、战争等场景,给观众讲述了关于僰人的一个个精彩而又富于传奇的故事。”陈凡表示。
为了不削弱纪录片的真实性,陈凡说:“首先,选取的情景再现部分和讲述的故事一定要有史实作为依托,这是片子是否真实的基础;其次,在确保大的历史事件真实,有考古发现和研究佐证的前提下,对一些细节进行放大和艺术处理,对无法得出明确结论的部分展开合理的推理和想象;最后,在谋篇布局的时候,尽量注意让考古发现和情景再现部分及讲述的故事紧紧相连,环环相扣,两者尽量过渡自然,力争做到雅俗共赏,真实事件艺术表达。”
关于僰人的谜团很多,许多方面学术界都还没有定论。因此本片在制造悬念和解密的过程中,注意博采众家之说,采取开放式的结构,让观众在解密的过程中能自己展开联想,进一步为僰人的神秘着迷。
为了更具有可视性,本片制作了大量的三维动画演示僰人如何放置悬棺,叙事时除了客观严谨的考古论证外,还适当加入一些情感因素,使得阿旦沐和僰人的形象更加丰满,有血有肉。
译成英文传播海外
2013年,在《远逝的僰人》播出前夕,央视纪录频道副总监周艳、《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一行以及省视协的相关领导专程来宜宾,参加了人文纪录片《远逝的僰人》鉴赏会。他们表示,宜宾纪录片在四川纪录片制作队伍中异军突起,《远逝的僰人》一片拍得有质感,编导有想象力,是市级电视台制作纪录片难得的佳作。
今年8月,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专委会成立大会暨纪录片作品观摩研讨会在宜宾举行。在观摩了纪录片《远逝的僰人》后,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蒋东生,省视协主席、四川广播电视台台长陈华等领导和专家对该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目前这部纪录片不仅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而且还被翻译成英文版,在央视纪录频道国际版播出,向海外传播,收到了很好的反响。该片的播出,对于挖掘宜宾和四川的历史文化资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照片由陈凡提供)
新闻推荐
2014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里,宜宾民生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市民的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好。欢迎通过电子邮箱ybwbsysq@163.com来到晚报“微茶馆”,摆一摆2014年民生建设带给你生活的变化。...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