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声“对不起”迟到了37年
近日,特意从珙县赶到长宁县长宁镇碧玉社区警务室的王某全在社区民警的见证下,当面向36年前因在其父王某仁所开煤场务工而失去一只手的钱某华表达了歉意,代父亲说了声对不起,同时感谢钱某华当年没有为难已经很艰难的父亲,并当场补偿了钱某华1万元。
一个“特殊”求助
5月23日,长宁县公安局长宁镇派出所碧玉社区警务室值班民警杨劲接到一个特别的求助电话,求助人王某全告诉民警,他想帮助已经85岁的老父亲完成牵挂多年的心愿:寻找37年前在父亲所开煤矿挖煤致残的工人钱某华。
故事回到37年前。1983年5月,年仅20岁的钱某华初为人父,听人说煤场工资高,便进了王某仁开办的采煤场干活。那时王某仁的煤场生意并不好,已经倒欠着4万元的巨款,每天要债的人排着队上门,就连王某仁穿在身上的夹克衫都被脱下拿去抵了债。
1984年5月的一天,在井下干活的钱某华因矿井上方岩石脱落,导致右手手腕处被砸断。王某仁第一时间来到现场,把钱某华送去了医院进行医治,但钱某华还是因右手手腕神经断裂而成了残疾。事后,王某仁答应赔偿钱某华1700元,但是因实在无钱,就打了欠条。后来,钱某华也拿着欠条找过王某仁一次,王某仁仅赔偿了他100元钱就再也拿不出钱了。钱某华也知道王某仁的艰难,从那以后便也再没找过王某仁。
这一别,便是37年。王某仁心中的这份愧疚一直持续了30多年。如今,85岁的王某仁因尘肺病卧病在床,仍挂念着当年亏欠的员工钱某华。“当年他才20岁,就被砸断了一条手臂,始终是我亏欠着他,你们一定要帮我找到他,不然我难以心安……”王某仁叮嘱自己的儿子王某全。
37年后的相见
王某全根据父亲的回忆,得知钱某华是长宁县人。一天,王某全从别人处发现了一张别致的竹制“名片”,上面刻着长宁镇派出所碧玉社区警务室杨劲的手机号码。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他打通了杨劲的电话。了解情况后,杨劲立即根据王某全提供的信息利用移动警务终端和“一标三实”系统开始寻找。同时,杨劲联系社区干部,通过“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的“竹乡义警”发动群众,共同寻找钱某华。当晚11时许,初步确定了钱某华的居住地。
在民警的安排下,5月24日,王某全一家与钱某华终于见上了面。
得知王某仁因为身体原因没办法到现场来,钱某华立即表示要到珙县去见见故人。民警立即联系了车辆帮助钱某华去珙县。当晚,两人终于重逢。曾经的老板已过耄耋之年,当年的毛头小伙也已是年近花甲。一见面,王某仁便拉着钱某华已经残疾的手臂查看,第一句话便问他这些年是如何过的?钱某华告诉他,自己过得好,已经有两个儿子,一个孙儿了,还买了房。听到这里,王某仁与钱某华激动相拥,在场众人无不落泪。
谢明 记者 李丹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罗雯心农历庚子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全国上下迅速掀起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有近36年从业...
珙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珙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