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迷踪(一) 张献忠“江口沉银”系列报道
出土的张献忠银锭藏在木筒之中。黄金峡也有和张献忠巨额宝藏有关的故事。“慎固封守”附近的石门有着和张献忠巨额宝藏有关的故事。
流传于眉山境内的传说
本报记者 张玉 文/图
【核心提示】
随着张献忠兵败江口,他与“大西国”的海量财富,也一并没入历史的迷雾之中。彭山江口是目前公认的沉银遗址,其出土的大量宝藏也印证了这一点。当然,如果从历史的记载来看,张献忠的宝藏不会只存于江口一地。在张献忠自江口往川北逃窜的过程中,还有大量的金银珠宝遗落在沿途各地,包括成都锦江,甚至青城山上,都有过关于宝藏的传说。著名清史专家周远廉先生甚至表示,张献忠死后,他的残部往南逃往云贵,如果在这一带发现了宝藏也不奇怪。
宝藏传奇历来众说纷纭,这也正常,毕竟明末清初,大西国对整个西南地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个短命的政权所经过的地方,都有可能留下关于宝藏的蛛丝马迹。我们大致收集了一些地区有关宝藏的传说,以供读者参考。本期,我们先从眉山境内说起。
漂流的木筒
关于主要沉银地江口,读者们应该比较了解了。而在已经出土的“张献忠宝藏”中,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许多银锭是置放在木筒之中的。很多人都好奇这是为什么?其实设想一下张献忠所拥宝藏之巨,如遇形势危急,如何运输定然是个大难题。据《蜀碧》记载,张献忠建立大西国后,即“伐木造船数千,由山路曳入水,或数十里,或百里,稍怠而休者立死。”可见张献忠早已为自己备好了后路。
年,张献忠感到他在四川的统治地位摇摇欲坠,打算撤退到湖北、湖南一带。当年7月,张献忠亲率十几万部队、乘坐载满金银的千艘木船,从成都沿府河而下。不料,当船队到达江口之时,被埋伏在此的南明将领杨展以火攻伏击之。对此,《蜀碧》有详细记述:“江两岸逼仄,前后数千艘,首尾相衔,骤不能退。风烈火猛,势若燎原,贼舟尽焚,士卒糜烂几尽。所掠金玉、珠宝及银鞘数千百,悉沉水底,献从别道逃免,旋奔川北。”杨展烧毁了张献忠的千艘木船,而宝藏亦散落在岷江河中。《蜀碧》记载云:“展取所遗金宝以益军储,自是富强甲诸将。(至今居民时于江底获大鞘,其金银镌有各州邑名号)”而这里所说的“大鞘”,便是古时用来贮银以便转运的木筒。江口出土的刻有“眉州”字样的银锭,亦是存于木筒中的,这也印证了《蜀碧》的记载。
在《蜀难纪实》中也有同样的说法。据记载,张献忠在四川短短几年就积累了“富可敌国”的财富,由于实在太多,所造的船只都装不完,为了节省时间,他命令工匠将银锭藏在做好的木筒之中,欲使木筒顺流而下,至重庆一带江流狭窄的地段,再将它们捞起来。彼时江口已是一片火海,被烧毁、截获的木筒不计其数。然而兵荒马乱,并不排除有一部分木筒“侥幸逃脱”。当然这批木筒的去向就实难捕捉了。顺长江而下,都有可能发现这些木筒的踪迹。
丹棱黄金峡与青神石门
据史料记载,张献忠死后,他的干儿子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等人将成都所剩无几的钱财搜刮一空,随后向南逃窜,投靠了南明永历政权(即在云贵广一带)。这也说明张献忠的巨额财富还有可能有别的去向,于是坊间除了“江口沉银”的传说外,在眉山境内还有其他地方与张献忠宝藏有关的说法。
在丹棱县老峨山麓有一个峡谷叫黄金峡,峡长7.5公里。黄金峡两岸壁立,对峙如门,其崖陡峭直插云天,形成壮观的一线天。峡内奇崖巧石、云蒸雾绕、水流潺潺,瀑布壮观、幽静深远。古人有诗云:玉柱涌溪流,龙潭景色幽,危崖石笋秀,瀑布挂崖流。
为何叫“黄金峡”,坊间流传着多个版本,其中一个与张献忠有关。相传,明末时期,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张献忠兵败后,把银子沉到岷江中,却把大量黄金运到丹棱县黄金峡埋藏,各路豪杰根据张献忠的藏金图前来寻找黄金,出现了激烈的打斗场面。
在青神县白果乡也世代流传着与张献忠宝藏有关的传说。青神县白果乡凤凰村竖立着一块界碑——“慎固封守”。青神县文管所所长岳华刚介绍,在慎固封守题记不远的崖壁上,还保存有当地人称为石锁的石门一座,岳华刚说,这块石门在眉山市范围内较为少见,石门通高4米、内高2.3米、宽0.7,坐北向南为门坊式结构原岩雕刻,屋顶雕饰有精美的螭吻和宝顶图案,属于典型的明末清初雕刻风格。
而就是这道石门则有着和张献忠宝藏相关的传说,谁要能破解石门之谜,就能找到张献忠的宝藏。年,清朝肃亲王豪格同吴三桂率清军由陕南入川,攻打张献忠。同年月,张献忠部被清军包围。张献忠匆忙出城迎战,被清将雅布兰射死在凤凰山(今四川南溪县北)。坊间还流传张献忠将这些财宝埋藏在了青神和井研的交界之处,石门便是开启宝藏之门。该村岁村民王如斌,他的家就在离“慎固封守”碑不远的地方,这里在古时候有一条连接青神和井研的古道,来往的人流量非常大,王如斌的爷爷一辈,就趁着这有利的地理条件开了一家饭店,生意十分火爆,而那时来往老百姓的谈资之一,就是石门与张献忠宝藏之间的关系。
其实,关于张献忠宝藏的传说,除了在眉山境内有多个版本,在眉山以外仍然还有多个版本流传。下期,本栏目将继续为读者一一解读这些传说!
新闻推荐
□庞峰伟本报记者陈松[人物名片]罗耀奎是宜宾市一名普通退休工人。10年来,他和他的志愿者们资助过3500余人,先后为贫困山区学生募集助学资金200多万元。他就是为贫困失学孩子不断寻找希望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