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钟晓晴从年至今宜宾市高粱种植面积以每年新增
□本报记者 钟晓晴
从2009年至今,宜宾市高粱种植面积以每年新增10万亩的速度快速增加——2009年,宜宾市高粱种植面积仅8.8万亩,产量2.51万吨;到今年,宜宾市种植面积已达40.71万亩,预计产量将达15.3万吨。
7月15日,四川省高粱产业基地建设推进工作会在宜宾召开。在经验交流、实地参观中,与会者真切感受到:宜宾的百里红高粱,不仅红遍了山峦,更红在了老百姓的心尖尖上。
科技助力 高产高效
沿着李庄入口进入翠屏区高粱生产基地,顷刻间,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高粱尽收眼底。
李庄镇长胜村6组村民陈兴友已是第三年种植再生高粱,在此之前,他种植玉米、红苕等传统农作物,每年6000多元的收入只能维持生活。“如果不是种再生高粱,恐怕我现在还修不起一楼一底的楼房咯。”说起现在的收入,陈兴友很满意,“从2010年开始种高粱,现在6亩地全是高粱,一年收入就将近15000元!”
说起地里的红高粱,种梁群众也曾有过“纠结”。江安县留耕镇牟家村杂交高粱核心示范片是今年新发展的高粱基地,村民肖顺辉的5亩多土地就位于示范片内。由于没有种植高粱的习惯,肖顺辉最初说什么也不愿意换种高粱。
“政府给我们集中育苗、栽苗,还经常来指导防治病虫害,你看,我的5亩多高粱长得多好。”短短几个月,肖顺辉已彻底改变了主意。
高粱带给种植户们的实惠还得从三年前说起。三年前,为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战略部署,宜宾市委、市政府把酿酒原料基地建设列入宜宾农业“145”工程第一项建设任务。在省农业厅和省农科院的指导下,宜宾市农业局、宜宾学院、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宜宾农科院联合签订了《共同推进宜宾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合作协议》,并组建了酿酒原料科技创新团队。目前,该团队已筛选酿酒专用水稻品种2个、玉米品种5个、高粱新品系(组合)3个,制定了杂交高粱、再生高粱、宿根高粱生产技术规程和耕制配套技术。
高粱生产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宜宾高粱产业的迅猛发展:杂交高粱从小区示范发展到应用面积19.67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48%;再生高粱从实验探索推广到今年的14.3万亩,宿根高粱从开始研究到2011年应用面积超过2.5万亩;与此同时,“芋—粱—粱”、“菜—粱—粱”、“烟—粱—粱”、“粱—粱—菌”等高效模式和宽窄行栽培、膜侧栽培等高产高效配套技术层出不穷,不断刷新高产纪录和产出效益。
龙头带动 产销对接
种得下去,还得卖得出去。可是,宜宾的高粱种植户们却丝毫不担心这个问题。
随着高粱收割时节的临近,近日,江安县高粱专业合作社已开始忙碌起来。“今年杂交高粱的保护价是每公斤3.6元,如果市场价高于保护价,我们也要随行就市提高价格。”爱民红粱专合社负责人李文松告诉记者,每年高粱成熟的时候,宜宾、泸州、贵州等地的酒企都纷纷上门抢购高粱,只有酒企收不够的,没有农户卖不脱的。
宜宾市在规划发展高粱产业之初,就将企业带动明确为该市酿酒原料基地建设的核心机制。
“尽管当前营销机制有待向紧密型合作推进,但全市高粱产品营销组织和机制已经得到全面普及和基本完善。”宜宾市农业局局长林世全介绍。
目前,宜宾市已有13家企业与生产基地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合作协议,高粱订单生产面积已达38.7万亩,占生产面积的95%;订单收购数量预计可达11.45万吨,占预计产量的63.5%(再生季产量未列入订单);杂交高粱平均保护价为3.64元/公斤,常规高粱平均保护价为5.1元/公斤。
在密切酒企和基地的关系中,专合社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宜宾市已建县级营销专合社6个,与13个龙头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组建镇、村级生产专合社21个,在与县级龙头企业或营销专合社落实订单的同时,还以预先收取收购保证金的方式与市外企业建立竞争性合作关系。
2012年,宜宾市酿酒企业共与原料基地签订生产订单180万亩,其中水稻、玉米、小麦基地平均让农民亩增收100元以上,常规高粱亩增收300元以上,杂交高粱亩增收1000元以上,预计全市由此可增加农民收入3.97亿元,人均增收90.6元。
三年三大步。随着高粱产业的迅猛发展,宜宾市已提出建设“中国白酒金三角”酿酒原料基地的全新种植目标:到2015年,建成酿酒高粱基地70万亩,提供本地优质高粱原料35万吨;到2015年,建有机原料示范基地2万亩、绿色原料示范基地10万亩。
新闻推荐
58岁的黄传伟是江安县怡乐镇建设村的村小教师,8年前,他不幸患上鼻咽癌,8年来,他一边与癌症抗争,一边坚守三尺讲台。黄传伟所在学校距县城30多公里,需要坐1个多小时的车,再走5公里山道。工作30年来,黄传伟...
江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江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