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园面积51.5万亩 蚕桑综合产值30亿元 上半年 宜宾市蚕桑产业实现产量质量效益三大提升

宜宾日报 2019-08-03 05:16 大字

本报讯(陈联新 记者 黄睿麒)近日,记者从市农业局获悉,虽受市场行情影响茧价有所下降,但近年新建高效桑园投产发力,加之“五新”科普进村入户,今年上半年,宜宾市蚕茧产量、质量和蚕农养蚕收入大提升,取得了较好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截至目前,全市桑园面积51.5万亩同比增长6.7%,发种28.36万张同比增长7.2%,产茧1.31万吨同比增长5.6%,可生产5A、6A高品位生丝的蚕茧达80%以上,蚕桑综合产值达到30亿元。

今年以来,宜宾市农业部门依托四川蚕桑创新团队及省蚕业所,编制《宜宾市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现代蚕桑产业示范园区建设》灾后重建方案,重点针对地震烈度6-8级的区域,发挥桑树生态修复功能,突出蚕桑产业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以中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为导向开展详细规划;与省农机院、省蚕研所合作,在高县、珙县、兴文等县开展1.0型、2.0型养蚕机械试验示范。兴文县“智慧蚕业”信息管理系统全域覆盖,“蚕辅通”APP实现“蚕辅知识到田间,生产数据实时录,茧款支付一卡通,农民增收好欢颜”的和谐场景;积极开展桑树丰产养型技术,在兴文、高县等地试验示范,实现桑园一年“一干两枝四分叉”快速丰产目标;适时应用桑树夏伐技术,在高标准桑园推广夏季伐条、冬季短尖,优化蚕桑生产布局,提高春秋产量和质量;创新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在珙县等地开展绿色防治桑螟试验示范,成效显著。

按照农业农村工作项目化示范带动的工作理念,管理部门加强对上争取工作,首次获得部级产业资金的大力支持,截至目前蚕桑产业投入中省财政资金2290万元,同比增长63.5%。其中珙县作为全省现代农业培育县(蚕桑),兴文县周家镇赢得农业农村部农业产业特色强镇(蚕桑),争取财政资金各1000万元。

据了解,今年以来,宜宾遭受地震灾害、国际国内茧丝绸行情相对低迷和长期阴雨寡日照异常极端灾害性气候不利影响。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及时下发了农业生产防灾减灾的具体措施,宜宾市蚕桑重点县恰处于灾区,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和龙头企业积极行动,勇于面对困难,急群众所需,开展生产自救,保障灾区蚕桑生产正常进行。

时间过半 任务过半

新闻推荐

宜宾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专项督查珙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

本报讯(王培文)7月22日,宜宾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负责人一行,到珙县督察调研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督察组对珙县的用地...

珙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