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国富:倾心雕刻 妙写人生

宜宾晚报 2019-09-19 11:10 大字

名家档案

钟国富,号竹丁,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安竹簧工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民间雕刻艺术家、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2001年,竹雕《竹歌》获第三届中国竹文化节中国竹业博览会金奖;2005年,竹雕《龙凤》获中国(广州)国际竹产业博览会金奖;论文《璀璨夺目的竹簧工艺》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优秀奖;竹雕《四大名楼》《哪吒仙子》获2017“太阳神鸟杯”天府·宝岛工业设计大奖工艺雕塑类金奖;竹雕《四大名楼》在2018年四川省传统工艺创意设计大赛中荣获创意创新二等奖。

竹簧,又叫翻簧,因天然色泽近似象牙,又有“竹象牙”的美誉。江安竹簧工艺是江安竹工艺的总称,包括竹簧、竹筷、竹雕、竹根雕、竹编、竹家具、竹装修七大类,上千个花色品种。

在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有一位竹簧工艺匠人,名叫钟国富。他,集美术家、书法家、雕刻家于一身,将绘画、书法、雕刻艺术运用于竹簧工艺中,犹如竹一般,虚心劲节,坚韧不屈;他,以刀为笔,从老一辈那里继承了江安竹簧工艺技艺,更从先辈那里学到了成为一名工匠应有的执著、坚持,用一生刻画着与竹的故事。

◆漫漫学艺路

钟国富是四川省隆昌县人,自幼喜爱美术,绘画的启蒙老师是隆昌老画家赵嘉祯。

“小学时,自己经常画《三国演义》小人书中的人物和战场。”钟国富说,以至在教科书上、作业本上到处涂鸦,画上那些“英雄形象”,为此经常受到科任老师的怒斥。

小学毕业后,钟国富报考了宜宾地区二轻工业技术学校工艺美术专业,重点学习陶艺、雕塑、服装设计、编织等专业知识。1968年,专业成绩名列前茅的钟国富被分配江安县,先后在江安县铁工厂、县二轻局、县竹工艺厂、江安县文化旅游局工作,师从于四川著名国画大家邱笑秋、篆刻家韩伯华、高甜心学习书法、绘画、篆刻。这期间,钟国富先后登门求教赖银章、顾聚铭、邹海云等江安竹簧工艺老艺人,拜师学艺,并与年轻一代竹簧、竹雕艺人周明伦、廖修权、顾华林、邹先德等人经常在一起切磋技艺,研讨书画竹雕。

“‘十字街头谈故交,千两黄金不卖道’,我的竹簧技艺是喝茶摆龙门阵‘偷学’而来的。”钟国富回忆说,老艺人们都很保守,家传的手艺从不外泄,一般是看不到他们雕刻的过程和工具,于是我和同道好友就经常拜访老艺人,和他们一起喝茶聊天,摆谈竹工艺技术,回家后仔细反复琢磨,才慢慢悟出门道。

◆常与竹对话

一株竹子在脱离大地的时候,往往意味着一段新的生命历程开始。而出色的竹雕艺人,就是竹子灵魂的“摆渡者”。

“每一根竹子都有着每一根竹子独特的生命属性,比如纹理、硬度、年头、造型等等,你要做的只是重新发现它,然后其他剩下的就只是通过刻刀重新塑造它而已。”钟国富说:“一件竹簧艺术品,制作流程主要有取材、选料、构图、打磨、雕刻等几十个步骤。其中,选料很有学问,只有生长在山腰、皮肤光洁无纹无斑、竹龄4-5年的成年竹子才符合要求。选好原料以后,还要经过煮沸、烟熏、火烤等多个步骤,把原料制作成老料,才不会被虫蛀、不容易裂缝变形。正是因为这样苛刻的选材条件,在竹雕界就有着‘上一代人存料,下一代人使用’的说法。”

一块竹片、一个竹筒或者一个竹根,钟国富拿在手里,时而单手举在眼睛上方,对着光线仔细端详,时而又捧在双手中前后左右审视,又或者放在案几上,用双手指尖细细的摩挲。

这就是钟国富竹雕工作时的写实。一直以来,钟国富非常陶醉这个过程。他说,这是在和手中的竹子对话,在感受这块竹子生命的脉动。

◆竹上刻诗画

一手握雕刀,一手执竹筒,手起刀落,竹屑纷扬,雕刀有数十把,每一把都需要在最恰当的时候选用,任何一步都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心怀写意山水、刀下常留诗画的钟国富将竹之美发挥到了极致。

在一刀一凿中,翠竹历经磨难,褪去表皮青色,层层镂空,错落有致。

这是一段不平凡的旅程,少则数月,多则数年,翠竹在钟国富手中重获新生—————峡谷奔流,叠泉飞瀑,绝壁栈道,清雅凉亭,帆船竞渡,人物逼真,花儿绽放,鸟儿鸣唱,鱼儿畅游,虫儿律动,被赋予了文化,赋予了灵性,赋予了神韵的翠竹,成为一件件古朴典雅、美轮美奂的艺术品。

竹雕笔筒《四大名楼》是钟国富代表作之一,他将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鹳雀楼等四大名楼汇聚集在竹筒之上。观看整个笔筒,犹如一幅中国画,亭台楼阁或娟秀细腻,或雄浑豪放,松柏、江河把它们自然衔接在一起,竹筒上四大名楼栩栩如生,花窗、勾栏、风铃清晰可见,人物衣着、神态迥异,鹳雀楼最顶层,古人扶栏远眺,若有所思,又像在饱览无限风光,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境呼应。

钟国富也曾创作过圆竹皮雕帽筒“清晨入古寺”,他是以唐代诗人常建的诗“清晨入古寺,禅房花木深”诗意为主题,以刀代笔显墨韵。

在钟国富看来,竹雕工艺人要先学诗书画印,作品才有诗情画意,而意境的获得,则要多读诗词、多写文章、多创作作品,才能体现文化修养。

◆功夫在刀外

以刀代笔,以竹作纸,意在脑中,手随心动,刻刀飞舞,很多人将钟国富的竹雕工艺作品誉为“立体之画,无言之诗”。在钟国富看来,竹雕的功夫在刀外,是书法、章法、画法、刀法的完美结合。

钟国富临池多年,有着深厚的书法功底,并对古印情有独钟,临古之佳作不计其数;他与宜宾书法篆刻家陈鸿枢亦师亦友,苦心研习,悟出了刀与笔的关系,形成了自己的章法,为竹雕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直以来,钟国富所用的每一把雕刀都由他亲自打磨而成。

“凹口造型、尖口雕图案、平口铲堂子、挖刀镂空雕。”对于大大小小的雕刀,钟国富很熟悉,熟悉它们的形状,熟悉它们的气息,熟悉它们的脾性。在雕刻过程中,雕刀已经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

在冲刀、切刀等十多种刀法中,钟国富不拘束于一种刀法,灵活自由地挥刀就竹,以气贯之,大刀阔斧,痛快淋漓,一气呵成。他用刀爽利而不单薄,线条浑厚而不臃肿,落刀处如壮士舞剑,小心处如美女拾针,雕刻时的虚与实、动与静、轻与重、疏与密、曲与直、刚与柔相互呼应,极富感染力。

“每一刀下去,都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雕刻讲究意、气、神。意,就是注意力要集中在刀尖上;气,就是平心静气,刀尖在雕刻时要做到收发自如;神,就是效果,通过刻刀,表达出艺术特色。”钟国富说,其实,竹雕最难的不是技法,而是整体构图、命题、题材的选择,最难表现的不在深度和繁复度,而在于如何在方寸之间,展现气象万千。

◆传承中创新

在雕刀上作减法,在技艺上作加法。在一日日、一刀刀的雕刻中,竹的灵魂也一点点地浸透进钟国富生命中。4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钟国富已成为江安竹簧工艺综合派系第三代传承人。

题诗、篆刻、印章……艺术的学习无止境,钟国富在逐渐掌握了江安竹簧工艺的精髓后,不断尝试着创新。他在竹雕中融入文人的金石之技和书画之法,在构图上运用中国画“散点透视”原理,在雕刻中采用多层次镂空雕技艺,在皮雕中应用刮、砂、磨技巧,从而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让刀下的一人一物、一草一木永生;让一种人文精神,文化内涵的传承。近年来,钟国富授艺带徒15人,并于2009年建立“钟国富竹雕大师工作室”,专营竹雕、书画、篆刻工艺品;他也走进职校校园专题授课,将传统技艺精髓融入学校核心课程中。

“近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授牌翠屏区为‘中国哪吒文化之乡’。”钟国富说,哪吒文化是宜宾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我接下来将对哪吒文化进行深入研究,雕刻一组哪吒出世的陈塘关、闹海的九湾河、脱胎换骨的五莲池、修身养性的翠屏山哪吒洞、李靖显圣的将军石、恶龙敖丙留下的龙脊石等哪吒系列竹雕作品,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促进宜宾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

新闻推荐

迎安镇中心幼儿园 开展抗战胜利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

晚报讯昨(3)日是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江安县迎安镇中心幼儿园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组织孩子观看精...

江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江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