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舌尖上的宜宾更有味

宜宾晚报 2015-08-28 21:29 大字

晚报记者 张新

民以食为天,宜宾人在创造数千年文明的同时,也创造出灿烂丰富的美食文化。宜宾与美食的关系密不可分,在宜宾的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下简称“非遗”)、26项省级“非遗”、53项市级“非遗”中,有20项与“舌尖”有关。这其中既有日常出现在大众餐桌上的燃面、猪儿粑、沙河豆腐,也有人们离不开的酒、醋、茶,还有“横江眉毛酥”、“叙府糟蛋”等正逐渐消失在大众视线里的“美食传说”。

这些美食,承载着深厚而丰富的宜宾文化。从宜宾的各色美食中,也可以窥见宜宾独特的风土人情与地域特色。可以说,是美食,让宜宾更有滋有味。

■ 活色生香话燃面

宜宾燃面本是码头苦力不上大雅之堂的果腹之物,但经历百余年光阴,通过不断改良和精工细作,燃面不但能在风靡全国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中惊艳亮相,还曾在上海外滩的大厦招待外宾。

宜宾是万里长江黄金水道的起点,从古至今都是长江上游最为繁华的水码头之一。清后期至民国中期,宜宾因水陆交会,贸易四达,遂成为西南著名的商贸重镇,开创了“搬不完的昭通,填不满的叙府”之物流佳话。当时宜宾码头工人众多,在清代光绪年间,宜宾燃面就已得到民众青睐。

当时的“燃面”名为“油条面”,是将水叶子面甩干后用红油(辣椒油)与猪油拌匀后,再拌上芽菜、花生米与葱花食用。这碗面,高脂高热量,颇能满足宜宾体力劳动者热能需求。宜宾大江文化容纳百川,也塑造了宜宾人兼容并蓄、开放随和精神气质。这也让宜宾燃面与成都担担面和重庆小面不同,它调和多种作料,让麻、辣、鲜、香、脆、韧等重叠丰富的口感在味蕾上滑行流连。

人们现在讲到燃面,多提它“遇火即燃”,甚至网友在介绍制作方法时,会半开玩笑地提醒:“为了消防安全,吃时请不要抽烟。”

宜宾市烹饪协会副会长、中国烹饪大师毛四春道出了天机:燃面之“燃”,原是指一碗面中红油多、板油多,色泽红亮,面又煮得干、甩得干,所以给人通红如火焰般欲燃的感觉。

宜宾燃面还曾从码头走上上海世博会上的高档宴会。当时全国70多种面在上海互相展示表演,是货真价实的美食较量。毛四春与宜宾另外两位厨师带着制作燃面所需要的所有原料,包括500斤面、花生、芝麻、葱等,从宜宾飞到上海。本来燃面需要12种作料调配,而毛四春等人则创出20种作料与之搭配,并着力突出宜宾本土风情风俗特色,还用萝卜、芋头、桃仁等食材做成竹海、石海等自然景观,经层层筛选,燃面最终脱颖而出,与阳春面一道进入上海世博会,并作为上海市委、市政府宴请客人的名小吃之一,参加了“中国世博·上海外滩中华名小吃展销会”。在亮相当晚,准备的1000份宜宾燃面被“一抢而空”。

小小一碗燃面,融会着的是宜宾本地物产之精髓,没有宜宾的叶子面、瘦花生、香芝麻、小香葱,就产生不了宜宾燃面要的正宗口感和风味。就像毛四春所言,燃面有个性,也有地域依赖性,是来到宜宾才能品尝最正宗口感的一道美食。

■ 大师赐名的古镇美食

走在宜宾街头,到处都能看到打着“李庄白肉”招牌的餐馆。顾名思义,李庄白肉产自曾经的“中国四大抗战文化中心”之一、如今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

李庄有“三白”,白肉、白糕、白酒。白糕软糯香甜,白酒甘冽香醇,白肉则是爽口鲜美、肥而不腻、瘦而化渣、不可不尝。

白肉原有俗名。据传因周武王起兵伐纣成功后,起义各路人马将妖狐苏妲己“割片蘸酱,分而食之”,因其肉片大,要用筷子一圈圈缠绕,故将大片肉命名为“裹脚肉”。抗日战争期间,一大批学术机构为避战火迁至李庄,也来了大批爱吃、会吃、懂吃的文人。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陶孟和就爱吃 “裹脚肉”,他赞叹其肉鲜美,但感觉其名不雅。餐馆老板趁机求他赐名,陶孟和沉吟片刻道:“这道菜讲究刀工,而且作料也很独特,蒜泥必不可缺,就叫‘李庄蒜泥刀工白肉’吧!”众人轰然叫好,而“李庄蒜泥刀工白肉”之名也不胫而走,慢慢又被简称“李庄白肉”,终成为古镇李庄的一张美食名片。

要制作正宗的“李庄刀口蒜泥白肉”讲究选料精、火候准、刀工绝、蘸料香。白肉选材必须是不喂添加剂、皮薄肉嫩、肥瘦比例恰当的品种猪,取材于猪后腿将臀部去掉第一刀之后的部位,俗称“二刀肉”。这一部位的肉每头猪身上只有三公斤左右,成菜后肥瘦不脱离,可谓“精品肉”。

将“二刀肉”刮洗干净后,冷水下锅,煮制过程中,水温保持90摄氏度,使肉从外到里受热均匀。煮约30分钟,将肉捞起放在凉开水中浸泡。

刀工是李庄白肉的一绝。片制之前,先将熟肉捞起,等到“收汗”后,再拿大刀、片薄肉。片肉时,厨师但凭手感,手起刀落,长达20—30公分,宽15—20公分,厚仅1—2毫米,薄能透影的肉片便一一成型装盘上桌。李庄人常说,刀工好的厨师片好的白肉之薄,薄得可以透过肉片看报纸哩。

李庄各家餐馆做白肉各有滋味,不同主要在于蘸料上。虽然各有配方秘诀,但辣椒和蒜泥是其主要原料。懂得吃这李庄白肉的食客,会用筷子夹起肉片后快速转动,然后将肉紧致地裹在筷上,然后再蘸上作料,一口吃掉,但觉肉香满口,却是鲜嫩爽口,回味无穷。

如今,李庄镇更是将白肉与旅游、文化接轨,定期举行“李庄白肉第一刀”大赛,比赛时各家餐馆的厨师磨刀霍霍,大显身手,也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盛事。

■ 好吃不过猪儿粑

江安县红桥镇与位于江安县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夕佳山古典庄园、位于长宁县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蜀南竹海相距不远,不少游客在游览上述景区的途中都会前往红桥。不为别的,只为尝一尝最正宗的红桥猪儿粑。

红桥猪儿粑是用红桥特产的磕粉与大米面、生猪油混合,调熟、揉团,在里面包上各色甜咸包芯,先捏做,再蒸熟,因其熟后色泽莹白,光亮透明,形如小猪,故而得名。红桥猪儿粑之美味享誉川渝,关于它的传说与典故也有来自民间的淳朴和来自田野的芬芳。

在红桥镇,流传着猪儿粑的两个起源故事。一说是年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即位前被王莽追杀,避难到红桥,品尝到这种做成“猪”的贡品,赞不绝口,提笔命名“猪儿粑”。二是传当年湖广填四川时,移民们在兵荒马乱中为祈求菩萨保佑,急智中用家中仅有的糯米做成小猪样的粑粑,放在神灵面前祈祷,诚心感动了上苍,从此红桥风调雨顺,人民安康,而红桥猪儿粑也从此成了江安人桌上的佳肴。

按照红桥镇民俗,当地无论是逢年、过节、过生、祭祀或是栽秧、待客都要请吃猪儿粑。尤其是旧历腊月二十三日和正月初一这两天。腊月二十三是以一年将终,灶王菩萨要上天庭,向玉帝奏说人间善恶。这天各家都做猪儿粑敬灶,让软糯美味的猪儿粑粘着灶王口,免其在玉帝前多嘴多舌。而正月初一的猪儿粑象征着元宝,更是好彩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正月初一做猪儿粑还要用一片菜叶缠身,象征着财不白要,诚信聚财,诚实聚财。

做一个小小猪儿粑,所费的工时不短,工序也复杂。首先需用红桥磕粉中加少量大米面和生猪油混合,再用四成热水调熟后,继而加六成冷水,全部揉匀成团,以做时不粘手、不开裂、可塑性强、能成型为佳。咸味猪儿粑的馅由猪前腿肉、芽菜、笋丁等材料制成,而甜味猪儿粑则以核桃仁、白糖等制成。包好蒸时掌握火候,以免变形走样。蒸熟后稍凉片刻,使其表面减少粘性方可上桌享用。吃时每人一筷一碟一碗清汤,汤作湿筷用,吃过猪儿粑后可将清汤喝下,可清心解腻。

现在红桥猪儿粑已经开发出蒸、煮和油炸三种吃法。油炸的猪儿粑外香酥里脆嫩,煮的绵软柔和,蒸的最为地道传统,保留原汁原味,皮儿温润软糯,咸芯鲜香味美,一嚼满嘴流油,在瘦肉颗粒中还有爽脆可口的芽菜粒与冬笋粒,甜芯则甜得温和不腻,口感绵长。

当地人有“吃一个猪儿粑得道,吃两个猪儿粑成仙”之说,许多游客只要尝过一次,就不能忘记它的鲜美滋味,于是头脑灵活擅做生意的红桥人不但做了冷冻猪儿粑,让游子或游客可以一次带走十余包,一次吃个够,还在成都、重庆、泸州等地开设了红桥猪儿粑专卖店,让人随时可以尝到这熟悉的滋味,以解馋痨。不但如此,红桥猪儿粑的畅销还带动了红桥磕粉产业的发展。

在最新评选出的“宜宾名小吃、宜宾特色餐饮名店、宜宾名优特产”中,宜宾燃面、李庄白肉、兴文刘抄手、双河凉糕、红桥猪儿粑、炖鸡面、查氏黄粑、筠连水粉、何氏鸭儿粑、竹荪面榜上有名。

正在进行的2015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四海宾朋既游览了宜宾美景,又品尝了这些美食,赞不绝口。

新闻推荐

仁和乡“三进家”帮扶计生户脱贫

晚报讯“乡政府计生办开展‘三进家’活动以来,对我们开展产业帮扶,送来了鸡苗和鱼苗。我们脱贫的步子走得更快了,致富更有希望啦!”昨(11)日,江安县仁和乡月亮村村民杨雪琴说起乡计生办开展“...

江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江安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