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财政撬动大教育 南溪:一个西部新区的均衡教育样本

四川日报 2013-12-23 14:18 大字

宜宾市南溪区,一个人口42万的宜宾市新区,在发展均衡教育上却独有气魄——区财力上千万元,教育投入上千万元;区财力过亿元,教育投入同步过亿元;

五年投入3亿元,在滨江新城新建6所学校,提供学位上万个;

整合资金3.5亿元,实现100%农村学校连接道水泥路“校校通”;

投入400万元,率全省之先送校长(含教学点)到北师大培训;

引资8800万元,100%的学校完成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实现电子白板班班通;

自主开发《国学启蒙》校本教材并在全国公开出版发行,填补了国内国学校本教材的空白,先后发行400多万册,在省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在宜宾市率先完成“两基”任务,成为全国县域内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县;

……

从单一的财政投入到整合资源、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多重力量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从新区教育资源布局到乡村教育水平全面提升;从教育硬件设施设备完善到教师素质、教育内容的整体升级,南溪正在创造着一个西部新区发展均衡教育的样本。

A

用半年不到的时间,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引资8800万元,全区100%的学校完成教育信息化“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平台和教育管理平台”“三通两平台”建设,——这是今年南溪区均衡教育的一个点,而这一个点却支起了1025间教室、3万多农村孩子知识的天空。

除了“三通两平台”建设,在南溪的乡村学校里还有塑胶跑道、集体食堂、集体宿舍……在雾霾袭击全国多个城市时,南溪的乡村学校教师们又多一份自豪感:不仅硬件条件不比城市里的学校差,校园空气还比城市里的好哩。

要说南溪区农村教育翻天覆地的变化,南溪区教育局局长邹乘贵感受最深。“教育优先不是区委、区政府喊出的一句口号,而是这几年区委、区政府狠抓教育工作的现实写照,体现在工作落实、资金安排、教师配置、教育问题解决等方方面面。”邹乘贵认为,南溪的经验就是做好“教育优先”的顶层设计,形成“教育优先”的工作机制,抓好“教育优先”的工作落实。

以农村教育发展为例,为确保合理布局、减少重复建设,经过深入调研、科学规划、反复论证,早在2006年,南溪县委、县政府就果断作出了“统筹兼顾,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南溪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并在当年出台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

在规划的引领下,南溪区教育资源布局显著优化,至2012年,全区义务教育学校由2008年的136所调整为109所;全区15所乡镇中学建成寄宿制学校;五年来,南溪通过向上争取资金、财政硬性投入、社会集资、群众投工投劳等多种方式,累计投入3.5亿元,用于村小畅通工程建设,今年底实现100%农村小学水泥路“校校通”;积极推进食堂供餐模式,规划学生食堂57个,到2015年,营养改善计划学校全部实现食堂供餐;投入960万元对全区中小学(含有条件的村小)进行塑胶跑道建设,着力推动“阳光体育”活动更好开展……一项项实实在在的投入,一个个深刻改变农村教育面貌的举措,不仅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现有人力、财力、物力的教育效益,更缩短了城乡教育差距,实现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南溪均衡教育发展没有躺在已有的成绩上,而是自加压力,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今年,南溪区又进一步完善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规划》,编制了《农村义务教育2013-2015年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规划》。根据规划内容,建设项目涉及寄宿制学校、教师周转房、教师休息室、学生食堂、畅通工程、塑胶跑道等6个方面,工程项目136个,建设面积10万余平方米,总投资近2亿元。同时,按资金编制了项目建设进度表,三年分别按资金总额的31.8%、50.7%、17.5%进度实施。今年,规划建设36个项目,投入资金5400多万元,建设面积3万多平方米。未来三年内将全面完成近2亿元教育投入、136个项目的建设任务。

B

700余名学生,80%都是农村户口,而校区却是南溪区硬件条件最好的学校之一——坐落在南溪区滨江新城的钟灵街小学B区是南溪区均衡教育的又一亮点。

在重构农村教育布局的同时,南溪区也顺应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将新区教育的规划布局视为重点。

2008年,投入1.5亿元,新征土地200亩,整体迁建南溪职中;2009年,完成滨江新区整体教育资源规划编制;2011年,新建丽雅前进小学;2012年,新建钟灵街小学B区、南一中外国语实验学校B区;2013年,新建康安幼儿园。在工业园区,2011年,启动罗龙初中新校区建设;2012年,扩建罗龙实验小校,新建罗龙实验幼儿园和裴石前进小学。

五年来,在近5平方公里的滨江新城,南溪区投入资金3亿多元,新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3所,非义务教育学校3所,建设面积近10万平方米,提供学位一万余个。在罗龙工业集中区和九龙工业园区,新征土地150亩,新建义务教育学校3所,新增学位近2500个。

就在不久前,南一中高中部B区、桂溪初中新建项目已启动编制规划。与四川工业管理职业学院合作办学,宜宾南溪文化影视产业职业学院有关筹备工作正积极推进。可以预见,在滨江新城,一个构建从幼儿园到大学完整的教育体系的教育园区已具雏形。

在一个42万人口、2012年财政收入仅4亿元的新区,5年内,在近5平方公里的滨江新城,仅教育配套资源就投入了3亿多元,这还不含土地价值。在南溪教育史上,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大气魄、大手笔、大发展。

C

好学校还需要好老师,没有优秀的教师队伍,乡村教育难以与城市教育媲美。如何把优秀师资力量留在乡村?如何在乡村培育出优秀师资力量?为解决这些难题,南溪区屡出新招、奇招。

——以开明开放的教育思想,在全省首开先河,把全区中小学校长(含村小校长)送到北京师范大学培训,着力打造品牌校长,以品牌校长塑造品牌学校,助推全区教育跨越发展。2011年,南溪与北京师范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教育科研、创新人才培养、远程教育资源平台建设、教育改革与课堂教学改进、教育理论咨询和信息服务、接收北师大实习生等七个方面为南溪提供智力支持,合作时间为3年,合作金额达到1000万元。

——将全区优质教学与薄弱学校结成教育联盟26对,认真开展教师“传帮带”活动,全面提升教师业务能力。

——实施“走教”计划,由乡镇中心校统一安排音、体、美、英语等学校教师“走教”到村小,实现区域内优质师资共享。

——推进“区管校用”教师管理机制试点,将全区教师由“单位人”变为“系统人”,由教育局管理其身份,学校管理其岗位,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聘任、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形成教育系统人员能进能出的良性管理机制。

——按学校距离城区远近,给予农村教师相应津贴。并对全区教师按所在学校类型和教学岗位成绩进行量化积分,教师流动均按最后积分进行合理调配,有效均衡了各校师资。

在一系列创新举措的作用下,南溪教育之花开得越发娇艳——上世纪80年代在全市最早“普六”,获得“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称号;上世纪90年代在全市率先完成“普九”任务;本世纪初确定为“四川省新课改实验县”、创建为“四川省义务教育示范县”、高质量通过国家“两基”检查验收,先后荣获四川省特殊教育先进县、四川省“两基”工作先进县、四川省“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称号。

□钟小晴 周仁树 杨树红/文 包晓东/图

新闻推荐

四川纸企近年来纷纷关停限产数量不及高峰时的一半大浪

四川纸企近年来纷纷关停限产,数量不及高峰时的一半;大浪淘沙之后,若能对自身、对产品重新定位,将是纸企重新崛起的一线希望深阅读又亏了!6月15日,宜宾市高县罗场镇宝塔路的尽头,华盛纸业有限公司的厂房...

南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溪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