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两千多岁的“哈号”盼传人

四川日报 2014-02-25 14:03 大字

□王宇 本报记者 钟晓晴 文/图

“哈号”是宜宾市南溪区的一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今年64岁的郭道明是南溪“哈号”传承人。近日,记者不仅见到了“哈号”的制作过程,还听郭道明讲述了“哈号”的故事。

据《南溪县志》等史料记载,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僰人主要寄居于长江之滨的僰道县,即今天的南溪区福溪口一带。由于这里盛产慈竹,僰人劳作之余,欢庆丰收,于是取竹为号、吹竹为乐。又因僰人姓“哈”,所以后人便把僰人发明的土乐器叫做“哈号”,一直流传至今。

郭道明从小接触“哈号”。工作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又重拾这种儿时吹奏的乐器。此后,郭道明不仅爱上了吹奏这种号音清新明快的乐器,而且开始自己制作“哈号”。

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郭道明总结出制作“哈号”的材料最好是腊月间生长的慈竹,将竹子每节的一头削薄,然后一节节插入成型,削得越薄,接头的缝隙就越小,声音的饱满度也就越好。根据“哈号”的长短,其声音也有很大不同,短“哈号”的声音比较细、清脆,但不能传太远,近听响亮,远听共鸣不大;而长“哈号”的声音低沉,但能传很远。

郭道明说,过去“哈号”一直是当地群众过年过节庆祝吹奏的乐器。如今,能够吹“哈号”的人也越来越少。为了传承,现在,郭道明的大儿子和孙女也在学,郭道明也到南溪当地所有学校去普及传授“哈号”吹奏技艺。

新闻推荐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

11月13日,在宜宾市临港开发区消防大队营区里,50多名“迷彩服”正在练水带操。尽管寒风猎猎,但每个人都满头大汗,训练一丝不苟。没有人想到的是,他们全都是非现役消防兵。他们有个特别而共同的名字——...

南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溪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