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残三级 他却成了脱贫榜样

宜宾晚报 2018-11-09 10:22 大字

三头大肥猪在猪圈里打着呼噜,几只神气十足的公鸡正领着鸡群欢快地啄食,院中经过修剪的丝瓜架上开满了金色的小花,一位老太太背着满满一背篓的红苕藤从田间里归来。这幅犹如陶渊明笔下“悠然见南山”的农家场景,正是长宁县双河镇铜锣村谢龙兵家如今的生活画面。作为残疾人的他,谢龙兵硬是靠着自己的一双手,成为村中人人皆夸的脱贫榜样。

“快进屋,请坐,喝茶。”近日,笔者和铜锣村驻村帮扶人员一起来到铜锣村3组谢龙兵家,看见两位老人精神状态极好,衣服干净整洁,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

据驻村帮扶人员介绍,谢龙兵今年76岁,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已整整20年,属肢体残疾三级,平常靠一根细木棍做的拐杖才能勉强走路,就更不用说干体力活了。妻子罗春强74岁,患有腰椎病,身体已呈90度鞠躬状,难以直立。

苍天好像在跟谢家故意开一场人生玩笑——他们的今年38岁的儿子,生下来就患有先天性轻微智障。几十年来,家庭的经济收入、大小事情全压在了罗春强一人身上。“人穷志不穷,身残毅更坚。”这是谢龙兵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2013年前,谢龙兵家很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来修房、买家电,给儿子娶媳妇,无奈家中患病的人实在太多,缺乏劳动力,这一想法也只能深深地埋在心底。2016年,铜锣村村支两委上结合实际情况,在充分尊重老人居住意愿的前提下,旧的瓦木屋没有拆除,而在公路边为谢龙兵新修了住房,从蓄水池引来自来水,入户路也进行了硬化。

自从腿脚不方便后,谢龙兵好几年都没有赶过场,平时的油、盐和其他生活用品等,都是靠老伴在赶场时一点儿一点儿从镇上带回来。年龄大了,身体还时常疼得难受,风风雨雨住了几十年有感情,老屋舍不得丢弃,家中的一头猪和30多只鸡就养在了下面。天刚亮,谢龙兵就早早地起床收拾整理好后,柱着拐杖,迈着蹒跚的步子,小心翼翼地向老屋走去,每去一次,花在路上的时间就得足足1个小时。

“身体不好,但志气在,人不能一辈子等靠要。”谢龙兵说,国家政策这么好,又有帮扶单位进行帮助,脱贫标准一年纯收入3600元,人只要不好吃懒做,脱贫那有这么大的困难,无论什么时候,家庭脱贫致富最终还得靠自己。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他和老伴一起养了3头猪、35只鸡,种了一些红苕和蔬菜,冬天还可以挖点儿竹笋卖,不加儿子在县城务工和政府低保收入,单单家庭这一块儿,一年下来预计收入将达到7000元,平时的油盐米人情来往等开支都不成问题。

“今天的铜锣村,受谢龙兵的影响,群众等靠要观念改变大,积极依靠养殖脱贫致富的贫困户比比皆是。”铜锣村第一书记张朝说,谢龙兵身残志不残,勇敢面对个人和家庭的困境,在艰辛中自强,在逆境里振作,以乐观豁达的精神战胜穷根,成为“朋友圈”中积极面对生活困难和挫折的标杆和榜样。

新闻推荐

长宁县:开展读书活动展示老人才艺

晚报讯读好书,共分享,近日,以“书香长宁快乐阅读”为主题的读书会活动长宁县清河园举行,来自长宁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县老年大学...

长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长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