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追求叫超越

宜宾晚报 2018-11-07 11:32 大字

驾车上路的人有一种心理,不管忙闲,只要上路了,就总会不自觉的一路超越,一路急速奔跑。

建全省经济副中心,GDP在2021年达到3000亿元,是个硬杠杠。

林业部门因为承担的是基础工作,没有具体数据落到自己头上。但他们没有袖手在后作壁上观,而是主动接招,毅然前出。而一旦任务在手,就把“驾驶心理”用到工作中,争分夺秒,一往直前,不懈不怠。

“断竹续竹,抟土逐肉”,这句《诗经》中的词,怕是人类对竹的利用的第一次记载。

今年以来,建设“中国竹都·最美竹海”的行动,在宜宾不断掀起一波一波高潮。竹子是林业部门的“传统势力范围”,林业部门自然不用扬鞭自奋蹄。

目标设定后,林业人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有人注意到,雷经纬把自己的微信头像,改成了一丛竹的图片。

第一件事,调研。市林业局成立了以雷经纬为组长的课题组,进行了题为《宜宾市竹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的针对性研究。课题从现状破题,摆问题查短板,提出了九条应对策略。

思路、目标、重点、核心……路线图绘就,需要的是扑下身子抓落实。

这段时间,原野笋类食品公司老总龙德权钉在长宁县双河镇竹食品园区,他的厂房正在建设中。原有厂房狭窄,严重制约了公司发展。

双河竹笋占到了全国50%的市场份额,全镇有竹笋厂家21家,目前正在申报“中国竹笋之乡”的地理标志。

竹食品园区的设置,给业主提升企业档次、开展技术改造提供了极好的契机。龙德全说,搬到这里后,输送自动化,洗笋子自动化,更主要的,企业集中在一起,方便环保排放,彼此学习。龙德全尤其希望宜宾能够制定竹笋的地方标准,“有了标准,出去说话才硬气……”

龙德权看到长宁县林业局副局长王帅,忙丢下记者,把王帅拖到规划图前,议论着啥,大概是想要王帅帮着解决什么问题。

同样在长宁,位于梅硐镇的宜宾磐达制扇有限公司内,工人们正在忙碌。一名女工飞快地落刀,精准地把竹块分成均匀的薄片。这个厂的竹扇远销到日本等地,其中的广告扇占到了日本市场的一成。工人万英是本地人,说起在这儿上班颇为自得,“离家近,农忙时可以请假,有免费午餐,还可以去日本免费培训……”

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即使是小事,也会惊天动地。小小一把团扇,正摇曳别样风情。和双河一样,梅硐也正在申报“中国竹扇之乡”的地理标志。

竹产业的龙头企业当然是宜宾纸业、四川天竹纸业等几个骨干厂。走进这两家企业的车间,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

竹影摇曳,蔚为大观。在美丽的同时赚钱,这笔生意划得来。

竹之外还有油樟。油樟之于宜宾,方兴未艾却大有奔头。

思路决定出路,更主要的,有热忱方成事。这话用在叙州区林业局一班人身上凿然有验。

叙州区的山地自来多生油樟。但在以前,油樟是“藏在深闺人未识”,就是没有想到要作为一个产业来认真经营,顶多是“户户冒烟”式土法熬油,卖点初级产品,小打小闹,利用率低下,还不环保,真是暴殄天物。

但现在我们看到,叙州区竖起了“世界樟海”的招牌,大刀阔斧打造油樟产业,精心建设的“世界樟海”景区,大模大样,已经粗具规模。

10月19日的世界樟海景区,微雨。走在香樟林里,满目葱茏满鼻芳香。一群游客兴致勃勃地散步、拍照,笑声传出去好远。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才是正道。林业人深谙个中道理。现在一产、三产有眉目了,他们殚精竭虑的事情就是,如何更好地发展提升二产。

让人欣慰之处在于,我们已看到了一个好的萌芽,该区规划的高捷香料工业园区已经落成,首批四家企业已在入驻中。

目前,叙州区正大力推进油樟产业集中连片发展,已建成油樟林基地32万亩,年产樟油1万余吨,综合产值达14.8亿元,樟油产量占全国70%以上,被评选为“中国特色农产品(油樟)优势区”,成为全国8个林产品优势区之一。把油樟建成“百亿产业”不是梦。

万紫千红才是春。不单叙州区,在丰茂葳蕤的宜宾各区县林地间,目前都已经氤氲起林产业发展的馨香——

在江安镇一个叫和尚坡的山坡上,老板姜凌的石斛长满了半匹山坡。从去年5月开始,姜老板已经投资800多万元,种下了300多万丛石斛……

叙州区杨光胜的“晨宇林业”红红火火……

南溪钟燕莉的笋竹业种植和加工蒸蒸日上……

新闻推荐

恪尽职守写忠诚

笔者见到县委巡察办副主任刘岱融,她正在梅白乡开展第四轮巡察工作。在梅白乡的田间地头、便民服务中心、村级阵地以及...

长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长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