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牵挂乡间万千读书娃

四川日报 2013-09-09 15:30 大字

面对“穷省办大教育”的实际,省委省政府把农村教育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强力推进

□本报记者 江芸涵

9月5日,通江县麻石小学二年级二班教室里,语文老师王益书熟练使用电子白板教学,屏幕上的图案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通江县去年被确定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县后,共有5所学校安装了优课设备,老师们还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专题培训。

最大的民生是教育。面对“穷省办大教育”的实际,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把农村教育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强力推进。

“均衡”春风劲吹

农村孩子有学上、上好学

[切片]

宜宾市南溪区丽雅前进小学,学生们每周都要在科学创意室里搞“创作”。这所两年前建成的小学,千兆校园网络、演播中心、美术室、舞蹈室、劳动技能操作实验室、数字化教室等一应俱全。

[全景]

省委、省政府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战略性任务,突出乡村学校、薄弱学校建设两个重点,抓住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育质量、扶弱助学4个关键环节,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资源向贫困、边远、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倾斜,向乡村、薄弱学校倾斜。

以增加财政投入为保障——四川省建立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各地努力落实教育经费分担责任和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加大对经济困难地区义务教育专项支付,对薄弱学校改造采取倾斜政策。目前,省级财政每年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发展农村教育,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增长率高于城市。

以重大项目工程为抓手——2009年启动实施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共投入486亿元用于校舍建设,2009年排查鉴定的D级危房已全部消除;三年灾后重建,灾区8298所学校办学条件发生巨变;2010-2012年,实施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全省共安排资金74.4亿元,其中教学装备类项目资金32.1亿元,校舍改造类项目资金42.3亿元。

无论贫富,都能上学。从2006年起,由各级政府安排专门资金,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贫困家庭学生书本费,补助家庭困难学生寄宿生活费;2007年秋季起,将免费提供教科书扩大到所有农村学生。2007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将“教育资助行动”列入“十大惠民行动”,纳入对地方政府的目标考核。

有学上,还要上好学。全省通过推进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以农村学校为重点,加大图书仪器设备和学生生活设施建设。

民生春雨滋润

“牛奶+N”变“小伙房”供餐

[切片]

开学第一天,万源市八台学校的食堂投入使用,热气腾腾的分餐台边,孩子们热切盼望着开学第一餐。今年秋季,万源有21所学校由“牛奶+N”供餐模式变更为“小伙房”供餐模式,全市“小伙房”供餐模式学校达到211所。

[全景]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省委、省政府牵挂万千读书郎,着力解决老百姓最急最盼的难题。今年新增的八项民生改善事项中,有四项关系民族地区、农村地区教育。

因为这份牵挂,山里孩子的上学路更安全。今年初,《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实施意见》出台,规定四川省农村小学低、中年级学生上学单程不超过1.5公里,人口稀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应保留或设置教学点。

宣汉县龙泉乡恢复了4所边远山区教学点,高山村的王喜灯再不用走两个多小时山路上学了。2013年到2015年,宣汉县每年将投入300万元,用于恢复和改善15个边远山区村小或村小教学点。

(下转03版)

新闻推荐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

11月13日,在宜宾市临港开发区消防大队营区里,50多名“迷彩服”正在练水带操。尽管寒风猎猎,但每个人都满头大汗,训练一丝不苟。没有人想到的是,他们全都是非现役消防兵。他们有个特别而共同的名字——...

南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溪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