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村里的小郭
邹永梅
编者按:南溪区黄沙镇方山村第一书记邹永梅的日记记录了一件感动她的事,透过这件事情,我们看到了一位自强不息的“90后”好青年。同时,邹永梅全心全意帮助这位青年的行为,也感动着许多人……以下是邹永梅的日记摘登。
2016年3月1日 星期二 晴
在我下乡的185天里,有新奇、有惊讶、有顿悟,更有感动。
我所在的贫困村,有的人四肢健全,却想要“吃低保”;有的人盖了小洋楼,装了空调,却诉苦说开支大,需要民政救济……
当然,也有这样的人———他虽然年过六旬,但仍每天拼命挣钱供养家里两个重病人,每月一千多元的药费,加上儿子多年前为治病欠下的债,生活十分沉重;但他却从未叫过苦,没有向政府伸手要过一分钱。实施***后,当区住建局负责人来村里慰问他时,他却说:“领导,我不要你们的钱,我希望你们能帮我的儿子找份工作。我的儿子现在生活能基本自理了,我们要靠自己的双手致富!”
这位老人叫郭云华,64岁,儿子郭定东25岁,瘫痪在床6年。2009年,正在成都理工大学读大二的小郭(郭定东)突然倒下了,经诊断是强直性脊柱炎;于是小郭在病床上一躺就是6年;现在虽然能靠着拐杖站起来,但终究行动不便。
郭云华家徒四壁,墙上开了10多公分的裂缝。下雨天,屋里和屋外的雨一样大。我去的那天,小郭躺在破旧不堪的床上,屋外的椅子上坐着老郭62多岁的妻子,她的眼睛已经失明,前几天腿也摔断了。
一家两个重病人,仅靠一个64岁的老人种田和帮人做零工来养活。年迈的老郭赚不了多少钱,小郭的病没有条件进行后续治疗。
小郭开始四处投简历,想找工作挣钱治病。凭借他读过大学,能熟练运用电脑,起初许多用人单位都希望他能去工作,但得知他腿脚不麻利时,所有用人单位又都向他关闭了大门。
“如果家里有钱,儿子的病不会拖到现在。”老郭老泪纵横。
“所以我要上班,我一定要挣钱治病!”小郭坚定地对我说。
于是,我四处帮他联系工作的事,搜索了全区范围内所有适合小郭工作的岗位,但这些单位要么说名额已满,要么知道他行动不便而拒绝。
终于,我在网络上看到了一家传媒公司需要招聘一名员工,该公司对应聘人员没有多的要求,只需每天面对电脑坐10小时以上。“小郭,你能行吗?”我很担心他的身体不能在电脑面前坐这么长时间。
小郭回答我说:“邹书记,我试试!我要上班,再苦我也要坚持,只要他们肯用我!”
3月2日 星期三 多云
今天是小郭来南溪面试的日子,我没有到村上去,而是留在南溪等候他的消息,以便能及时给予他帮助。
传媒公司约了小郭3月2日上午10点面试。早上9:30时,我接到小郭的电话:“我找不到程总了,我打电话好多遍他都不接,怎么办?”
“你等着我,我马上过来!”我放下手中的工作,立刻去找小郭。走到长江大道,我远远便看着小郭拄着双拐,站在马路边。我跑到他面前了解情况,得知他8点过就到了,他说他怕迟到,害怕错过了这次难得的机会。
我的泪水夺眶而出。也许在一名健康人看来,这份工作又苦又累,工资也不高,而小郭却是如此珍惜!他一个人拄着双拐,从20公里外的乡下赶到城里,又在马路边用双拐站立了1个多小时,就为了自食其力!
我带着小郭满大街地四处寻找那个公司;10:30,程总给小郭发来了信息,告诉他公司地址。
我和他找到了公司,他听从了我的建议,扔掉双拐,艰难地爬上了公司二楼去面试。
我坐在公司楼下,等小郭的面试结果。
3月4日 星期五 晴
今天,小郭再次过来面试。
上午9时,我送小郭去了面试地点,他没有用拐杖,艰难地走进了老板办公室。
我在外面,等待结果……
11时,我的电话终于响了:“姐,老板用我了!”小郭在电话那头十分兴奋,我此时的心情比自己当初就业时还要激动。
小郭终于就业了,他终于可以自己挣钱来进行后续治疗了;我的眼眶再一次湿润———生命的坚韧,最能体现在历经磨难之时。
新闻推荐
4月18日,“南溪区诗词学会林丰分会2016读书进村社活动会”在林丰乡花园村新建居民点举行,该乡花园村、白果村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参加了活动。活动中,10多名诗友朗诵了诗词或名言。■10余老人发起成立...
南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溪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