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贫困户中的“牛人” ——筠连县镇舟镇云岭村贫困户杨全兴的“牛人”之路

宜宾日报 2016-10-21 00:00 大字

[摘要]——筠连县镇舟镇云岭村贫困户杨全兴的“牛人”之路

□本报记者 罗友莉

10月初,在距筠连县城45公里,海拔400—800米左右的镇舟镇云岭村已经能感受冬天的气息,除了寒冷,还有冬天所特有的空寂。

今年54岁的贫困户杨全兴一如既往地忙着和他的“朋友”们在云岭村的山涧里“斗智斗勇”。他的这群“朋友”就是10余头能繁母牛。

“母牛不能圈养,要放养,不然品质不好。”杨全兴所信奉的养牛准则也使得他每天从早到晚都要关心放养在外的牛群,“早上从牛棚放出去,快天黑了就将分散在山涧各处的母牛们聚在一起,送回牛棚,不过分散的距离太远,要到处找、到处喊,把它们逗出来。”杨全兴说起自家的牛群,并未因不好管理而有丝毫的埋怨,反而透露出一位农民的自豪。

而这样的自豪在2012年至2014年年尾的时间轴中,杨全兴几乎没有一刻有过。2012年,杨全兴因为心肌梗塞做了支架手术,2012年至2013年,他住院次数达11次,前前后后花费了10多万元,“这笔钱对我们来说属于天文数字。”杨全兴走在山涧中,追赶着牛群,并向记者吐露着当时住院、手术、术后调养等所带来的沉重负担,“觉得整个家都垮了,真的就是穷了……”

“杨涛,那边还有牛,快去看看。”喘着大气的杨全兴脸色显得十分难看,朝着20余米远的孙子杨涛喊话,让孙子赶快去看看另外一处还在悠闲吃草的2头牛。由于做过手术,杨全兴的身体不算好,稍微劳累一点就会大口大口地喘气,提不上劲儿,自小懂事的杨涛便在放学后和节假日与杨全兴一起放牛,并主要承担了傍晚找牛送回牛棚的任务。

“我读小学4年级了,我想给爷爷娘娘(奶奶)做点事……”今年10岁的杨涛自知家里情况,在同杨全兴放牛之余,还帮忙照顾学前班的弟弟,在这个四口之家里,“穷人孩子早当家”被诠释地淋漓尽致。

从山涧各处找牛到赶牛回家,俩爷孙用了1个多小时,当把10余头牛送回牛棚拴好,杨全兴的妻子何金德背着一背篼红薯藤也回到了家,“喂猪喂牛都可以。”何金德告诉记者,今年已经卖出了17头猪仔,有15000元左右的收入,放在两年前,这样的收入是不敢想的,“前两年,他(杨全兴)要养病,必须照顾,没精力去喂猪养牛,幸好帮扶人一直给我们做工作,2014年底我们才开始有信心发展。”

从去年买进6头母牛开始,陆陆续续又增添到了现在的13头牛,杨全兴把这群牛当成了宝贝。“我们现在没有要卖的打算,母牛本身就长得慢,想等他们下了崽,卖崽子,也可以自己养,把养殖规模扩大。”杨全兴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的倦色已不再,“我们受了培训,养了那么久的猪牛,有技术,工钱肯定能挣起来的,心头有底。而且我们家还种了200根李子树苗,过两年就能见成效,日子会越来越好。”

决心发展种养殖、参加各类种养殖培训、不断向镇畜牧水产站以及县畜牧水产局电话咨询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养殖见成效……杨全兴和何金德通过种养殖“断穷根”的脱贫路越走越顺,成了当地贫困户中的“牛人”。

新闻推荐

王宁在筠连县蹲点调研督导脱贫攻坚工作时强调 “六个方面”再下功夫 确保完成今年目标任务 刘中伯陪同调研督导王一宏李恩华参加调研督导

刘中伯陪同调研督导王一宏李恩华参加调研督导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