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长周期珍稀树种成林成材

四川农村日报 2019-05-28 06:25 大字

乐山100万亩森林大“改种”后续

□本报记者 吴平

香樟20年成材、桢楠30年成材、川柏周期更长……珍稀用材林之所以种者少、供给少,源于见效太慢,没人愿意为未来的市场承担时间成本和价格风险。

本轮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致力于将短周期原料林替换为珍稀用材林,如何保证林农不“拔大毛”“抽壮丁”,确保幼苗能够成林成材?

乐山市沙湾区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张辟芳5月26日告诉记者,沙湾区的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有1/3-1/2的工程由农户、合作社在41种树种范围内,自行选择树种搭配,长短周期树种结合,通过发展的灵活性,保证林农收入和造林持续性。

自造林或土地入股

调动发展积极性

沙湾区嘉农镇是全国重点小城镇,有“沫若故里品牌镇”的美誉,巨桉砍掉后种什么,如何将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与农文旅融合发展一起考虑,是当地的核心关切。

该镇新兴村村委委员王林告诉记者,他们咨询了乐山市林业局和省林科院,通过多方打听、比较,最后锁定了省林科院培育的品种香桂。

“我们考察了重庆一家公司,已能够将叶子、枝干综合利用,800元/吨收购,预计亩产3-4吨,并且它见效快,3年后可砍伐,留30厘米的桩头,上面部分砍掉,桩头可继续生长。”王林说,在村组会议上,也得到了村民认可。

可是,前期启动资金怎么筹备?对此,新兴村成立了合作社,村民以林地入股,每年节省5-6万元租金支出,从2021年开始,村民就能拿到70%的分红。

此外,合作社融资十多万元,主要支付种苗费和除草的劳务费。目前新兴村已栽植香桂为主、桢楠和红椿等为辅的混交林200多亩,计划总共种植1000亩。

嘉农镇新泉村一组村民杨利自己造了5亩香樟林。巨桉改为香樟,生态变好了,野生菌、鸟儿都出现了,对此,杨利表示满意。平时他在周边打工,有一定收入,如果不是迫不得已的情况,不会在成材之前砍伐,“那样不划算嘛。”

多种经营持续收入

保苗木成材

在确保后期管护质量和林木最终成材方面,乐山市多措并举:

首先,市中区、沙湾区按照800元/亩的标准,对巨桉改良予以补助。沙湾区验收合格后奖补400元,2年后管护效果好,成活率高,再补足余下400元,由此解决前三年只造不管的问题。

其次,为村民算好增收账。“巨桉按30年伐4次来算,亩均收入共计2万元;香樟20年成材,按1000元/株,40株/亩来算,亩均收入就是4万元。”张辟芳说,就算当年行情不好,也可以选择不卖,而后待价而沽,珍稀树种往往是胸径越大,价格越成倍提高。

为了增加群众知晓度,林业部门做了PPT课件和宣传片,将第一书记和扶贫技能巡回小组作为引领人,利用林业工作会、劳动技能培训、科技下乡等时机,以及“农民夜校”的平台,扩大项目影响力和群众参与度。

最后,部分地区采用杉木、柳杉等短周期经营树种和桢楠、香樟等林木混交,长短结合。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外,适宜区域可与茶叶、砂仁等套种,以短养长。“公司+农户+基地”的合作模式,通过后期的苗木收益、木材收益按比例分红,既保证了经营的延续性,也保障了林农的长期收益。

另外,依据地域优势,对森林景观进行精准提升,提倡有条件的地区发展林家乐、森林康养等。

四川某桢楠种植公司总经理牟建军告诉记者,该公司已利用数千亩桢楠林在高县率先开展了森林旅游,步道、民宿、垂钓池等已具备,下半年开业,该模式还将用在犍为县同兴镇的灯塔村。公司的上万亩“绿色银行”还为其争取到了北京一家公司3000万元的融资合作项目。

新闻推荐

嘉乐镇 强化村级纪检委员工作

本报讯(惠小玲)为进一步提高镇纪委对村级纪检委员的统御能力,充分发挥纪检队伍基层“宣传员”“信息员”“监督员”作用,高县...

高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