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忙医生”陈扬
晚报记者 陈道强 文/图
从医三十年,他没休过一天公休假,他说:“科室事太多,病人需要我。”就连周末,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病房里度过。
说起医生这个行当,他的评价是“长期,持续,超负荷”。寥寥数语,意味深长。
身为消化科领军人物,无数病患在他的手中药到病除,康复出院。可他没看好自己的病,帕金森、消化性溃疡、腰腿痛长期困扰着他。
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只为一个朴素的心愿:为病人减轻痛苦,这是医生的天职。他不赞同家人从医,而对自己的选择,从不后悔。
他叫陈扬,53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大内科主任、消化科主任。
医之誓
“眼睁睁看着病人死去,还是医生吗?”
给陈扬打去两次预约采访的电话,都被他掐了;几分钟后,他发来短信:“抱歉,刚才在忙。”
忙,已成常态,30年了。1984年,陈扬从重庆医科大学毕业后,来到市二医院当起了一名医生。最初选择这个行业,他的回答是“懵里懵懂”,没啥特别的原因。
陈扬的办公室就十几平方米宽,两个文件柜,一张桌子,一张椅子。最惹人注目的是,那一张钢丝单人床。
“以前是木头床,用了近10年,后来觉得有点煞风景,才换成现在这张钢丝床的。”陈扬说,他自己都记不得有多少个夜晚,抢救完病人后,已快天亮。他只有躺在这张床上眯会眼。
1984年毕业前,一部名为《血凝》的电视剧对陈扬影响很大。里面有位科主任的话至今让陈扬记忆深刻,“如果一个医生眼睁睁看着病人死去,那么你还算个医生吗?”
这话他记住了,以此奉为行医誓言。“有些疾病,我们确实还束手无策,但每个医生应该不断努力,学好技术,减轻病人痛苦。”他这样理解。
他觉得,一个好的医生就该“又红又专”,医德和医术一样都缺不得。“病人要一视同仁,不分等级。尤其是一些弱势的病人,还应该得到更多的帮助。”他说。
医之事
坚守30年,不休一天公休假
在常人眼中,医生这个职业光鲜,受人尊敬,收入高。而在陈扬的概念里,他对市二医院医生的评价是“长期,持续,超负荷”。
“透支,严重透支。”他坐在一张高脚转椅上,椅背抵着他的腰部。
这样的坐姿,他觉得舒服点。因为常年辛劳的付出,53岁的他早已是亚健康体质,最恼火的就是困扰多年的腰腿痛。
在同事眼中,陈扬是个“拼命三郎”。经常是回家吃完晚饭后,又骑着自行车跑到科室来。
后来自行车变成了电动车,再后来,他要么步行,要么挤公交。
“堂堂一个主任当起还坐公交车,现在好多年轻人不是开车上下班嘛?”陈扬偶尔听到背后这样议论。
2009年,陈扬就拿到了驾照,但因患有帕金森,他怕手抖会影响驾驶,迄今没买私家车。
“主任,难得的一个周末,不在家陪家人,咋又跑起来加班哦?”周末,按理说,陈扬可以不来上班,但放心不下的他还是要在早上9点前赶到科室里。“主任都来了,医生也要来,最初还是有些怨言,但这么多年坚持下来,我们充满了敬佩。”科室里一些医生如是说。
“我们科室的医生,最大的奢望就是睡到自然醒。”陈扬这样说。
科室里目前住着65名病人,而医生就五六个,“最近有个医生去意大利进修,那边患者医生比是2:1,我们却达到了10:1,不忙才怪呢。”他说。
按照规定,职工累计工作满20年的,可享受年休假15天。这是法律赋予职工的权利。但陈扬根本没这个概念,“没想过要休,所以这30年来,也没休过一天的公休假。”他说这话时,语气平静,习以为常。
医之誉
“减轻病人痛苦是最大荣誉”
陈扬把荣誉看得很淡。有时院内推选先进,他都成候选人了,还要跑到院办申请把自己名字划掉。
2012年,在全院医技中干无记名投票选举中,他高票当选为大内科主任。当时,他不在会场。
也是那一年,全省60名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荣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陈扬代表宜宾医疗界榜上有名。
相较于这些殊荣,他更看重的是个人魅力,“公平、公正待人,认认真真做事”。
病员杨正富是某中学的教师,因患有消化道出血,前后医治了4次。今年12月17日凌晨,他送进了市二医院消化科,经陈扬及时医治,如今病情稳定,“人民好医生陈扬,一心一意为病员着想,技术精湛,医德高尚。”他拉着记者的手,希望原封不动把这句话记下。
“陈主任真的好,没得主任的架子,平易近人,经常加班。硬是要说缺点,那就是太拼命了,莫把自己的身体整垮了,我们还有这么多人需要你医呢。”病房里,病人们这样评价。
胰腺炎是一种疼痛感剧烈的疾病,如不及时医治,急性胰腺炎会危及生命。曾经有位胰腺炎患者,为了关注病人腹水变化,陈扬隔天要给病人打B超。出院后,这名患者向医院投诉陈扬,说他乱开B超单子,增加就医成本。“不打B超,我咋能晓得你病情有无变化。”事后,陈扬觉得有些气愤。
1999年,陈扬在川南地区率先开展了硬化剂注射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急诊,“这种病以前死亡率高达30%—50%,通过我们的抢救,成功率达到了90%。”每每说起这些往事,陈扬的脸上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2001年,一位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送来时已经休克,陈扬通过急诊胃镜治疗,止住了出血,为成功肝移植赢得了条件。
“减轻病人的痛苦,就是最大的荣誉,最快乐的事。”陈扬说。
医之憾
陪家人的时间太少太少
曾经科室里有位女同事找到陈扬,郑重地说:“主任,如果我是你爱人,我都受不了。”
还有同事说:“主任,把你的星期天多给点你女儿嘛。”
这话背后的意思,大家都心知肚明。
陈扬的女儿21岁,如今是上海大学建筑专业大四学生。女儿在区级机关幼儿园上了3年,陈扬就去接过她两次,那两次都是过组织生活提前结束挤出的时间。到幼儿园,老师都不认识这位男子是谁。
女儿高中是在成都度过的,陈扬专门去看了两次。考上大学那年,女儿希望父母能送她一起去上海,陈扬临时爽约,“实在抽不出时间”。
女儿填报志愿时,陈扬就一条标准,“凡是与医有关的坚决不选”。女儿最终学建筑。妻子也曾抱怨过多次。有时,陈扬答应陪妻子去爬翠屏山,说好在人民广场等,临到头了,陈扬又因单位事忙走不开。
为此,妻子不知哭了好多次。生气归生气,但事后又原谅了。“早习惯了,他就这个性格的人,一辈子都这样。如果我不支持,那这个家早就散了。”妻子说。
讲到这些,这个刚毅执拗的男人,语气有些哽咽,亏欠家人太多,是他这辈子最大的遗憾。
细心的同事最近发现,陈扬染过的头发里又冒出一小撮白发,加之休息不佳,看上去精神有些疲惫。
新闻推荐
晚报讯2014年中国白酒文化节如火如荼举办之际,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酒都“同一首诗咏宜宾”名家创作采风活动也来到宜宾。昨(19)日下午,采风团的诗人、作家、书法家们在五粮液集团公司怡心园会议厅举行...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