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垭村党支部:地震中彰显强大的凝聚力
石垭村的抗震救灾应急车□ 陈 溶 宋成均
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长宁“6.17”地震发生后,四川省长宁县硐底镇石垭村党支部发挥超强的战斗力、凝聚力和执行力,紧紧团结全村党员干部,用自己淳朴的民风,勤劳的双手,众志成城、攻克难关,创造了“不等不靠、不争不要”的佳话。
依靠群众 自力更生
6月28日,笔者到达石垭村时,该村10队队员们正在做午饭。花胶布搭的简易棚,十几匹红砖围成的简易灶头上煮着一大锅豇豆汤,村支部书记师元明正忙着往灶炉里递柴火。
师元明介绍说,地震后,镇上通往石垭村的道路阻塞,物资运送不进来,房屋又不安全,如何保障村民们有饭吃,是他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有党员想到了在相对空旷安全的地方建“小食堂”,村民一起“打平伙”。随即,第一处“打平伙”的“小食堂”建起来了,很快第二处、第三处……越来越多的“小食堂”也建了起来。村民们在党员们的号召下有米出米,有菜出菜,“小食堂”办得有声有色。石垭村共有13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都建有1至2个“小食堂”。
为什么要参加“打平伙”呢?村民唐文道一边给大家盛面汤一边说:“我们的师书记人好得很,年轻又肯干,经常帮我们做事。领导都在干,我们也就跟着干。”“村上说的对,道路都阻塞了,而且双河、梅硐受灾情况更严重,等着救助还不如靠我们自己。家里有米有面,地里有菜,不担心吃不担心喝。”村民胥正林也抢着回答记者。一道非常简单午餐——豇豆面疙瘩汤,老老小小10余人吃得津津有味、有说有笑。
公仆情怀 一心为民
石垭村共有13个生产队,921户人,3610人。因为离双河镇不远,又紧邻珙县巡场镇,长宁6.0级地震和珙县5.4级地震后,石垭村房屋不同程度倒塌33户、禁用241户、限用215户、一般受损357户。
房子震坏了不能住,党员们便发动村上的劳动力,自主搭建帐篷安置受灾群众。4队队长李必聪当晚就组织该队队员搭建了全村最大的帐篷,能容纳30余名受灾群众。抗震救灾期间,全村共搭建帐篷200余顶。大大小小花胶布搭建的帐篷,或许没有救灾帐篷配置齐全,却是石垭村受灾群众温暖的“避风港”,也是石垭村受灾群众惊慌无助时的“定心丸”。
救灾帐篷送来了,但远远不够分配。村上考虑到2队的老党员胥正祥已经80多岁了,腿脚不利索,便给他送去1顶帐篷。可是胥正祥坚决不要,他说自己的房子损坏并不是很严重,现在村上的帐篷紧张,把帐篷先拿给其他更需要的人住。“我老了,不能像其他党员那样为受灾群众出力,但我可以有什么都先让给他们。”看到住在隔壁的党支部书记师元明家房屋严重受损,一家7口吃住困难,胥正祥主动提出让师元明一家都搬到他家去吃住。
我是党员 责无旁贷
10队的党员胥大勇从部队转业后,打过工、发展过种养殖业,最后在石垭村5队修建了一所占地30亩的农家乐。农家乐环境好,饭菜可口,开业后生意一直不错。6月17日,长宁6.0级地震发生后,曾经参加过汶川地震救援的胥大勇,第一时间想到了联系党支部书记师元明,听候组织安排,参与抗震救灾。他迅速确认了自己的农家乐没有受损后,便吩咐母亲赶紧将周边的村民都叫来避难,并且烧好热水供应大家。随后,他立即开车沿着附近公路一边查看情况,一边给师元明打电话。一路上,胥大勇看到很多村民从家里跑出来,无助地站在公路边上,还有的人想返回家拿东西。胥大勇都一一招呼他们去他的农家乐。看到没有青壮年照顾的老年人和小孩,他便开车把他们送过去。当天晚上,他的农家乐里聚集了200余名受灾群众。
第二天,部分村民确认自家房屋受损不严重后,陆陆续续回了家。但仍有100余名村民的房子不能居住,继续在胥大勇的农家乐住了两天。两天时间,100余名受灾群众的吃喝住,全由胥大勇免费提供。为了照顾好来避难的群众,胥大勇甚至推掉了所有的订餐。
“我不后悔。不管作为一名党员还是一名军人,保护好群众都是我的职责。”胥大勇的母亲患有癌症,需要一大笔治疗费用,家里还有两个小孩。经济并不是很宽裕的他,对当时自己的行为没有一丝后悔。
至今,胥大勇的农家乐门口一直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地震无情,石垭有爱,灾难当前,团结互助。石垭村支两委书”。胥大勇也拍着胸脯对村民说:“房子不能住的,都到我这里来,免费吃住。”党员干部的担当,让石垭村的受灾群众安心暖心,更燃起了他们重新振作、艰苦奋斗的决心。
不忘初心 冲锋在前
“各位党员同志们,村上抗震救灾工作需要志愿者,请党员积极报名,主要是随时调配协助村上抗震救灾!”
“现在需要一名熟练电脑统计员,统计抗震救灾实时相关数据!及后勤保障相关工作。”
“我来一个。”
“因在外地,无法参与现场抗震救灾,非常抱歉,若需要资料整理类,可以发送文档协助完成。”
“随时都可以,我在电脑旁呆着。”
“看有什么安排的说,我们十队有十多人做好准备听候吩咐。”
……
地震之后,石垭村党支部书记师元明在村上的党员微信群中发布了需要抗震救灾志愿者的消息。群里的党员们立即积极响应,主动认领任务。胥秋兰、李建、陈春梅等7名在外地工作的年轻党员,白天工作,晚上加班录入抗震救灾相关数据。其中马明容同志怀有身孕,仍坚持和大家一起工作至凌晨。村上没有车辆运送物资、转运群众、排查灾情……胥大勇、张青松、旷元根等5名党员无偿将自家的小车和货车作为抗震救灾应急车,协助抗震救灾工作。救灾物资运来了,不论是白天还是半夜,都有党员主动出来带着村民一起搬运物资。
“通讯断了,都联系不上。但我们的村组干部、党员都能在第一时间站出来把受灾群众聚集在身边安抚照顾,我很感动。”师元明回忆起当天的情形,仍然很动容。当晚地震之后,他的手机无法拨打电话。他安抚好家周边群众的情绪,嘱托他们注意安全后,便出门查看情况。一路上,他看到每一处群众聚集较多的地方都有至少一名村组干部或者党员在安抚大家的情绪。“我们的村组干部和党员都真正做到了冲锋在前,无私奉献。”
在石垭村,笔者听到越来越多群众的声音——“我们离村办公室近,要下物资就喊我们。”“有什么吩咐,尽管说。”“有什么我能干的事?”……石垭村的房屋垮塌了,但党员干部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信仰还在,他们将带领全村人发挥抗震救灾时团结友爱、互助自救的精神,继续在灾后重建中自强不息,重振家园,以此向建党98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新闻推荐
庭审现场。?宜宾新闻网图宜宾新闻网7月12日晚间消息,长宁“6.17”地震期间,许多人都外出露宿,男子王某某却趁机作案,潜入谢家...
珙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