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梯次推进 全域覆盖 产村相融建设“美丽乡村先行区”

四川经济日报 2015-10-15 00:26 大字

□ 王萍

近年来,筠连县牢固树立产村相融理念,紧扣“一个取向,三大提升”目标,大力弘扬“春风精神”,深入推广“春风经验”,按照“点、线、片、面”的空间布局和“提升区、打造区、培育区”的梯次结构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致力建设“产业生态美、新村自然美、社会和谐美、农民幸福美”的“美丽乡村先行区”,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连续三年被表彰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一、坚持“四化联动”,构建“美丽乡村先行区”产业体系

一是区域布局,连片化发展。按照“浅丘区重点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深丘区重点发展生态经济林,山区重点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的总体布局,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以省、市、县示范片建设为推手,着力打造生态观光、规模种养、现代烟叶“三大环线”,带动“5·20”特色产业连片发展,全县茶叶面积已达16.5万亩,烤烟轮作面积达10万亩(年收购烤烟8万担以上),生态经济林达17.6万亩,牛羊存出栏达14.6万头,20万亩生态观光区全面建成。二是利益联结,规模化经营。在塘坝乡探索建立农业信托公司,由政府注入资金,开展土地流转整理招商、农业融资抵押担保等服务,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目前已引进4家业主,总投资2.2亿元开发5360亩土地,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在高坪、蒿坝等烤烟乡镇依托苗岭烟叶合作社,探索推行国有资产转化发展新模式,即烟草部门将价值5400多万元的国有资产转交合作社经营,由合作社向烟农提供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等全程技术指导服务,推动烤烟连片发展。通过利益联结机制的探索创新,充分发挥147个专合组织、24家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全县已初步建成银星万亩生态茶园、白花万亩核桃、大雪山万亩生态林竹、蒿坝—高坪万亩优质烟叶、联络—五丰—向阳万头肉牛等核心示范区。三是园区聚集,标准化生产。按照“区域集中、企业集群、产业集聚”的总体要求,规划建设总面积6.3平方公里的海瀛农产品加工园区。目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3.76亿元,已入驻醒世茶业、双星茶业、好牛旺等13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即将入驻青蒿素加工、红军源竹加工等4家企业。四是市场驱动,品牌化打造。出台扶持政策,对获得国家级和省级驰名商标、名牌称号的产品,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市级的龙头企业和示范专合组织给予相应奖励,鼓励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等经营主体加强自主创新和品牌打造。目前,筠连红茶、筠连苦丁茶、醒世、双星、好牛旺等品牌打造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双星公司今年已出口创汇215万美元,预计全年出口创汇300万美元。

二、坚持“四式推动”,打造“美丽乡村先行区”特色新村

一是以奖代补,竞争式建设。无论是省级新村建设,还是县上规划的新村项目,均采取自愿申报、专家评审的方式进行竞争式遴选。对遴选出的竞争式发展新村,县财政每年安排3000余万元资金,在基础设施、风貌整治、农房改造等方面给予以奖代补,充分发挥补助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效力。如大雪山镇安乐村的竞争式新村建设,县上仅投入60万元奖补资金,就带动全村投工投劳投资1200余万元,村容村貌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二是以旧建新,改造式提升。根据已经形成的自然村落,尊重群众意愿,走“旧村建新村、改造式提升”的路子,实现新村建设“投入较少、推进较快、群众称好”的目标。去年以来,我们采取“以旧建新”的方式,成功打造了腾达镇龙塘“生态茶园农家”、塘坝乡幸福“在水一方”、团林乡杉新“苗家村寨”和蒿坝镇高桥“汉室小寨”等聚居点,农户花2万元左右就可以住上环境优美舒适的新房。三是以城带乡,配套式服务。突出城乡统筹,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向乡镇、村社延伸。近三年来,以断头路、通村路、产业路、便民路建设为重点,着力构建通畅便捷的“路网”,累计建成农村公路1820公里、便民路1780公里;以水库、山坪塘、渠系配套及饮用水管网为重点,着力构建保障有力的“水网”,新增灌溉面积3.67万亩,解决农村安全饮水12.45万人;以输变电站建设、农网升级改造为重点,着力构建城乡同价的“电网”,新建变电站11座,农网升级改造81个村。与此同时,医疗卫生室、农家服务中心、幼儿园、农贸市场等配套建设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正在形成。四是以民为本,自主式管理。坚持项目民选、民建、民监的原则,凡是涉及项目建设的所有资金,在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公示,做到项目建设由群众参与、建设过程由群众监督、建设效果由群众评判。探索新村管护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村民组织自治功能,切实解决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如春风村建立环境卫生管护“村民出钱、村民管理、村民考核”自我约束机制,实现了生活垃圾“户集、组收、村运”无害化处理。

三、坚持“四融互动”,培育“美丽乡村先行区”新型业态

一是主体共力,企业与农户相融。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农民主体”市场化运作模式,引进企业全过程参与产业发展、新村建设、景点打造和农民培训,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如塘坝乡引进陕西翰阳集团,建设万亩生态茶园和木浪晓晴、白鹤仙居、银杏山庄、幸福人家等特色聚居点,打造千鸟归林、田园农家、马帮营地、山涧水寨、风情古驿等旅游景点,帮助培训新型职业化农民,带动农民向市场主体文明大提升。目前,该公司正加快打造4A级中国“云上石漠·春风花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和4A级塘坝乡清溪沟茶文化生态观光园区,仅今年上半年就吸引省外游客达1.5万人次,拉动全县实现旅游总收入2.15亿元。二是形态共生,新村与产业相融。一方面,加快发展“5·20”特色产业体系,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夯实乡村旅游本底,有力推动基地向绿色产业文明大提升。另一方面,在立体循环种养中科学布局新村(聚居点),抓好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景色优美、功能完善、独具魅力的人居环境,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农家乐,推进特色新村向业态文明大提升。重点规划建设总投资达14.26亿元的生态茶叶和现代烟叶与生态林竹两个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力争到2015年,示范片烤烟、茶叶、林竹等特色产业发展到16万亩,新改建聚居点82个,建成4个新农村综合体,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639元。目前,示范片建设已投入3.5亿元,新改建聚居点28个,新改建农房1358户;发展烤烟2.24万亩、茶叶4.5万亩、林竹5.1万亩。截至7月底,示范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682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通过示范片的辐射带动,全县已打造形成春风综合体、幸福综合体2个产村相融的美丽乡村示范片和雪山村、共和村、银星村、棬坪村等9个特色业态示范村。三是特色共存,文化与生态相融。坚持把整个农村作为景区来建设、把每个村庄作为景点来打造,注重将文化元素融入自然生态和新村建设中,促进生态景观与历史背景、自然山水与人文风情有机结合。如塘坝乡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充分挖掘“一步三千年”的秦五尺道文化、茶马古道文化、“三圣岩”古寺文化、源远流长的古朴老街文化、令人惊叹的非遗“高杆狮子”文化、丰富多彩的僰苗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大力传承川、滇、黔特色饮食文化,采茶、制茶、泡茶、品茶等茶文化,康体保健等养生文化,以及精品主题店、酒吧、咖啡厅等现代文化,实现了文态与生态的相融互动、相得益彰。四是文明共建,民富与人美相融。学习推广春风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735”(7个文化阵地、3支队伍、5项活动)工程,坚持“文化”与“物质”齐抓,突出“民富”与“人美”相融,在经营生态环境、发展新型业态、增强经济实力的基础上,注重富德并重,推动阵地共建共享、队伍自建自强、活动常办常新,全面提升农民文化道德素养,促进农民走上“经济自强—精神自信—行动自觉”的奋进之路。

(作者系筠连县委书记、四川省优秀干部人才递进培养计划第五期培训班学员)

新闻推荐

筠连发生煤矿瓦斯事故 4人遇难

11月27日上午10时许,筠连县永兴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发生一起瓦斯事故。当班入井登记人员19人,6人安全升井,4人死亡,2人中毒入院治疗,7人入院观察。接到事故报告后,筠连县政府迅速启动矿山事故应急预案,第一...

筠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筠连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