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下:农场主穿着凉鞋耕地山上:种粮大户接管撂荒田

四川农村日报 2015-05-18 08:59 大字

□王勤 特约通讯员 杨波

五月的高县,“双抢”如火如荼。5月8日—10日,笔者先后走进平坝、山区,了解当地农民抢收抢种情况。

家庭农场向种田要效益

来到庆岭乡山河村良香食家庭农场,场主张仲军身着衬衫长裤,穿着一双凉鞋,正驾驶着拖拉机耕田。

山河村地处平坝,是有名的大米之乡。前些年,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部分稻田荒芜。2013年,政府在这里实施现代农业水稻项目,调整田型,配套了路、水等基础设施。张仲军见机械化耕种条件成熟,便流转近300亩稻田,办起了高县第一个家庭农场。

“别人说种田要亏钱,我却偏要靠种田赚钱,赚就赚在机械耕种上。”张仲军告诉笔者,就拿近期栽种这300亩稻田来说,他用旋耕机耕田,每台每天耕15亩,20天可耕完,油费和人工工资共计4000元;如使用牛耕,则要54000元。用插秧机栽秧,一天栽30亩,10天栽完,油费和人工工资共计5000元;如采用人工栽秧,按一人一天栽1亩,收费100元来算,300亩则要3万元。“单单这两项,就能省7万元。加上种子、化肥等农资‘吃\’批发价,成本降得更多。”张仲军透露,总的算来,种一亩田的成本大约450元,租金500元,按亩产1000斤黄谷来算,每亩可赚250元,他的家庭农场每年可赚7万多元。

尝到甜头后,张仲军干脆牵头成立了农机专合社,购买了拖拉机、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实行机械化耕、种、收、储的“一条龙”作业。整套机器设备总价48万元,其中国家农机补贴10万多元,县政府特补29万元,自筹资金7万多元。专合社面向其他农户服务,收取的服务费低于传统耕作方式收费,也为周边农户降低了生产成本。

账本

抢种面积:300亩。谷种:90公斤,合计9000元。其中Y两优45公斤,120元/公斤;川优45公斤,80元/公斤。配方肥:200袋,80元/袋,合计16000元。农药:4000元。农机用油:6000元。人工工资:合计12500元。

种粮大户接管全村撂荒田

胜天镇新福村地处高山地区,村里的种植大户龚明正忙着栽 “收尾秧”,“今年我捡了5家人的田来种,一共种了35亩水稻。”

龚明是少数留在家种田的青年农民,他曾在农校学习,对农业有着难以舍弃的感情。从2007年开始,龚明就开始捡田种,他接手的全是由于外出务工而撂荒的田,条件好点的一亩一年给两三百斤谷子作租金,条件差点的就是无偿地种,只要不让田荒芜,主人就满意了。

龚明介绍,这些地方种田主要靠勤劳和科技。元宵节过后,龚明就开始整秧田、育秧苗,一直到现在,除了其它要事,从早到晚都在田里劳作。大块点的田使用微耕机,小点的只能牛耕,累得他回家倒在床上动都不想动。尽管这样,龚明还是尽量不请人,请人栽秧打谷一天要120至150元。这次栽秧请人干了两天,每天9人,一天工资要开1080元,还要加三餐生活费四五百元。

龚明说:“科学种田才能劳而有获,这些地方土质偏酸性,要多用农家肥,钾肥跟上,氮肥少量。要随时关注秧苗的‘脸色\’,准确防治病虫害。”

龚明算了一下账:种一亩田的成本大约500元,亩产1000斤黄谷,价值1200元,不算自己劳动的工资,可赚2万多块钱。

在龚明的带动下,新福村的其他5个生产小组各涌现了一户种粮大户,他们接管了全村200多亩撂荒田。

账本

抢种面积:35亩。谷种:10公斤,700元。除草剂:24瓶,720元。薄膜:8公斤,128元。肥料:复合肥350公斤,1190元;碳铵350公斤,280元;尿素2包,200元。农机用油:600元。人工工资:2640元。

新闻推荐

一张蚕种 凭啥卖出三千多元

蚕农在采摘蚕茧。□邹建华特约通讯员杨波文/图“庆符镇瓜芦村三组的杨升文,共育蚕种1张,售茧收入2500.86元。”“庆符镇游鱼村一组的文代强,共育蚕种1张,售茧收入2866元。”“罗场镇光荣村斑竹湾组的...

高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高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