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吨秸秆都去哪儿了?
□刘小义 本报记者 蒋琳琳 文/图
今年上半年,游仙全区产生秸秆近20万吨,辖区内却基本做到了“不点一把火、不冒一股烟”。统计数据显示,游仙5月份空气质量指数为优良的天数达28天,实现了“天空蓝,常常见”。
没点火、没冒烟、没焚烧,那么,近20万吨秸秆究竟去哪儿了呢?按照“一年起步搞宣传,二年帮扶找出路,三年成宝用途广”的思路,游仙区疏堵结合,大力实施秸秆综合开发利用,取得了喜人的成效。
去向一:粉碎还田
近日,记者在游仙区刘家镇、魏城镇沿线看到,沿途多台联合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一片片油菜、小麦飞快地被“铁牛”吞进肚里。随即,油菜籽、小麦自动流入编织袋中,秸秆同时被切割成碎末从机尾喷出,均匀地撒在地里。“这样即省事又省力,还肥了田,真是一举多得!”村民们对机械化收割秸秆粉碎还田连连称赞。
据游仙区环保局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该区产生秸秆近20万吨,随着机械化收割的推广普及,预计50%以上的秸秆将通过机械化收割实现粉碎还田。
去向二:培植木耳
记者在东宣乡国春芦笋专业合作社秸秆综合利用(黄背木耳)加工厂看到,棚架上密密麻麻地摆满了菌包,一片片鲜嫩诱人的木耳如雨后春笋般往外冒。厂长杨国春看着自己精心培育成的“宝贝”,心里乐开了花。
杨国春是远近闻名爱“折腾”的种养大户,通过一年多潜心钻研,他最终把以秸秆为原料生产黄背木耳的想法付诸实践,建成了现在的这个基地。“一个秸秆做成的真菌袋成本仅2元多,至少可产出3公斤鲜木耳。按每公斤市价6元计算,每袋产值可达40余元。”杨国春告诉记者,生产木耳后的废料还可以还田改良土壤,“这种方式既环保又能增收,我希望能在更大范围内推广。”目前,杨国春正在筹划今年的秸秆收购,他说下半年计划再生产木耳菌50余万袋,需秸秆1600余吨。杨国春告诉记者,他可以在基地收购,也将适时组织分片区上门收购。
去向三:转化生物肥
“把秸秆打碎掺入生猪粪便,再撒上微生物菌,搅拌进行发酵、堆放,然后再加入微量元素搅拌,并将混合后的物料输送入圆盘造粒系统,成粒经烘干后冷却成形。”在魏城镇七里村联兴生猪专业合作社,场主刘雪华向记者介绍了她利用秸秆制作生物肥的有益探索。
利用秸秆制作生物肥对净化环境、改良土壤都非常好,但是制作成本也不低,且每吨生物肥的售价并不高,所以实际操作起来还有些困难。刘雪华说:“转化生物肥一举解决了畜禽粪便、秸秆两大污染源的出路问题,同时能实现土壤改良,可谓一举多得。但目前的成本收益及市场推广困境亟待破解。希望这个项目能得到相关政策扶持,以便进一步推广。”
去向四:加工合成炭
游仙区朝真乡秸秆加工厂宽敞的厂房里堆放着许多刚刚收购回来的秸秆。“这几天农忙,不太好请人,估计下周大家都忙过了,我们也要开始正式生产了。”业主贾成树告诉记者,看到农村大量的秸秆无法处理,自己通过多方取经,在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决定尝试利用秸秆加工生成合成炭,使其成为附加值更高的燃料。“将秸秆碎末送入输送带,运到烘干机中烘干后,再送入挤压机内就变成了一条一条的‘炭棒\’,这些加工出来的‘炭棒\’再送往密封炉内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碳化就成为了商品合成炭。”贾成树介绍,这种炭无烟环保,深受市场青睐,主要用于取暖、冶炼、烘烤等。“今年计划收购秸秆300余吨,预计可产炭150余吨。”贾成树说,目前已初步联系了一些销路,“等技术成熟后再扩大销售渠道,增加产品种类。”
秸秆粉碎还田
秸秆培植木耳
新闻推荐
榜样力量鼓舞人 先进事迹激励人兰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走进游仙区、市教体系统
本报讯昨(17)日上午,游仙机关会议厅里座无虚席,掌声不断,兰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这里举行。游仙300多名干部群众代表聆听了报告。报告会上,《幽兰生辉映忠诚》、《兰叔叔我永远不辜负您的期...
南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溪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