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天马行空去转山

宜宾晚报 2014-10-20 00:21 大字

冈仁波齐,中国冈底斯山脉主峰,藏语意为“神灵之山”,梵文意为“湿婆的天堂”,冈仁波齐峰是世界公认的神山,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苯教以及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

2014年9月,9个宜宾的骑友相约成行,从拉萨出发,骑自行车17天一路向西1400公里,来到冈仁波齐山麓,赶在冬季大雪封山前,圆了“天马行空”转神山的心愿。

微信上有网友撰文,把“马年转冈仁波齐”调侃为继“骑行318、辞职去西藏、丽江开客栈、城里开咖啡馆”四大俗之后的“第五大俗事”。但作者在自嘲“作为一个俗人,我当然也不能免俗”后,接着就讲起了自己转山的观感。

在马年转山的各色人等中,有个起名“天马行空”的转山团队给人印象颇深。用“天马行空”四个字来概括转山冈仁波齐,确实贴切。

先说“天”。这里是“万山之祖”,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和昆仑山脉在这里相聚;这里是“百川之源”,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在这里发源。这里叫“阿里”,面积30万平方公里,人口仅6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因其超过4500米的平均海拔,又被人称作“世界屋脊的屋脊”。这片最接近苍穹的所在,当之无愧配得上这个“天”字。

接着是“马”。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尚在人间时,守护十方之神、诸菩萨、天神、人、阿修罗和天界乐师等都云集在冈仁波齐周围,时值马年,因此,马年便成为冈仁波齐的本命年。据说朝圣者来此转山一圈,可洗尽一生罪孽;转山十圈可在轮回中免下地狱。而在释迦牟尼诞生的马年转山一圈,则可增加一轮十二倍的功德。所以,每逢马年,来自印度、尼泊尔、不丹以及我国各大藏区的信众和游客便格外地多。

再说“行”。转山转水转佛塔,在全民信教的西藏以及尼泊尔和印度等地区,信众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就是去冈仁波齐转山朝圣。转山,以冈仁波齐为中心,在海拔4700米至5700米的高原行走,用脚印画出一个周长56公里的圆。这种让一切归零的行走,成为朝圣者膜拜冈仁波齐最实际、最认可的方式。

最后说“空”。在人类对自身文明产物越发依赖的今天,转山者必须暂时抛开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在氧气都变成稀缺品的高原上,用行走这样一种原始的方式,一步一步走完全程。这种特定环境下没有多余选择的简单,是对平时过多欲望的强制放空。这样的空,不是空无,是知万物无常而不执着万物。转山者肉体的疲乏换来了心灵的平和。

一百多年前,法国传教士古伯察在穿越西藏时,就曾探究过藏民族心怀虔诚转山的习俗:“他们坚信那些有幸登上山顶的人将会被彻底赦免全部罪行。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使此山没有能够赦免造罪者的能力,它至少也有使翻越它的人具有长久和极大耐心的能力。”

的确,行走,是简单的事情,双脚左右轮换,不断向前;行走,又是艰难的事情,在这样的荒原,一步一步,石砾尘埃,并没有那么多优美的风景,你所需要做的只是走路。

的确,行走,是一种遗忘,忘记自己生而为人,烦扰苦楚;行走,也是一种记忆,记起这血肉之躯可以如此简单和平实地运动向前。

行走,仿佛又是一场自问自答的对话,围绕着冈仁波齐终年积雪的峰顶,空旷的山谷,单调的步履,适合冥思、适合放逐。转山者或快或慢地走着,路在脚下,没有尽头,只有远方。红尘远去,往事如烟。这,便是,行走的力量。

生命,其实就是一场行走。有坦途,有崎岖。有山峰,有峡谷。有同行,有孤单……

感谢冈仁波齐,感谢你让我们知道:生活要具备勇气,不管个体的力量多么的微弱,但若精诚所至,终究金石为开。

感谢冈仁波齐,感谢你让我们知道:人生要学会舍弃,即便手中的黄金变成了砂砾,但若坦然放手,空掌仍能握铁。

新闻推荐

做最优秀的你

●丁迎新母亲说:你跟父亲是对头。我想不出任何理由反驳,或许,我们真的是前世冤家。首先,从长相上就有区别。他细皮嫩肉,显得文弱;我五大三粗,壮实得像头牛。其次是性格,他温和细腻,我火爆粗犷。他竟然当过...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天马行空去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