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活力江安新魅力

四川日报 2014-02-25 14:03 大字

——江安县着力环境兴县推进全域开放

2013年,对于55万江安人来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

这一年,江安打造沿江经济带三产互动和城乡统筹示范县、长江上游生态产业文明示范县、全域开放示范县的“三大示范”活动深入推进,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迈出坚实一步。

这一年,江安县域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全县GDP预计实现10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234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8771元。两位数的增长,让江安人扬眉吐气。

这一年,江安以大力实施环境兴县战略为主线,探索实践出个性鲜明的“江安经验”。

江安,正焕发出风清气正、活力四射的新魅力。

□李海/文 陆永忠/图

“江安经验”之关键词

干部

强力推进“四诺”活动整治干部队伍 优化干部作风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优化发展环境,关键看干部。”江安县委书记曾明全对环境兴县战略的实施,有着清醒的认识。

基于此,江安全面启动“四诺”活动。

承诺有“度”。县四大班子集体作出“敢于担当、依法行政、以人为本、提升效能、促进发展”的公开承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县、乡、村三级干部向新闻媒体作出转变作风、廉洁自律的履职承诺。一时间,电视“报诺”、网络“晒诺”、报纸“刊诺”,让“民有所盼、我有所应”成为各级干部的庄严心声。随之而来,全社会“一诺千金”蔚然成风。规模以上企业就安全生产、合法经营、诚实守信向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作双向承诺;群众走上街头签名承诺“尊重客商,建和谐环境;热情服务,促工业发展”。

如今的江安,“人人都是江安形象、个个都是发展环境”的氛围日益浓厚,文明诚信的人文环境、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自发而生。

践诺有“为”。江安县坚持实施“三个一律取消”原则,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切实转变政府工作职能,简政放权;坚持“两集中、两到位”和并联审批,建立完善了行政机关限时办结制、企业审批事项联络员代办制、行政效能承诺制、超时默许和效能监察“蓝、黄、红”提醒督促等制度,最大程度地缩短了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间,加快了办理进度、增强了办理实效。

如今的江安,行政审批事项办事效率全面提升,政策环境更加宽松顺畅,政务环境更加务实高效。

促诺有“力”。为力促干部作风转变,《江安县环境兴县、全域开放“十条规定”》雷霆出击,划定“八条红线”,对工作不在状态、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影响发展环境的具体表现进行细化明确,对违反规定的个人,一律先停职再查处,对出现违反规定情况的单位,严肃追究党政“一把手”的领导责任。一年来,江安开展明察暗访22次,对10个乡镇和部门提出了通报批评,对10名领导干部进行了问题提醒和诫勉谈话,对1名科级领导干部和4名工作人员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如今的江安,“上访”变“下访”,干部履职行为更加规范高效,作风更加务实勤奋。

评诺有“效”。服务好不好,群众来评判;工作行不行,群众说了算。江安采用“双重评议”的原则,建立了企业和社会评议部门作风满意度制度,实行末位诫勉,评议结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行政监察目标考核内容,倒逼部门改作风,确保承诺事项全面落实。

如今的江安,“四诺”活动稳健开展,工作效能大幅提升,为民、务实、清廉,真正成为各级干部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江安经验”之关键词

机制

建立推进落实机制扭住项目重点 强化项目实施

“说一千道一万,发展环境好不好,重点看重大项目能否顺利落实”,江安县县长张明明一语破的,“抓环境就是抓项目,环境兴县必须紧盯项目建设主战场。”

为加快推进重点项目,江安县严把“四关”,着力健全重点项目推进机制。

——组织保障,严把责任落实关。实行项目目标管理和项目组组长负责制,实现项目组内的事权、人权、财权三权统一,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工程项目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形成了“责任制和项目组联体、规范管理和廉洁实施联建、一岗双责和项目进度联评”的有机整合。

——节点排查,严把风险防控关。从项目的行政审批、征地拆迁、招投标以及验收结算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入手,认真梳理廉政风险点,加大对项目审批权、管财权、执法权等的监督制约力度,增强了各项目组认真履行职责、规避风险、廉洁从政、提高效率的自觉性,为政府投资项目阳光推进、廉洁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规范行为,严把项目实施关。由县内具有设计、招投标、财务审计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江安县工程建设专家库”,凡政府投资总额在5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必须随机抽取项目监管专家组。实行重点项目效能监察“蓝、黄、红”提醒督促制度,及时解决和处理具体问题,使项目的实施过程更加规范,项目的推进速度明显加快。

——投资问效,严把资金运行关。建立《领导干部项目管理能力量化考核办法》,成立政府投资工程项目财政评审中心,建立“委托审计协议制”、“现场核实参与制”、“审计结果复核制”等工作制度,强化投资审计监管,对项目审计中发现的招投标违法违规问题移送有关部门处理,对审减数较大、疑点较多的项目,作为嫌疑案件移送监察或司法机关核查处理。

江安县把检验环境最重要的战场放在项目建设上,抓住制度环节,建立长效机制,实现了环境建设的长效化、规范化。

“江安经验”之关键词

转变

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力促“四大转变” 打造阳光环境

“环境兴县,纪委监察部门是关键的推动力量,打造好这支主力军,创新纪检监察工作手段,有效有序发动群众起来广泛监督,是我们实施环境兴县战略的重要一招。”江安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文卫说。

事实上,今年以来江安县纪检监察系统把深入开展“三项建设”活动与实施环境兴县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健全基层监督网络、畅通信访投诉渠道、搭建宣传教育平台、完善机制制度体系。

高效监督的运行新机制,赢得发展环境的全新治理,实现了廉政监督的“四大转变”——健全基层监督网络,变“局部”为“整体”。着力构建县、镇、村、组四级纪检监察监督网络,形成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纪检监督的工作体系,在全县297个行政村和26个社区党支部选配纪检委员,共聘请2060名廉情监督员、配备2052名村党小组纪律员。

畅通信访投诉渠道,变“上访”为“下访”。围绕“传统+科技+直通”三个信访举报渠道,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公布网上纪委书记信箱、绿色邮政、96960效能投诉电话,在本地媒体设立“曝光台”,群众可通过“电话、短信、网上留言、面对面”等方式参与交流,百名纪检监察干部深入乡镇、村组和农户,以院坝会、发放民声民意卡等形式,广泛收集社情民意,收到群众投诉9件,共梳理出意见、建议47条。

搭建宣传教育平台,变“被动”为“主动”。成立农村基层党风廉政教育宣讲团,共巡讲22场,受教育党员干部5000余人,同时打造一批廉政文化示范点,把廉政文化与江安的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特色产品文化相结合,集中打造青峰寺革命烈士纪念馆、仁和百竹海、河中村、水清社区、红桥社区等廉政文化示范点,全县学廉、崇廉和守廉氛围日益浓厚。

完善机制制度体系,变“随意”为“规范”。县纪委、监察局突出权力“行使前、行使中、行使后”三个关键环节,创新实施行政执法月报告制,涉农案件处分讨论村民代表列席制,纪检监察干部“红黄蓝”三色廉政座牌提醒督促制,推行纪检监察干部“履职监督卡、办案回访卡、民声民意卡”制度,民生工程建设效能承诺制,通过承诺、追踪、评估、问责等方式推动民生工作提速增效。

铁腕举措见成效,促进作风大转变。在2013年度全省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满意度测评中,江安县综合排名位居宜宾全市第一位,江安政治生态环境更显徐徐清风。

环境兴县,让梦想从江安放飞!

如今的江安,正在强势崛起为长江上游生态宜居魅力港城!

新闻推荐

唐洪畴:购书钱可买几套房子

城市故事□本报记者吴晓铃江安县城老城区,很多人都知道唐洪畴和他自号“意匠居”的家。这个爱书成痴的竹编工艺大师,家里藏书上万册。他的家一度成为江安镇的“文化大院”,吸引着附近书虫前往借阅。...

江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江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活力江安新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