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吃饱 更要吃好 看宜宾市如何保障粮食种植“量质齐升”

宜宾日报 2020-05-07 00:52 大字

△江安县共同村大春机插任务基本完成,工人们正在补栽补种。△农户正在专合社打米。△南溪区长兴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已进入尾声。罗平 摄△农机专合社工人正在帮助外出务工人员栽插水稻。(资料图)

□本报记者 秦莉萍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确保粮食安全和有效供给,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使命。

宜宾是粮食生产大市,全市10个县(区)中7个为全国产粮大县。大春粮食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九成以上。2020年宜宾市粮食生产目标是:全市粮食计划种植面积630万亩,扩种面积为9万亩,总产量稳定在250万吨以上,粮食自给率近七成。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之下,如何保障宜宾市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显得更加重要。

雨生百谷,谷雨过后,各地渐次进入大春移栽高峰。当前全市各地大春生产情况如何?近日,记者前往江安县、南溪区、翠屏区等地了解情况。

代耕代种稳产量

4月27日,江安县夕佳山镇蟠龙社区新安村, 稻田内新芽吐绿,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

在村民李金华家水田里,江安县农机农民专合社的工人们正在进行水稻秧苗的补栽补种。

江安县农机农民专合社共有旋耕机13台,插秧机9台。机械化使用大大提高春耕效率,早在4月中旬,专合社就完成自家1700亩水田的机插任务。这两天,他们正抢抓农时,忙着为邻近几个村的400余亩水田“代耕”。

李金华与妻子常年在厦门务工,家中只有70多岁的母亲和两个10岁左右的孩子。由于缺乏劳动力,他家3亩土地,基本处于半撂荒状态。

将3亩水田交给专合社代耕,代耕费每年600元,李金华觉得很划算, “一亩水稻大概收入1000元左右,把土地交出去代耕,老人在家不用那么劳累,多少还有些收入。”

除了外出务工家庭,江安县农机农民专合社也为缺乏劳动力的贫困农户提供服务。石马村的陈吉德身患残疾,在与该专合社签定代耕协议后,旋耕机、插秧机开进他家的10余亩水田……

据了解,夕佳山镇共有农村劳动力4万余人,外出务工率为51%。为了避免这部分人的土地撂荒,确保应种尽种。大春生产之前,由县农服务中心牵线,江安县农机农民专合社为其实施代耕代种。

据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宜宾市共有大大小小农机专合社43个,今年宜宾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到55.5%,较去年增加近4个百分点。

今春以来,全市各县(区)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根据种植任务和撂荒地复耕需要,对接社会化主体实施“代耕代种”,推动土地应耕尽耕,应种尽种。

同时,为确保宜宾市大春生产期间农机设备的正常运行,宜宾市农机研究、推广、服务机构及各级农机经营、服务企业共派出农机维修人员5700人次,对全市农机具、提灌设施等开展排查、维修、保养和农机化服务。

除此之外,各县(区)还组织基层党组织党员和志愿者成立助耕队,为贫困户、劳弱户提供必要的帮助,确保家家户户抢战春耕,不误农时。

技术上门提质量

4月24日,一场春雨过后,翠屏区李端镇最南端,海拔较高的其林村,也迎来了今年大春生产的首次插秧。按照农业推广专家建议,该村1000多亩土地,全部使用“宽窄行”栽种国标二级优质稻——“德优427”。

“宽窄行种植,光照吸收好,方便制虫、除草,种出来的水稻颗粒更饱满。”其林村支书李兴平告诉记者,精耕细作之下,“德优427”每亩至少比常规稻多收入400元左右,去年仅水稻,全村就增收40余万元。

按照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精神,今年宜宾市将继续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种粮大户补贴、稻谷补贴种植政策、轮作休耕土地利用补贴等重大粮食补贴政策。

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全市在稳定粮食总量的同时,继续推行“稳稻增薯、调玉扩粱”产业导向,加速发展酿酒专用粮、富硒优质粮等区域性特色粮油产品。其中,计划推广国标二级优质稻128万亩,进一步提高本地粮食的品质。

李兴平告诉记者,2月底, 区上农技部门就免费把谷种和化肥送到农户家门口,并召开培训会现场讲解优质水稻的种植技术。

针对今年的特殊情况,各县(区)在利用微信、QQ等网络媒体同步开展技术培训和政策解读的同时,市、县(区)组织党员(专家)突击队员1000余人, 实行分片包干,抓好大春作物集中育秧、机播机插、科学施肥,特别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等生产技术培训指导。

“我们种的水稻颗粒大,煮饭好吃,今年我要多种些来卖。”袁光敏是其林村的种粮户之一。有了好政策,又有好种子和好技术,在丈夫外出务工后,今年袁光敏独自做了一个决定:将外出务工的邻居李贵华家的3亩多地“拿下”,全部种上“德优427”。

为此,袁光敏算过一笔账:谷种、化肥免费,按去年亩产量1100斤计算,除去请工人的费用,再加上各项综合性补贴,5亩地每年要收入4000多元。

高标准农田扩面积

4月26日,南溪区长兴镇红德村与水口村,220亩高标农田建设已经接近尾声,再过几天,这些农田将种上水稻和高粱。

据悉,宜宾计划在2020年扩种粮食面积9万亩,扩种面积居全省第二位。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扩大种植面积的重要抓手。”据介绍,去冬以来,全市投入资金5.76亿元,全力以赴实施2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居全省前列。

与此同时,今年,宜宾市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387.87万亩,以“本地化、专用化、有机化、产新化”为方向,突出抓好翠屏区、南溪区、江安县、长宁县4个产业园区和“环长江”20万亩示范区建设。

位于南溪区产业园区的南溪区驻龙种植养殖专合社,共有流转土地194亩,其中高标准农田175亩,占流转土地的90%以上。

“准备再流转20亩,用于水稻种植。种得多就赚得多,对专合社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在该专合社法人尹林见看来,改良后的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土壤肥沃、灌溉方便,还可油菜和水稻轮作,产量肯定会比普通农田高出一大截。

“更重要的是,方便机械化耕作,大大减少人工成本。”尹林见告诉记者,从播种到收割,假如全部使用机械化操作,每亩地至少可以减少人工成本400元。

为提高像尹林见这样的适度规模经营户的种粮积极性,推动宜宾市粮食高效化种植,宜宾市还将逐一帮助种植大户同保护价托市收购网点、粮油加工企业、白酒生产企业及酿酒专用粮收储企业对接,畅通销售渠道,保障粮食不愁卖。

春光无限好,做好春耕春播,才有秋实秋收,硕果累累。截至4月23日,全市已完全大春水稻栽播159.5万亩,占计划的68.6%;栽种玉米167.7万亩,占计划的88.5%;高粱36.7万亩,占计划的69.9%,栽种进度比去年提前3—5天。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 秦莉萍 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建设幸福美丽新村

新闻推荐

大井镇 党员干部齐心聚力助农抢收

本报讯(陈宗碧张萍文/图)为让党员干部在群众中受教育,在实践中得锻炼。4月26日,江安县大井镇党委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开展“...

江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江安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