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剧专江安六年 曹禺《北京人》在这里诞生
宜宾江安,长江之滨的一座小城。76年前,中央戏剧学院前身、被称为“中国戏剧摇篮”的国立剧专从南京、长沙、重庆一路辗转迁至江安,300多位流亡师生,在这里度过了6年时光。吴祖光、曹禺、焦菊隐、洪深、凌子风、谢晋等一大批艺术大师,曾在这里工作和学习过。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的中国版首演在江安,而曹禺更在江安把巴金的《家》搬上话剧舞台,并在这里创作了著名的话剧《北京人》。
7月底,中央戏剧学院近20名师生将重返江安,开展社会实践并进行剧专成立80周年纪念演出。那段颠沛流离却又激情如歌的岁月,届时将通过一个个声情并茂的节目,重回今人视野。
腾出文庙为剧专安家
江安国立剧专旧址,青瓦、红墙,在摇曳多姿的绿树掩映下显得古朴而生动。围墙上,“中国戏剧摇篮”几个大字十分醒目。76年前,国立剧专正是在此安家,并以此为基地创作了大量优秀戏剧作品,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国立剧专史料江安陈列馆馆长张毅告诉记者,国立剧专1935年在南京成立,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先后在长沙和重庆落脚。“在重庆上清寺重新复课以后,陪都频频遭遇日机大轰炸,严重威胁着师生安全。”此时,担任剧专校长的余上沅,便委托老师沿江而上,希望能在偏僻之所寻找到学校的安身之处。在泸州、宜宾等地辗转寻觅,终于,江安的乡绅向剧专发出邀请,并腾出文庙,作为剧专的临时校址。
张毅介绍,当年的江安文庙面积近8000平方米,拥有重重庙宇。大成殿被改成舞台,下面的院坝放置板凳设为观众席,其他几重大殿,分别成为剧专师生的宿舍、教室、图书馆……
如今,部分保留的剧专旧址,还保存着曹禺当年用过的老旧书桌,以及师生们当年在江安演出时的图文资料。
《北京人》有江安人影子
国立剧专成立时,校长余上沅广聘曹禺、洪深、焦菊隐、黄佐临、吴祖光、陈白尘等为专职老师,梁实秋、徐悲鸿、程砚秋、田汉、梅兰芳、赵元任等社会名流成为客座老师。张毅透露,在剧专迁至江安的6年,曹禺、吴祖光等戏剧大师都曾在此任教。而剧专历史上的280多部作品中,有210多部是在江安排演。这其中就包括了莎翁名剧《哈姆雷特》,以及曹禺著名的《北京人》和《家》。
张毅说,曹禺当年在剧专主持教务工作,只能靠闲暇时间创作。在此之前,他曾看过别的戏剧家改编过的《家》,但并不满意。自己想改,却又觉得难以在舞台上浓缩巴金小说的精华。1940年夏秋,巴金专门从昆明转道重庆前往江安,说服曹禺不用顾忌原著,重新创作一个自己的“家”。为了积累素材,曹禺经常和吴祖光、焦菊隐等人在江安县城狮子楼的谯楼上泡茶馆,了解江安风土人情积累素材。碰上当地大户人家有人办喜事,也必专程前往,了解迎娶等繁复细节。最终,一部洋溢着四川风土人情又有曹禺思想的《家》,在江安被曹禺搬上了舞台。
剧专陈列馆内,一张宽敞的木桌作为文物置于房内。张毅说,木桌从曹禺当年旅居江安时的家里搬出,“这是他的书桌,《北京人》也在这张书桌上诞生。”曹禺写的虽然是北京人,但他的灵感来源,却是身边的江安人。“有一次他在街上见到一个走路姿势、说话腔调都很独特的乡下人,便一路尾随观察。结果这个叫黄九安的人误把曹禺当成土匪,飞快跑到亲戚家求救。待亲戚一家杀出来,才发现是剧专的万先生(曹禺原名万家宝)。”还有一次,从家里到学校的路上,曹禺一边构思创作一边行走时,撞上一根路边的木樁,误以为撞上行人,赶紧鞠躬道歉。一旁路人哈哈大笑,他才发现自己出了洋相。
小城人民也看得懂《哈姆雷特》
剧专第三届学生、今年94岁高龄的李乃忱告诉记者,当年江安清晨的长江边上,总能看到学生们激情四溢地对着滚滚长江练习表演。“江安百姓刚开始还觉得我们这些年轻人像神经病,后来便知道这是戏剧表演了!”剧专在江安期间,不断推出中外有名的话剧、歌剧、街头剧、杂技和木偶戏等等。
1941年,剧专决定把莎翁名作《哈姆雷特》搬上舞台,作为剧专第五届学生的毕业公演剧目。张毅说,当年这部戏由焦菊隐负责导演,曹禺则负责剖析剧本的主题和人物性格等。经过反复修改和一学期的排练,1942年6月,《哈姆雷特》正式登上了剧专舞台。当时的校长余上沅还有些担心江安人不能接受这部西方题材的话剧,岂料演出开始,江安人争先恐后买票。这部首次搬上中国舞台的莎翁作品,竟然在江安连演数场、场场火爆。
当年,焦菊隐对《哈姆雷特》有两个意外惊喜:一是没想到大成殿改的舞台,居然因为逼仄的空间恰到好处营造出《哈姆雷特》所需的阴森恐怖的气氛;二是没想到江安观众居然能接受这部戏。当《哈姆雷特》首演结束,焦菊隐在后台对学生们说,“谁能想到在贫穷的中国,在落后闭塞的江安,《哈姆雷特》能得到观众喜爱。这难道不是一件大事吗?”
剧专对江安百姓戏剧修养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张毅说,前几年中戏在江安社会实践时,演出了一部戏剧作品,“结果我在菜市场买菜时,居然听到一位买菜大妈感叹‘好久没看过这么好的戏了\’。”
用青菜馒头猪肉换戏票
在剧专师生心里,更感激江安人在最困难时伸出的援助之手。
李乃忱说,抗战时期物价飞涨,靠学校发放“战时清贫贷金”生活的师生们,生活十分艰辛。“我们吃的是‘八宝饭\’,就是最差的糙米里还有老鼠屎、稗子、石头等杂物。菜就是一两碟煎黄豆或者没有一丝油荤的煮白菜。喝的豆芽汤,一个大木桶里只有十几根豆芽。要从汤里夹到豆芽,得有武林高手的功夫。”
剧专要生存,重要的途径就是演戏。但江安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很低,哪有多余的钱来看戏?这时,余上沅便想出凭物看戏的办法:也就是演出在收门票之外,没买票的只需交点吃穿用品仍可入场。于是,师生们在江安逢赶场天的演出上,总能看到当地百姓提着一只鸡、一块肉、几棵青菜换票。
在剧专陈列馆保存的一张照片上,记录了这艰辛的一幕——剧专师生演出曹禺作品《日出》,检票处的地上堆了一地蔬菜、草鞋等生活必需品。正在检票的一位老太太手里提着一块肉,旁边等待入场的观众则端了三屉馒头。李乃忱说,他还记得有观众在看戏时,砍了半头猪肉送过来。“其实,在当年通货膨胀失控的时候,这半头猪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一张戏票,就连三屉馒头也比戏票值钱。但是江安百姓知道我们困难,便选择了这样的方式帮我们渡过难关。”
上世纪80年代,吴祖光在重回江安时,郑重题诗一首:“长江一线意情牵,北望青青四面山。四十四年寻旧迹,几生修得住江安。”而当年曾在江安学习过的著名导演谢晋,也在1989年重回江安时题词:“铭记剧专母校哺育恩,难忘江安乡亲鱼水情。”
□本报记者 吴晓铃 王向华
新闻推荐
江安创新探索奖励和约束并存的医保总额控制机制本报讯(记者颜婧吴亚飞)1月6日,江安县尿毒症患者谢书(化名)决定放弃前往泸州、成都等地就诊,就留在当地县级医院治疗。“县里的医院专门从四川医科大学请...
江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江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