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榜样———宜宾市先进人物系列报道之五
为了“星星的孩子”
———记宜宾市培智学校教师马永桂
那些闪亮的话语
教育是美苏醒的过程,是被发现、被尊重、被欣赏的过程。 ———马永桂
美丽的人生故事
宜宾市培智学校,有一群特殊的孩子,中度、重度智障居多,还有需要监护的极重度学生。在这里,教师不只是上课,还是心理咨询师,更是康复保健师,马永桂便是这样一位特殊的灵魂工程师。
人们常说自闭症孩子仿佛坠入凡间的天使,他们永远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永远不谙世事,于是大家给他们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星星的孩子”。他们的内心天马行空,只是不善于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而已。培智学校就有28个患自闭症的孩子,他们喜欢独自玩耍、语言表达有障碍、行为刻板过于规律、兴趣十分狭隘等。
每天面对这些孩子,“星妈”马永桂创设各种情境进入到他们的世界,努力让这些可爱的孩子开口说话,能与同学一起玩耍一起游戏等,就这样反复训练……终于有一天,其中一个孩子居然叫出了老师的名字。现在,这个孩子已经能跟着音乐唱歌,也会主动和别的同学一起玩耍了。
学校每年都要举办各种特殊运动会,激励学生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以补偿身心,矫正缺陷,发展学生的特殊才艺和体育竞技能力。学校一直坚持特奥训练,正常的学生,一个训练动作可能教一遍或几遍就会了,但是这里的学生,往往要重复十几遍、几十遍甚至上百遍才能勉强学会。就是这样,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近年来,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了四川省特奥运动会,先后夺得金牌37枚、银牌19枚、铜牌18枚;今年5月,学生何涛参加全国第六届特奥运动会,夺得田径100米银牌,并获得组委会颁发的“体育道德风尚奖”,获得宜宾市残联现金奖励3万元。学校先后获得省、市“特奥工作突出贡献单位”、“体育道德风尚奖”、“全国特奥足球周(宜宾赛区)先进单位”等称号。马永桂在去年七一前夕评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
用激情点亮学生的梦想
———记宜宾市一中教师张国琼
那些闪亮的话语
我生命的激情与热血,在教育这片热土上得到了最大的释放;我一生的追求和梦想,在教育这片沃土上开出了最美丽最辉煌的花朵。———张国琼
美丽的人生故事
张国琼是宜宾市一中即将退休的老师,光阴荏苒,33年的光阴里,她爱生如子,用自己辛勤的劳动为无数孩子照亮了前进的方向。 、
改变一个孩子就可能改变一个家庭。2010级19班学生小简,从小失去母爱,父亲是残疾人,爷爷奶奶一手把他带大,特殊的家庭背景导致这个孩子性格怪异。一次,他因小事与同学打架,把同学伤得比较重,受伤学生的家长极为不满,张老师诚恳地跟家长道歉。在爱的感化下,小简也很快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高中三年,张国琼就这样把小简当成儿子一样教育他、帮助他,小简渐渐改掉了身上的不良习气,把功夫用在了学习上,最终拿到了西南大学录取通知书。
张国琼每年总要从微薄的工资中抽出上千元资助贫困生,共资助2万多元。其中98级学生小曾,家在农村,还有两个弟弟,其中一个残疾多病。高二时,小曾面临辍学去务工。张老师找到他父母,提出由她承担孩子高中后阶段的学习费用。小曾最终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而他大学四年的学费都是张老师帮助解决。
正是这样的爱,赢得了所有学生的尊重,并且唤起了学生的爱心。2007级26班的学生两次为本班贫困生捐款2000多元,帮助同学度过了难关。10多年来,张老师所任班主任的班级高考上线人数均居同类班级第一,让150多名学生走进了重点大学,让30多名后进生也考上了大学。
一路走来,张国琼先后荣获“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四川省特级教师”等称号。所带班级多次获得“四川省优秀班集体”、“宜宾市优秀班集体”称号。
32年执着坚守乡村
———记江安县井口镇中心小学教师马艳克
那些闪亮的话语
放飞乡村孩子的梦想,我愿一辈子坚守乡村。爱是执着坚守,始终如一。———马艳克
美丽的人生故事
40多年前,马艳克随支援三线建设的父母,从遥远的北方来到江安井口这个偏僻的小乡镇,上个世纪80年代初师范毕业后回到江安县井口镇中心小学教书育人。
乡村教师的工作是繁忙与艰辛的,早出晚归,上课,备课,批改作业。这里的学生70%是留守儿童,作为“班妈妈”,马艳克在生活中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的细微变化。每当下雨天,马艳克总是背着一个鼓鼓的大包,满满的全是衣物,因为乡村的孩子,天还没亮就起床打着电筒上学,即使衣服淋湿也没地方换。面对这些留守儿童,老师们给他们换上的不仅仅是干衣服,而是母亲般的关爱和体贴。
孩子们除了生活上需要好好照料,思想、行为习惯上也需要有人加强引导。曾经有个叫小健的学生,经常拿老人的钱进网吧,少则几十,多则几百。每天放学后,只要一有机会就去网吧玩个通宵,外公一气之下把他捆到学校。马艳克老师白天对他进行思想教育,晚上也不忘打电话询问他是否在家以及生活学习情况。没想到,这孩子居然晚上跑到楼下大喊名字报复。整幢楼的住户都很生气,可马老师没有生气。第二天,依然带上他一起吃饭,马老师边往小健的碗里夹菜边笑着说:“小健,你晚上要是有什么事需要老师帮助,一定上楼来找我。”小健红着脸小声说:“老师,我再也不惹你生气了。”“老师从来没有生你的气,喜欢你还来不及呢。”师生两人相视而笑。从此,小健改掉了不良习惯,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还考上重点中学。如今小健已经大学毕业,有了理想的工作。每当节假日看到这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子回到家乡,马艳克都倍感欣慰。
在乡村教师的岗位上坚守32年,马艳克先后被评为“四川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省语文特级教师”。
癌症晚期不舍三尺讲台
———记宜宾市中山街小学教师张宾娅
那些闪亮的话语
用心教书,用爱育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是从死的边缘走过来的,更要珍惜每一天,更要活得有意义和价值。———张宾娅
美丽的人生故事
看到讲台上口若悬河的张宾娅老师,谁都无法相信,她居然曾被医生诊断为癌症晚期。张宾娅,是宜宾市中山街小学的数学教师,兼任学校教导处的行政副主任,已有30多年的教育生涯。
2006年9月,在学校组织的常规体检中,张宾娅老师被检查出乳腺肿瘤,直径已有3厘米。这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张老师一时吓懵了,她心里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那群调皮可爱的孩子。
“你不要命了!每天你身体的恶性细胞都会成倍增加,真的不能再拖了!”听了医生的告诫后,张宾娅才同意去做手术。那天的手术从下午2点半一直持续到晚上7点。结论是乳腺癌晚期。
就在手术后的第二天,全班的孩子用他们的小手折了一千只纸鹤,一千颗幸运星,来到病房含着眼泪说:“张老师,您好好养病,我们等着您回来给我们上课呢。”看着一双双充满渴求的眼睛,张宾娅的眼睛湿润了。
没有经过化疗的人是无法体会到那种痛苦的。张老师先后历经了六次化疗,满头的秀发全掉光,四肢无力,吃一点东西都会恶心、呕吐,身体没有一点抵抗力……可化疗和放疗一结束,张宾娅就迫不及待地回到工作岗位。
小彬是班上的“调皮蛋”。张宾娅根据孩子的不良表现和身心特点,精心设计转化方案,开始了对他的“拯救行动”。从家访到和孩子成为朋友,签署《朋友约定》,通过一期多的努力,朱文彬成为班上的体育委员,2012年“六一”还被学校评为“百佳最美少年”。
来自农村的小婧性格内向,爸妈没有多少文化,也无法辅导孩子。张宾娅了解情况后,决定担当她的“代理家长”,经常给她买吃的,买穿的,给她辅导功课,亲密无间,人人都说她们像一对“母女”。功夫不负有人心,小婧的成绩上来了,性格也开朗多了。
2011年10月,张宾娅被评为“2011年度川南十大名师”;2012年5月被授予“四川省优秀母亲”荣誉称号;2012年8月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教师”;2012年9月被授予“四川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本稿件由晚报记者陈代容采写
新闻推荐
晚报讯为还原巨匠本色、重现大师形象,近日,中央电视台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摄制组来到江安,专题拍摄原剧专教师焦菊隐在江安县工作留下的足迹,并收集相关资料。《百年巨匠》是一部大规模、...
江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江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