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创引领发展之先 争共同致富之优

宜宾晚报 2014-11-24 00:05 大字

晚报记者

滕德明,49岁,宜宾市翠屏区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四川省农业干部学校农技推广专业毕业,1996年1月参加工作,已连续担任高店镇桂华村社区支部书记12年。在他任社区支部书记以来,认真学习“春风经验”,积极响应镇党委“发展经济、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的号召,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开动脑筋,努力寻找适合本村实际的致富之路。2012年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改变了该村贫穷、落后的面貌,给村民的生活带来新的希望。

穷则思变

共筑村民发展之路

滕德明担任村支书后,发现该村龙华观海拔较高,祖祖辈辈肩挑背磨,交通极为不便,每年农民种出来的蔬菜、水果运不出去。如果要改变这一现状,只有修路,但要修一条近1500米的高山公路谈何容易,钱从何处来?

在滕德明的发动下,乡亲们拿出自家存款,自己投工投劳,修起了公路。2010年碎石路修建完工,村民们进出方便了,经济也逐步好转。去年,在国土整治项目时,滕德明与镇领导一起千方百计地与国土局翠屏分局协调,经过两个多月的奔波,国土局翠屏分局终于同意把这条路修建为水泥路,现正在紧张地施工中。水泥路完工之后,将进一步拓宽龙华观的经济发展之路。

因地制宜

带领村民科学致富

滕德明始终心系着全村群众的致富问题,在他的带领下,桂华村发展起了林下养鸡、水果种植、稻田养鱼、鱼鸭立体养殖等产业,促农增收致富。

滕德明首先在自家背后山坡建起了养鸡场,开创高店镇林下养鸡的先例。2009年,他通过各种方式筹集资金,建好林下养鸡的设施,于2010年引进2000只乌骨鸡开始养殖,经过艰苦努力,到2011年底,已卖成品鸡五批,每批产值为15万元,总产值已达到75万元。在他的带领下,已有5户村民因此而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金龙社岩区适合经果林种植,原本已种上了日本沙梨,但根据市场情况看,这种梨将会被市场淘汰。滕德明认为,要种就要种经济前景好的果林,以免群众既出了力费了心,最后却得不到一个满意的结果。2009年,滕德明引导果农改种,引进新品种,种植藤梨和黄金梨共计200亩,现藤梨已挂果,市场前景好,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000元。

金龙社岩区的稻田对村民来说是一个老大难,大家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抽水栽秧,收稻后稻田长期闲置着。滕德明寻思着怎样才能做到不抽水就能栽秧,收稻后又能让闲置的稻田出效益。于是,他想引导村民们稻田养鱼和冬季蓄水养鱼,将冬季闲置的稻田利用起来,实现稻鱼双丰收和养鱼蓄水两得利的规划。

为此,滕德明自费到川农大学习养殖技术,并参加翠屏区涉农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2009年,一个“以鱼养水,以水促农”的计划付诸实施。滕德明率先把自己的几亩稻田拿来做示范,整治田埂,收稻后蓄水养鱼,来年种秧时起鱼,这样即蓄了水,又增加了收入,村民尝到了稻田养鱼的甜头,稻田养鱼在桂华村迅速发展起来。

滕德明还积极探索了鱼鸭混养的办法。即在水面养鸭,水下分层养鱼,鸭粪下池,让池内生长微生物和浮游物供鱼鸭寻觅和吞食,形成良性生态循环,这样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的综合效益。据测算,每养1万尾鱼就可以节约成本1万元以上。

自己尝到了科学养殖的甜头,滕德明带领群众发展养殖的信心更足了。他经常进组到户为村民讲解养殖技术。村里的返乡农民工孟兵、孟江投资10多万元转包70多亩水田,建立了“标准鱼塘”搞鱼鸭混养,年收入达10余万元。目前,桂华村成为翠屏区有名的鱼鸭立体养殖基地,鱼鸭立体养殖规模达300余亩,产值300万元,纯利近200万元,仅此一项,全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1200元。

新闻推荐

宜宾迎春购物月要来了

晚报记者叶晓姝实习生曾粢报道近日,记者从宜宾市商务局获悉,宜宾迎春购物月活动将于12月中旬启动。据了解,目前《2015四川·宜宾迎春购物月活动总体工作方案》出台,《方案》明确从2014年12月中旬&mda...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