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雪梅: 守信经营 擦亮红桥猪儿粑的金字招牌

宜宾日报 2019-10-08 00:49 大字

□本报记者 陈戎

红桥猪儿粑,是宜宾的名小吃之一,其软糯Q弹、皮薄细腻、香气扑鼻的特点,深受广大食客喜爱。而说起红桥猪儿粑,江安县魏四妹美味食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魏雪梅称得上是“活招牌”,她通过自己10多年的守信经营擦亮了红桥猪儿粑的金字招牌。

1992年,魏雪梅放弃了在江安县红桥镇五里小学当代课教师的工作,开始经商,卖过手机、做过保险销售、经营过货车运输。

2008年8月,魏雪梅回到了江安县红桥镇。看到整个红桥镇没有一家成规模的生产和销售红桥猪儿粑这一宜宾名小吃时,魏雪梅的心里萌生了做猪儿粑生意的想法。

“民间有个说法是‘宜宾有一怪,红桥(江安县)猪儿粑玉屏(兴文县)卖’,我就要打响红桥猪儿粑这张名片,让它在红桥镇传承下去。”魏雪梅说,此后,她开始多方走访,拜师学艺,很快掌握了红桥猪儿粑的制作技巧,并在红桥镇街上开起了店,卖起了猪儿粑。

魏雪梅说,为让红桥猪儿粑从生产、储存到销售形成产业链和一定的规模,她成立了江安县魏四妹美味食品有限公司,并拿出自己所有积蓄并向亲戚借了60多万元,开设了门店,修建了生产厂房和储存冻库,配置了送货车,同时她还申报了商标,并通过了QS认证,将红桥猪儿粑引入超市进行销售。

然而,由于自身的不专业以及对设备的掌握不熟练,刚投产的3吨多猪儿粑因冻库的原因,出现变形等情况,无法售卖。“我们不能让变形的红桥猪儿粑进入市场售卖。虽然损失了近10万元,但也不能给产品和品牌抹黑。” 魏雪梅说。

“要做好一个产品,原材料的选取是关键。我们的食材都经过是精挑细选的。” 魏雪梅说,他们选用的竹笋是当地的楠竹笋,猪肉是本地猪的前夹肉,芽菜用的是宜宾的碎米芽菜,“要从事经营就要守信,这样才能把产业做大。” 魏雪梅这样说,也这样做。

为了提升猪儿粑的品质,打响红桥猪儿粑的品牌,把红桥猪儿粑推向全国。魏雪梅还特意找了著名糕点师傅拜师学习,改良猪儿粑皮质配方。“以前客人只能在店里才能吃到红桥猪儿粑,打包带走口感都变,而现在客人打包带走都不成问题,猪儿粑通过快递可以发往全国各地了,这样在外地也能吃到正宗的红桥猪儿粑。”就这样,红桥猪儿粑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接受,订单也从全国各地向魏雪梅飞来。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去年9月,魏雪梅又投入资金近20万元购进了不少机器设备,有效地增加了猪儿粑的产量。然而,只有80多立方米的冻库也局限了魏雪梅的销售。“冻库小了,就不能储存更多的产品,产品生产多了,储存不当就会导致猪儿粑变形,影响品质。”魏雪梅说,2013年,上海一家集团公司联系她准备订100多万元的猪儿粑作为福利发给员工,但由于冻库小了不能储存这么多猪儿粑,魏雪梅只能放弃了这笔订单。“我们很多大的订单都不敢接,类似上海这样的情况,我们至少放弃了5笔。”魏雪梅说,办企业就要守信经营,签了订单就要保时保质保量将货送到客户手中。

目前,魏雪梅已经成为红桥猪儿粑的第四代非遗传承人,她所创办的江安县魏四妹美味食品有限公司多次被评为四川省质量诚信企业,已在成都、宜宾等地设立了3个红桥猪儿粑专营店,产品远销北京、吉林、湖南等地,年产值达到500多万元。

新闻推荐

在比学赶超中探寻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践行新发展理念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侧记

——践行新发展理念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侧记

江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江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