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王石达开鏖战在川南(上)
茫茫竹海。长宁县委宣传部供图
石达开罗乐 绘城垛修在山岩间。李贵平摄
陡峭的天宝寨。李贵平摄
□蒋蓝
为在四川建立新根据地,太平天国威名赫赫的翼王石达开曾七次攻入四川,胜少负多,且以在宜宾县展开的横江大战最为惨烈。
新兵太多,战斗力顿减,石达开不得不向四川西南方向的山区迂回。这展示了他用兵的特点,那就是漂浮不定,神出鬼没,昼夜行军上百里简直是家常便饭,这得力于太平军的体能优势。太平军都有一双比铁板还要耐磨的光脚板,练就的方法是脚板起了血泡,再用刀放血,如此多次以后练出来的士兵,一脚全是硬茧,寻常蒺藜、硬刺根本伤不了他们。可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未必放之四海皆准,光脚板的确比钢铁更皮实。
一
挥刀迎敌
1862年6月19日,重庆镇总兵唐友耕、唐迥等部与太平军激战于宜宾长宁县营村口、竹洞水等地。唐友耕被围困在安宁桥,清军增援,与石达开展开拉锯战。7月2日,石达开集中五路兵马,在香炉山、玉皇场、新堡漕、洞底沟一线血战胶着,战事越发不明朗。
《唐公年谱》记载了一条所有史家均未留意的战况:唐友耕率部驻扎在如今属于江安县的梅桥坝,此地原名“梅花镇”,即现在的红桥镇。淯水河从梅花镇经长宁县、江安县汇入长江,河流、山林与漫天竹海构成了本地最大景观。石达开大军从营村口、竹洞水山沟里迂回前进。见翼王兵马太多,但山道狭窄,摆不开战场。面对数十倍于自己的太平军,唐友耕孤注一掷发动袭击。他明白擒贼先擒王的道理,突然看到一顶黄色伞盖,在修篁之间分外抢眼。他明白,那是石达开!石达开的卫队有几百名武功高手,但山路狭窄,一般是4人一排,个别地方仅容2人列队前进。这就是说,石达开也必须走在队列里,前后固然人多,但左右防卫就薄弱了。唐友耕看准了这一点,他像埋伏已久的蛇,突然暴起!
他的长矛比蛇更快,突然刺倒两个翼王警卫,唐友耕竟然冲入卫队!猝不及防的石达开挥刀迎敌。这是两人的第二次见面,也是历史性地第一次迎面交手。
冷兵器时代的交手是在电光石火之间分出高下的:刀在铁杆长矛上格出一串火星,翼王晃身再砍。唐友耕右臂以下被翼王愤怒的马刀砍出一条大口,但他的槊矛直走下盘,刺伤了翼王的大腿!这是死命的一击,彼此立即退开,卫士们蜂拥而上。
二
难分高下
石达开本为一代武术家,这在很多史料里均有记载。民间流传着他挥拳碎碑的美谈:“道光中,石达开游衡阳,以拳术教授子弟数百人。其拳术,高曰弓箭装,低曰悬狮装,九面应敌。每决斗,矗立敌前,骈五指,蔽其眼,即反跳百步外,俟敌踵至,疾转踢其腹脐下。如敌劲,则数转环踢之,敌随足飞起,跌出数丈外,甚至跌出数十丈外者,曰连环鸳鸯步。少林寺,武当山两派所无也。教授于右寺中,前憧有丰碑,高二丈,厚三尺。一日将远去,酒后,言:‘吾门以陈邦森为最能,应一一较艺。吾身紧贴碑,任汝击三拳;吾还击汝,亦各之。’邦森拳石,石腹软如绵,邦森拳如著碑,拳启而腹平。石还击邦森,邦森知不可敌,侧身避,碑裂为数段。”(徐珂辑《清稗类钞》第六册“技勇类”)
由此可见石达开武功之高深,显然不属纯外家一脉,他走的是内家的路子。即便如此,仓促之间他与唐友耕只打了一个平手。
如今可以考证的是,江安县境内之梅桥镇附近,有一座山形状似钟的金钟山,俗名“金钟扑地”,石达开与唐友耕所率清军激战于金钟山和隔江相望的梅岭堡。而红桥镇位于两山之间,原有一座石桥连接两岸,近年在悬崖峭壁间修建了玉梅公路大桥。靠金钟山一侧是兴文县之玉屏镇,靠梅岭堡一侧为江安县的红桥镇,相持数日,因清军大队援军赶到,石达开不得不下令向兴文、叙永方向撤退,放弃了从江安、叙州府(今宜宾)一带渡江占领全川的计划。
从《唐公年谱》记载来看,这一次唐友耕与石达开的交战情况,自然是唐友耕后来向儿子们的夫子自道,我至今无法判断这个“孤证”的可靠性。但唐友耕的确受伤,而且伤势严重,却可以得到佐证。唐友耕的槊矛,深深激怒了石达开。他发誓,非宰杀此人不可。他下令群攻人数不多的官军。
三
神蛙接续
如今,在宜宾国家级风景名胜“蜀南竹海”的万顷翠竹深处,有关两军大战的遗迹甚多。“蜀南竹海”在明朝以降均被当地人称作“万岭箐”,云海茫茫掩映下的天宝寨、白果坪城垒、翼王桥等等,而观云亭尤其特殊,成为唐友耕命悬一线的遗留。其中有一个小地名叫“轿子石”,位于万岭小桥沿公路往东3公里处。清军在山下官兴场被翼王战败,唐友耕再负重伤,已经无法骑马。他坐轿至此,太平军紧逼不舍,他只好弃轿落荒而逃,丢弃的轿子就变成今天路中央的大石,得名“轿子石”。这样的传闻史料自然不载,但从民国年间即在本地流传,可信度极高。观云亭四周丹壁千仞,临岩而立,浓云相聚,云海翻腾,可以遥想当年的惨烈战事。
我在江安、纳溪、长宁等地走访中,记录了很多与竹子有关的罕见传闻。在竹海阴壑虚崖之下,往往蛰伏着一种小青蛙,前有两足,后肢与尾巴连为一体,尾巴与后肢长于身体,很像三足蟾蜍。小青蛙在竹林间闪展腾挪,发出得意的叫声,快如鬼魅。这种蛙,当地山民称之为“竹飙”。它们在破竹积水中生卵育子,山民利用细密的落网进行捕捉,捣为金疮药,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应该说此言不虚。晚清文人丁治棠《仕隐斋涉笔》记载说:“蜀山多竹,凡阴壑虚崖野竹丛生处,产物如小蛙,前二足,后连尾共一足,尾足长倍身,肖三足蟾。跳踉竹间,便捷如飞。食蚊蚋小物,声如卖花鼓,名竹飙。在破竹积水中,生卵育子。捕者蒙以网,如罗雀然。得之,捣为金疮药,最有效。”
但丁治棠混淆了蛙与蛇的名字,张冠李戴。采访中老乡对我说,这种竹间的脆蛇,就叫“竹飙”,比“琴蛙”更为金贵,不但可以痊愈刀枪伤,而且可以续接手脚断骨,但是已经多年不见,想来怕是绝种了。身受重伤的唐友耕,大概不会拒绝这神奇的“竹飙”与“琴蛙”吧。
四
挥师纳溪
进入四川的太平军除了石达开率领的中军,赖裕新的前锋营与王姑率领的女营也分成多股部队,在宜宾、泸州多地出没,一在于扰乱官军视野,二在于化整为零,便于解决粮食、药品的供给。江安县红桥一战之后,官军与太平军彼此伤亡很大。谁能料到,就在这喘气的时节,退至贵州北部的翼王突然挥师进入到兴文、纳溪境内,寻找横渡天堑长江、直捣成都的理想之地。
其实,一早风闻翼王石达开进入宜宾、泸州之境,地震一般撼动当地。纳溪民众早早就开始了行动。
地处偏荒的上马镇财主绅粮慌忙组织起来,自我捍卫。他们扩建了易守难攻的八角仓古寨,加固寨门、城墙,招兵买马,甚至在寨里供奉起武圣关公,渴望予以护佑,神龛上凿刻着“抛刀成佛”四字,左侧书“义气贯乾坤”,右侧书“精忠充日月”。这样的行为在晚清四川诸多城镇均有。
据《纳溪县志》记载:“清同治元年(1862)农历四月十二日,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部数万人,从贵州仁怀经合江九支方向进入纳溪区打古乡境内。4月25日,又一支太平军数万人进驻打鼓(古),五月初转战白鹤(合)、叙蓬溪,大洲驿,向江安县进发,沿途大败官兵。……富室巨户,均逃避山岩。”
同月,翼王石达开曾率太平军转战路经叙蓬溪(现名护国镇,也叫叙蓬场),在打鼓场留有“古石太平”等摩崖遗迹。
而坐落于风吹岭下、永宁河东岸的大码头古镇乐道,更是陷入惶惶不安的氛围中,密密麻麻的吊脚楼似乎摇晃起来了。这里上通江门、叙永、古宋,下走纳溪、泸州;五尺官道走登山场、文昌宫、大里岩,直达贵州。当地记载指出,当时并无乐道地名。本地忠厚团豪绅游恒仁倡议,在大里村各岩口险要处修筑寨门,以抵御太平军。按有粮出粮、有力出力原则,确定在大里村各岩口险要处,修筑寨门48道,即太乙门、南极门、清心门、忠孝门、广德门、万全门、上天门、全福门等。武官来后,得到乡人的爱戴,大家都尊称武官为“将军”。在“将军”的主持下,修了三条马道子,一条在今乐道场下街,一条在今观音村,一条在今将军村。“将军”看到永宁河上船只穿梭,商贸频繁,常有船只停泊,船工商人生活不便。“将军”动员“瘟猪拐”的十几间草店子,迁到现在的乐道子上街,同时增添了几间饮食、客栈铺子,方便来往的商贾、行人,逐步形成一个小场,命名为“兴隆场”。寨门尚未全部竣工,忠于职守的“将军”因病身故,葬于金龙庙旁,现将军坟尚存。乡里人为了纪念这位“将军”,根据他在早上和闲暇时,喜欢在马道子上快乐的跑马的习惯,遂将兴隆场改称为“乐道子”。
从这些记载里,似乎没有看到热烈的“箪食壶浆”的场景。可以发现历史从来就是沿两条叙事言路而分野的:一是正史,一是民间史。正是在它们的绞缠与分野里,我们方可企近真相。
新闻推荐
网棚里满地雪白的竹荪蛋、满山的柑桔树挂满了花蕾、连片大棚里草莓鲜嫩诱人……近日,笔者一行走进江安县铁清...
江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江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