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公益创业一种新的创业方式

四川日报 2016-06-24 23:29 大字

∥观察

6月7日,四川省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在考试结束后瞬间刷爆朋友圈——用一个创业故事当材料写一篇作文。这个题目也让省群团中心副主任赵龙颇为感慨:“大家的注意力还是更多地集中在商业创业领域,公益创业作为创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获得的关注并不多。”

“公益创业也是一种创业,其创业精神不是指向个人利益,而是公共利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研究员、成都云公益发展促进会会长、四川尚明公益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郭虹表示,公益创业是具有促进社会进步意义的创新,社会应该给予公益创业更多支持。

A

公益创业是一个崭新的舞台

我国公益慈善组织起步较晚,目前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5个左右,而德国是133.3个,美国是67.8个,日本是38.5个,差距比较明显。“我国社会公共服务严重不足,公益创业恰恰可以在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扩大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就带来了关于积极促进青年公益创业的建议。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多样化,需要大量公益慈善组织来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作为一种新的创业方式,公益创业正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接受,公益创业成为一个崭新的创业舞台。

80后吴思宇来自湖南,南京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毕业,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来到四川。8年来,她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志愿者,变成了一个四川公益组织的执行人,吴思宇的成长历程,就是一段公益创业的故事。

6月8日早上,记者来到位于成都市高新区大源街的高新区希望社区中心,这里的装修风格明快简洁,针对各个年龄阶段儿童的活动房间沿走廊整齐排开,走廊上处处可见精心布置的卡通装饰,很容易让人产生这是一所高档幼儿园而不是一个社会组织的错觉。吴思宇就是这个中心的秘书长。

“这里环境很好啊。”“去年5月搬进来的,以前可没有这么好。”2008年地震后,吴思宇做了3年的志愿者,越做越觉得自己很喜欢也很适合公益这项事业,就想着怎么把当时正在做的事情长效化常态化,“想把自己学到的服务理念、人文关怀方面的先进做法在更广的范围内落地,让更多人受益。”

最初,吴思宇和她的伙伴们以学校、社区为目标开展活动,在克服了专业化程度不高、组织内部运转不够规范等困难后,她们的项目效果渐渐显现,活动得到的认同也逐渐增多。去年5月,当地政府主动为她们提供了场地。有了硬件上的强力支撑,她们的服务效果和影响力也有了质的提升,这让吴思宇非常欣慰,觉得自己的努力有了回报。

和吴思宇有相同感受的是宜宾市江安县青年阳光公益服务队的副理事长古莉。对于自己从事的公益创业事业,古莉说:“最初支撑我的是热情和理想,现在更多的是责任,看着身边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因为我们的存在变得快乐,就觉得自己做的事情确实很有意义。”

B

公益创业需东山再起的舆论环境

自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来,四川省在推进公益创业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总体来说四川省的公益创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专业人才匮乏、社会认知不到位等问题。

社会氛围的营造问题首当其冲。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机构瑞森德合伙人、首席顾问刘盛2006年开始做公益咨询,他直言不讳地表示,现在社会对公益创业的认知还有不少误区。

刘盛说,与商业创业不同,公益创业在人们眼中多少显得有些尴尬,因为大多数人会觉得这并不算是一项事业,而且很容易让亲朋好友担心你的生活来源问题,比如工资怎么获得、福利有没有保障。“还需要加强宣传引导,让更多的人理解并支持公益创业,也让公益创业者的职业成就感更强。”

古莉在公益氛围不足这方面的感受颇深。宜宾市江安县青年阳光公益服务队从2014年成立至今,资金来源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团队,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团队的发展。“除政府购买项目比较少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公众对公益的理解和认知的落后。”

古莉说,筹款时,时不时会有企业问他们:你们的活动能为我们宣传些什么?我们能从你们的活动中获得什么?“企业做活动时的第一出发点不是服务社会,而是获得收益,虽然这种想法无可厚非,但这不是一个正常的做公益的心态。”古莉表示。

不仅仅是企业。吴思宇和团队做的第一个项目是关于生命教育的,指导孩子更好的认识自己、融入社会、学会协同合作和承担责任,服务对象是6-12岁的学龄儿童。她们得到了当地一所学校校长的支持,同意把该校作为项目的实施点,没想到项目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来自老师的阻力,“虽然针对老师进行了培训和宣传,但仍然有一部分老师认为社会组织介入教学会分散孩子们的注意力,干扰他们的教学计划,影响考试成绩。”吴思宇表示,通过多年横向比对,活动开展得好的班级的教学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明显提高,考试成绩也水涨船高,这才改变了很多原本持排斥态度的老师,项目开展也开始步入正规,直到现在这个项目依然在进行中。

赵龙建议,应该着力改善公益创业的生态系统,比如给公益创业青年充分的去闯去练的成长空间,要给他们东山再起的自信和舆论环境。“改变公益创业环境没有灵丹妙药,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C

谁来培养更多的公益“大树”?

“公益创业最初是受害者方面来做,比如自闭症儿童的家长,会想着成立一个关爱自闭症儿童的机构。而现在不一样了,不少创业青年很有想法,但他们并不专业,需要培训需要锻炼。”刘盛认为,要想公益创业这盏“灯”蓬勃发展,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非常重要。“现在很多支持公益创业的活动或者政策,都是从某个部门出来的,比如民政、团委、妇联等等,缺少更顶层的设计。”恩派(南京)负责人、国家注册社工师邓富友说,这造成了目前公益创业政策非常分散的现状,看似遍地开花,却没有拧成一股绳、劲儿往一处使,和商业创业的整体环境差距很大。

邓富友有两个朋友,一个是商业创业,一个是公益创业。从事商业创业的朋友,项目通过后很快进驻孵化园,获得了拥有完善配套设施的免费办公场地,还能享受免税三年的政策扶持,公司发展至今3年多,年营业额已经突破2000万元。而另外那个朋友成立了一个公益组织承接关爱老年人的各类项目,虽然也获得了进驻孵化园的政策支持,但办公设施不过是一张能坐3到5人的大办公桌,并且只有一年免费。这位公益创业的朋友一年后就搬出了孵化园,直到3年后,其办公条件才有所改善。“目前四川省没有专门针对公益组织孵化和运作的专项资金,如果能在顶层层面出台相关的政策,肯定对公益创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古莉说,有了资金支持,就能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进入这个领域。

吴思宇也非常关注社工人才的培养问题:“如果能出台相关政策促进专业人才的吸纳就好了,让优秀的人才融入公益创业,同时让进来的人看到成长的机会。”“缺少顶层设计,会造成资源匹配跟不上的问题,比如资金分配不均匀、人才引进困难等等。”在邓富友看来,筑巢引凤是个过程,具体操作可以全盘照搬目前商业创业的模式和思路,比如建设社会组织孵化园,或者在现有的创业孵化园中开辟出专门区域,用于社会组织的创业孵化,同时匹配和商业创业相似的优惠政策,将更多的人才吸引到这个领域中来,因为“既要建个庙,还得有和尚”。

而刘盛则认为,除了尽快将公益创业纳入创新创业的整体政策体系,还应多多塑造品牌和典型,用典型和品牌的力量吸引更多的人和社会资源关注公益创业。“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现在的问题是没有大树,全是成长中的树苗。”“只有真实了解社会需求,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公益创业计划,因此需要在创业之初帮助创业者把好关,这是目前可以加强的工作。”郭虹建议,公益创业的回报和利润不会高,因此政府要有更多的扶持政策,“服务弱势人群、扩大妇女就业、生态自然教育等都属于公益创业,不妨针对在这些领域创业的人群出台税收、贷款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鼓励风险投资向社会企业投入。”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吴浩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吴浩本报制图 卢浩

江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江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