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龙舟 舞竹龙 包竹粽 长宁县 多彩民俗活动迎端午

宜宾日报 2020-06-22 00:47 大字

△龙舟竞渡

本报讯(记者 张桦 黄铄然 文/图)舞竹龙、跳竹舞、绣香囊、扎艾狗……端午将至,四川省2020年“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示范活动暨第十七届长宁蜀南竹海龙舟节系列文化活动在长宁县拉开帷幕。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指导;中共宜宾市委宣传部、宜宾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长宁县人民政府主办;中共长宁县委宣传部、长宁县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承办。

此次活动以“赛龙舟品竹粽扬传统,战疫情晒民俗乐端午”为主题,活动期间通过竹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三大类10项端午节民俗文化活动以及龙舟竞渡展示长宁县端午节独特的民俗文化,旨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推全市全民健身蓬勃开展,促进“文体旅”融合发展。

据长宁县委宣传部文化办主任周永昌介绍,此次系列文化活动除展示端午节传统的民俗文化外,还有很多长宁特有的端午习俗,“长宁县作为‘中国竹子之乡’,竹文化历史悠久,就拿包粽子来说,其他地方的粽子一般都是由粽叶包制而成,而长宁县更多的是用楠竹笋笋壳包制而成,一方面是方便就地取材,另一方面竹子的清香也会很好地融入粽子当中。”

据悉,舞竹龙、跳竹舞、秀竹衣等传统竹文化民俗活动充分展示了长宁县特有的竹文化,其中舞竹龙使用的竹龙全长30多米,14节龙身全部用长宁慈竹编成,曾先后亮相于央视乡村大舞台、四川省第九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国家森林马拉松、元宵民俗大巡游等节庆活动,深受群众喜爱,是长宁的“镇县之宝”。

此次非遗文化类中的“长宁车车灯”沿袭了四川古代说唱艺术的传统,是川南地区民间独特的一种说唱艺术,“长宁车车灯”也在上百年的历史传承中形成了长宁特有的唱腔、唱词。此次展示的“长宁车车灯”节目《幺妹出嫁》是长宁县的原创作品,展示了长宁县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

“近年来,很多节庆我们都会将‘长宁车车灯’这项民间传统艺术搬上舞台,让更多人了解我们长宁的传统文化。”长宁车车灯市级非遗传承人刘国书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车车灯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创新,从形式上把简单的民间艺术变为一种舞台艺术,在节假日当中进行表演。

据本次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受疫情影响,为避免人群聚集,很遗憾这些活动不能让群众参与其中,“但今年我们将会通过网络、电视等方式进行‘云展播’‘云传播’,让全国各地更多的朋友了解长宁的风土人情以及文化习俗。”

新闻推荐

廉情“院坝会” 架起群众“连心桥”

晚报讯“今天请大伙来,一是给大家讲讲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二是想听听大家的诉求,了解你们对镇、村党员干部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长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宁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