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旭:江安民间文化的守护者
名家档案
马旭,宜宾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安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30多年来,他步履田野山林,发掘和守护着家乡这片民间文化沃土,被人称为民间文化“土专家”;
30多年来,他斗室伏案笔耕,搜集整理家乡的民间文学,被群众誉为江安民俗文化的“活典籍”。
他就是江安县民间文艺协会副主席———马旭。
深入田野山林
发现“竹公神像”
1988年10月19日,位于江安县城东南25公里的四川省夕佳山民俗博物馆正式开馆,这座集中国民间建筑史、民间艺术史、民间风俗史和川南社会史于一体的民俗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受到中外游客的关注,其中镇馆之宝“竹公神像”更是被游客津津乐道。
马旭,“竹公神像”的发现者之一。夕佳山民俗博物馆开馆前夕,马旭已经在此工作五年多,期间主要负责夕佳山古民居开放初期安全和征集文物与民俗实物工作。而“竹公神像”仅是马旭跑遍江安乡村角落,征集而来的1400余件文物与民俗实物中的一件。
“面慈目善、坐姿端正,高0.77米,须发如竹根,脸部有轻微的刀痕,前方刻有“竹公神像位”五字,其年代为“大明正德十三年”,即公元1519年。”事过32年,马旭清楚地记得,1987年,自己和时任江安县文化局局长王显友在留耕镇境内观音庵遗址里发现,并征集了这尊“竹公神像”。
在马旭看来,江安盛产竹子,当地竹工艺古已有之。“竹公神像”手持一根“竹如意”,象征着“竹报平安”,这说明600年前的江安竹工艺在当地已经成熟,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而从事竹工艺的竹篾匠人们有共同的信仰和习俗,有共同崇拜的祖师偶像———竹公,他们祈求竹公赐福,让他们能靠这万杆翠竹,施展千般手艺,从而构成了江安竹文化、竹工艺至今长盛不衰的现象。
今年60岁的马旭并非文物专家,他出生于农村家庭,曾当过代课老师,在部队任过文书,回乡学过木匠、卖过春联、编过篾席、游乡照相,后在仁和乡从事乡文化专干30余年。期间被借调到江安文化局,参与了江安国立剧专纪念馆资料展室拟建,夕佳山古民居初期日常工作,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以及“川南民俗博物馆”文物与民俗实物征集工作。为学习文物专业知识,马旭曾先后在四川大学、重庆历史学院受教于童恩正、赵殿增、王十朋、李显文等著名教授。
在30余年的乡村文化专干工作和文物普查保护生涯中,马旭在家乡的丛林荆棘中奔走,无店可住歇农户、大路不走穿小路。他见老人就问,见碑刻就抄,见家谱就查,见奇事就追,见民歌就学……他徒步踏遍了江安的山山水水,走访了偏僻边远的乡间田头,被当地群众们称作是江安民俗文化“土专家”。
“江安自然、人文景观丰富,历史古迹遗址众多,大量的文物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文化信息。”马旭说,“其实,保护文物就是在保护民间文化。”
搜集民间文学
守护民间文化
1986年,全国开展包括民间故事、民间歌谣和民间谚语的“民间文学三集成”的普查工作,马旭也参与了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工作,并对民间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江安,茶馆是老百姓摆龙门阵的地方,人们常常将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和民间谚语作为“摆龙门阵“的资源。马旭根据从茶馆获取的信息,白天提着录音机下乡寻访民间艺人,晚上反复听录音伏案笔耕,搜集整理家乡的民间文学,写下了厚厚的三本民间文学记录。
在江安,经典的民间传说很多。如“漏仓子”自然景观曾有石隙顶缝中白米漏下以济饥民,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游历百竹海……马旭说:“江安既是长江文化的堆积,又是巴蜀文化的荟萃、更是历史上多民族南迁过境文化的融合,许多厚重而珍贵的文化内涵,就散落在丰富的民间文学与民俗风情之中。”
“好久没有唱山歌,喉咙里头堵一砣;今天开口唱个够,唱平高山唱断河。”古往今来,民间歌谣江安传唱不息,其题材广泛,曲调悠远绵长,词意幽默生动。
“江安的民间歌谣的调式,以地方“打锣腔”为基调,根据内容与场景的不同,也可转折腔调。内容除了相对固定的反映生产、生活、情爱、叙事、酬神、寓物、立志等形态而外,多数是靠歌者的自由发挥,即眼睛看到、心中想到就唱出口来,也就是‘见子打子’。”马旭发现,这些民间歌谣是自发的歌唱,特别是农闲时节,随处可闻山歌缭绕与呼应之韵,既自娱自乐的即兴创作,也是意蕴浑厚的民间文学奇葩。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简短用语,在马旭看来,江安的谚语一般比较顺口协韵,通俗易懂,语境声腔,诙谐幽默;喻物寓意,形象生动,涵盖着地域文化中百姓对生活美好愿景的质朴厚道与机巧智慧。
“在江安,凡是以说媒为业的中、老年妇女,都叫“媒转转”;遇上是非争执的事情,双方当事人就要各自找‘说客’进行调和,调解成功后,当事人双方及‘说客’等人聚上一餐,聚餐的费用,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平摊,也可以由一方承担,这就叫‘吃角食’;而‘转头酒’就是几个同路人办完事后找茶馆坐下,先由一人开头叫上一碗烧酒,转着喝完之后再依次买酒,直至最后一位所打的酒喝完之后,便皆大欢喜地离坐各自归家。”马旭解释说,“转头酒”,其实就是指喝没有下酒菜的酒,而这种喝酒形式,又被百姓叫做“寡二两”,图的是忙里偷过把酒瘾。
每一个景点都能讲出一个故事,每一首民歌都能道出来龙去脉。如今,马旭已经收集整理民间故事300余个,民间歌谣、民间谚语近千条。
活态传承民艺
宣传景区文化
江安地方曲艺历来兴盛发达,竹质乐器除了传统的笙、箫、笛、二胡、板胡外,还有竹道琴、拍筒琴、竹叶哨、金钱板、莲花闹等种类,但特别引人注目、又被普通百姓所接受的竹制乐器就是仁和乡的“百竹海花号”。
根据地方文化遗存和丰富的口碑佐证,“百竹海花号”是从明代中晚期以后随移民来到仁和乡,在江安县仁和乡的传承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在深山密林、地广人稀的年代,每到年底辞旧迎新之际,仁和居民便以吹奏自制的竹制乐器互祝吉祥。近年来,由于仁和乡境内会吹奏花号的几位老人都已经年逾古稀,传承者寥寥,“百竹海花号”濒临失传。
2018年8月22日,江安县仁和乡首届传统竹花号演奏培训班开班,来自仁和乡各村的25名文艺爱好者参加了为期五天的培训。
“一个老人教3-5个学生,管饭、管学会。”马旭说,“百竹海花号”之所以称为“花”是因为它没有演奏的固定调式和乐谱,全靠演奏者的激情自由发挥。吹奏时,“雾嘟嘟”者则为“号首”,以“雾嘟、雾嘟、雾嘟嘟”为主调,只要有人能一口气吹上36个“嘟嘟务”,就算是花号高手。
“‘百竹海花号’的制作也体现了底蕴深厚的民俗文化,对于研究江安的民间文艺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据马旭介绍,每年腊月至正月之间,多数家庭的青少年,就要看好黄道吉日,选择大利方向,上山砍下一根慈竹,并全枝全叶拉回家中,意取圆满无缺,然后剃枝锯筒做花号。花号管是十二节的代表一年十二个月,若逢润年就多一节;号管上的四道篾箍代表四季,如是八道篾箍就暗寓八节;哨口也有规则,阳年是单口(即斜口),阴年则是双口;做好后的“花号”必须要干净的水中浸泡一下,这叫“敬水”。
“民间文艺是活态传承,不可复制再生,一切技艺都基于人,弘扬传统民俗文化,保护即将失传的民间文化遗产,是文化工作者的责任所在。”马旭说。
为宣传好仁和镇百竹海景区,马旭搜集整理近40个可供开发的景点详细情况,撰写了12个人文景观文史资料和30余个自然景观的特色介绍,将境内的民间传说、民俗特色、传统民间文艺等等,通过各类外宣平台向外宣传,马旭也多次被江安宣传部评为优秀通讯员。而今,仁和百竹海景区己有10余个景点对外开放,并组建了山歌队、花号队、牛灯队等民间艺术表演团队,游客与日俱增。
2019年7月,在仁和镇文化专干岗位工作了36年的马旭退休了,但他依然忙碌———在民间文艺家协会、诗书画研究会、作家协会等社团组织活动,还要不时外出拜访民间文艺行家里手与风物传说遗址。
“‘三上’、‘三下’就是退休生活的常态,‘三上’就是在家上电脑整理资料、上餐桌吃饭、上床睡觉;‘三下’就是出门下电梯、下茶馆获取信息、下乡搜集资料。”马旭笑着说:“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没有退休之说,我只想通过自己微薄的努力,把江安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民间文化和民族精神传播出去,以此增强江安的文化记忆和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间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
新闻推荐
晚报讯昨(5)日,由江安县委宣传部、宜宾晚报社、宜宾市报纸副刊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川南城市群办刊研讨会暨川南晚报文化记者...
江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江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