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过河记忆
□贺小林
每一次回到老家,我都喜欢拉条凳子挨着母亲坐坐,听她讲那过去的事情。母亲时常喜欢给我们唠叨的是她往昔渡河的事情。
我的母亲,是一位六十多岁的农民。可以说,母亲是跟着祖国一起成长的。母亲的娘家住在长江以南,婆家住在长江以北,婆家到娘家的距离大概是七、八公里,但因为一江之隔,便是隔河一千里。
母亲告诉我,我的爷爷家和外公家两家从小就有往来。在母亲很小的时候,外公带着她到爷爷家玩,过河用得是木制的手摇船。遇到涨水,过河还要用纤绳来拉,这样船才能靠岸。母亲对那时过河的事情没有什么记忆,她只知道外公告诉她,“那时过河太慢,而且很危险。不是重要的事情是没有谁愿意到河对岸走亲戚的。”
20世纪70年代,母亲刚嫁到婆家的时候,过河用得是木制的机扳船。每次发船的时候,都是壮年男子用力搅动机器发动船只,横渡船才冒着烟缓缓地向河对岸使去。那时,母亲每次要回娘家,总是天还未亮的时候就从家里出发,步行三公里左右,坐船过河,再步行到婆家。吃过午饭,帮助外婆洗碗,收拾好厨房,把该做的正事做完,连唠唠家常的时间都没有就又开始往家里赶。运气好的话,到家吃晚饭合适;运气不好,到家时天已经全黑了。错过一班横渡,有时甚至要等上两小时左右,坐在河边吹河风的母亲总是希望每次过河都能够刚刚赶上发船的时间点。对母亲而言,等船的时间,要是能够陪在外婆的身边,那该多好啊!如果过河的横渡能够上船就发船,那该有多好啊!
20世纪90年代,过渡的船升级了。机扳船的船身由木头的改为了铁质的,发动机器也不必再那么费力,只需轻轻地按动按键即可。船的速度提高了,发船的效率也提高了。但如果运气不好,又刚好错过横渡时间点,等船大概还要一小时。因为老板从经济利益出发,往往发一班船要等到差不多满载的时候。对于过渡的人来说,等船依然是件煎熬的事情。望着奔涌而下的长江水,过江之人期盼着在自己面前有一座大桥,从此再也不必忍受等船的痛苦!
21世纪钟声的敲响,为沿河两岸的人带来了福音。2003年,长江大桥开工了。母亲日日盼着、夜夜盼着,天天数着日子盼着这座连接南北两岸的长江大桥能够早日完工。
2007年5月28日,是个特殊而有意义的日子。天未亮,母亲就和邻居们从家里出发,早早地就等待在桥头。“祖祖辈辈企盼已久的长江大桥终于有了。”母亲清楚地记着大桥通车的日子。每次讲到这里,她还喜欢翻出长江大桥通车时的照片,一手拿着照片,一手指给我们看,“你看,这张照片就是我站在大桥上照的。通车那天,大桥上的人真多,真热闹!”手握江安长江大桥通车照片的母亲,眼睛总是湿润的,但满心的欢喜之情却溢于言表。
这座历时4年,按沿江而下顺序排列的第一座县级已建成的长江大桥,结束了地处长江上游的宜宾市江安县“长江无桥”的历史,结束了母亲南北两岸疲于奔波的历史,也结束了当地两岸居民人车渡河的历史。
江安长江大桥,不仅为江安当地居民的出行带来了便利,也为江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从那以后,穿梭于长江两岸的母亲再没有如同以前那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了。即便是到了晚上,想到河对岸去,那也是可以说走就走。“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母亲总是感慨地说。
从手摇船到木制机扳船,从机扳船到长江大桥,对于母亲来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渡河方式的改变,正是我国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一个缩影。
(作者单位:中共江安县委党校)
新闻推荐
《狮子林诸松》张善子摄影《清凉台畔》张大千摄影《平天矼栗树》张大千摄影1931年,张大千、张善子在上海出版的《黄山画景...
江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江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