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胸怀交通管理情结的“寻梦人”

宜宾日报 2018-07-04 01:18 大字

□陈笑皿 彭万松

严实,中共党员,二级警督, 1995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高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大队长。他带领的队伍多次受到公安部交管局、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宜宾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和高县县委、县府的表彰,并得到广大交通参与者的点赞。

山区道路勤务机制 改革的创新者

自从当上一名交警,他一直在认真研究排查高县辖区道路交通存在的隐患,寻找消除隐患的各种办法。去年他主动汇报,积极争取,依托S206省道石门子交通安全执法服务站在全市率先建成了缉查布控系统,得到了部局、总队和支队领导的肯定,并成功召开了全市缉查布控系统应用推广现场会。在此基础上,他大胆提出推行山区道路勤务机制改革,积极协调,整治农机存在的顽疾。高县交警与路政、派出所、特巡警等职能部门一起入驻执法服务站开展联合执法,落实“队所融合”机制,缓解警力不足的难题,为山区道路勤务机制改革探索出一条成功经验。

互联网+农村道路交通

安全的推广者

作为高县交管大队的领头人,他在总结农村交管平台在高县率先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县道安办的牵头作用,指导全县19个乡镇交管办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两站两员”作用得到发挥,劝导、纠违、宣传多措并举,农村道路交通秩序明显好转、交通事故明显减少。同时还积极推广互联网+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对乡镇交管办工作考核采用网上考核模式,及时了解乡镇交管办的工作动态,对各乡镇交管办工作情况进行了督促检查,让乡镇交管办专职人员、村劝导员的作用得到了发挥。这条经验受到了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市交警支队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先后迎来省内、省外公安交警部门同行前来参观学习。

“创文、创卫”

活动的践行者

他率领大队班子主动将“治乱缓堵”专项行动与高县县委、县府“创文、创卫”工作相结合,落实“三个一”(即:一辆自行车、一台对讲机、一个网格点)的网络化管理方法,把城区分为32个网格单元,实行定人、定点、定责、定时的四定原则,将城区交通秩序管理责任到人。重点对城区机动车辆乱停乱放、随意调头、占用公交车位,占用消防通道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对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占用人行横道、盲道停放、逆向行驶、闯红灯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对行人横过马路、翻越护栏、穿越绿化带等违法行为进行劝导。配合工商部门、住建城管部门对以路为市、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进行取缔,大力整治城区交通乱象问题,进一步规范了城区交通秩序,提升了城市的文明交通形象,为高县县委、县政府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宜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奠定基础。

科技强警的应用者

在争取高县县委、县府和县公安局党委的支持下,交管大队增加科技投入,利用警务巡控与科技手段相结合,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一是强化危险路段的科技管理,对辖区S206省道、308省道、309省道危险路段进行多次排查和反复论证后,在10处急弯、陡坡、临水、临崖路段建成了智能交通测速卡口,有效遏制了因超速行驶引发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同时也对侦办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刑事、治安案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二是强化乡镇道路的科技管理。先后协调来复镇、沙河镇、四烈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在来复街道设置了违停抓拍点位2个,在沙河街道安装了红绿灯1组,违停抓拍点位4个;三是争取市局交管支队支持卡口杆体23根,将前期淘汰更换的卡口照相机安装到全县乡镇主要路口,全县乡镇路口卡口数量达到25套,对加强县乡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道路交通安全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今后,高县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将继续保持严格慎密的工作作风,把道路安全工作抓实抓牢,实现广大交通参与者对“路畅民安”的美好期盼。

新闻推荐

蕉村镇 “蕉村答卷”绘就美好蓝图

本报讯(李玮伟涂秋艳)近日,笔者在高县蕉村镇了解到,该镇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中,针对蕉村镇实情,广泛组织讨论,绘就了“...

高县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高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