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青白江区弥牟镇温氏余庆祠的家训家风:克勤克俭传家宝 唯读唯耕是正道
成都市青白江区弥牟镇温氏余庆祠的家训家风: 全套《温氏族谱》。
温氏余庆祠外观。
今年考上大学的温氏学子在祠堂敬香。
“历代先祖在上,我们向你们宣誓:作为你们的裔孙,我们深感自豪,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唯有克勤克俭、耕读传家、以诚待人、以德服人,我们才有立业之基、立身之本。我们要牢记祖训,我们要奋发有为!立足当下,只争朝夕,团结拼搏,勇于开拓,传承家风……”2017年8月26日上午,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弥牟镇华金大道一段的温氏余庆祠正殿内,19名刚考上大学的温氏子弟排成两排,在德高望重的老者带领下,祭拜先祖,进行宣誓,重温家训,聆听温氏先祖入川后艰苦打拼的往事等。
温氏余庆祠委员会会长温霜说,2011年以来,祠堂每年8月底都要举行大学新生(含研究生)颁奖仪式,以此激励家族子弟遵循耕读传家的祖训,刻苦读书,奋发有为。
温氏余庆祠位于新建的温家寨子中,环境幽雅,小桥流水,建筑古朴庄重,2008年动工、2011年建成。温佐富说,原温氏余庆祠建成于清乾隆3年(1738),位于离此500米左右东南边的温家老寨子中。上世纪60年代,祠堂被毁。2001年,温氏族人响应修建公路,温家老寨子被拆。几年后,温佐富、温佐林兄弟筹集资金,新建了温家寨子和祠堂,以不忘历代先祖奋力打拼的历史。
近300年来,温氏族人耕读传家,文武双全,出了著名的“一解九举人”等人才,拥有“温半榜”的美誉。
新建温氏余庆祠
存有94年前的老族谱
温氏余庆祠建筑为明清风格,四合院回廊式全木结构,分为南厢房、东厢房、西厢房、正殿和庭院。
祠堂正门两边,是温氏族人中的温鹤鸣老先生题写的对联:“务本求兴温氏繁荣枝叶茂,奉先思孝宗祠新构子孙心”。正殿内供奉着温氏历代先祖神位、画像和族人捐献的各类传世文物及家谱。
神龛两边的对联,是温氏先祖给家族立下的家规:“承先祖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后人两条正路唯读唯耕”。
在正殿陈列的家谱中,一套10册的《温氏族谱》引人注目。
族谱的面子和底子都用木板做成,面子木板正中用隶书刻有“温氏族谱”4个大字。10册族谱重叠而放,上下用木板合上,木板四周有长方形小孔,用绳索或布条穿上系牢,一套族谱呈现在眼前。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陈世松说,以前的族谱册数较多,一般都会采取套装的方式。有的用木板做成盒子,把族谱装进去;有的则像《温氏族谱》一样,用两块木板做面子和底子,合在一起也能保护族谱不受损坏。
打开纸张泛黄的族谱,翻开第一册,第一页上用魏碑字体大书“温氏余庆祠族谱”。这套族谱编修于“中华民国十二年癸亥季冬月”,由“成都天章石印社代印”。也就是说,族谱是在1923年编修而成的,距今已有94年了。
编撰如此厚重的族谱,温氏族人专门成立了由4代人组成的“余庆祠修谱职事”班子。从族谱的记载可以看出,这个修谱班子分工明确,有编辑、经理、采访、校正、书记等各司其职,总人数达51人。
其中,温氏入川第八代中的温兴玉、温兴恕、温兴常为主编,他们应是温氏族人中德高望重者。3人在族谱中分别作序,讲述编修族谱的心路历程。
其中,温兴恕写道,自从先祖入川后,“子孙繁衍,而谱牒阙然。”温氏族人有的迁居到别的县份,有的甚至远迁省外。族人虽然众多,但都分散而居。如果没有谱牒来维系,今后会越来越分散,甚至路上遇到了都形如陌人。
修谱工作繁杂而艰辛,最痛苦的莫过于“文献俱亡”,只得把先辈所录的入川始祖以上10世加以考订,其他枝叶旁系难以尽悉,只得无奈舍弃。
温兴常的序言难得可贵地保持了修史的严谨态度。他写道,温氏自古以来出了不少俊杰鸿儒,如晋朝时的温峤、唐朝的温彦博、温庭筠等。但是,这些历史名人与本支温氏是否有族系关系,则难以考证,也不敢妄肆攀附。
继续翻阅族谱,温氏先祖的故事在眼前一一展开。
61岁那年
温圣远带全家迁徙入川
这支温氏族人入川始祖叫温圣远,字文英,原籍江西赣州府长宁县(今江西寻乌县)。
温圣远的11世祖温宗六,官至明朝御前指挥使,是武官。温氏族人后来出了两个武举人,是有深厚历史渊源的。
温圣远的父亲温春鲸,字躍源,生有温圣通、温圣达、温圣远、温圣遵4个儿子,温圣远排行第三。
温圣远生于康熙元年(1662),“生而颖异,壮气宇”,自幼聪明,气度不凡。7岁那年,他拜在族人中的庠生(秀才)温润藻门下读书,温润藻觉得这个娃娃今后能成大器,对他很重视。
就在这时,家里的经济状况出现了问题。
当时,官府派发漕运徭役,给朝廷运送粮食,温氏族人与其他家族轮番应役。
康熙5年(1666),轮到温氏,族人推举温春鲸领运。结果还没运到,温春鲸把经费用完了,向族人借钱又无人理睬,只得自己赔上,亏损严重。
过了6年,即康熙11年(1672),又轮到温氏,大家都怕亏损,一个个都缩边边。温春鲸只得再次领运。不出所料,又亏损严重,自己赔上。
两年后,厄运突降。族人温笃儒的儿子食物中毒而死,诬告说是温春鲸下的毒,告到官府。这场官司打了5年,最终澄清了事实。
虽然赢了官司,但温家彻底败落了。这年冬天,伤透了心的温春鲸,举家搬到上犹县龙头村居住。
很快到了春节。除夕夜,按照传统,要祭祀祖先,但温家连买肉的钱都没有,只得用豆腐供祭。
温圣远很是感慨地说,希望后世子孙永远不要忘了这个事情,今后家里过年就吃素。迁到四川后,后世子孙牢记他的嘱托,形成了每年正月初一都吃素的传统,以不忘先祖过去的艰辛。
康熙37年(1698),温家又轮到了漕运,由温圣远领运。没想到,这次漕运遭遇江水枯涸,船无法前行。温圣远把40多袋粮食寄放在同行的老李的船上,结果老李把粮食占为己有。温圣远与老李打了半年官司,家道更加败落。
康熙41年(1702),温圣远在龙头村开设私塾。因教书教得好,大家对他交口称赞。
康熙61年(1722)秋天,已经61岁的温圣远做出一个重大决定:响应朝廷号召,迁徙入川。
雍正元年(1723)四月,经过8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温圣远一行18人(3个儿子、8个孙子及部分家眷)来到新都县八阵乡(今成都市青白江区弥牟镇),购买了当地一王姓人家的房子,定居了下来。
温圣远的3个儿子分别是老大温世明、老二温世朗、老三温世清。在新家园里,温圣远继续办私塾教育孙子们和乡里的孩童,3个儿子耕田种地,一家人过得虽然清贫,但苦中有乐。
新家园让温圣远看到了蓬勃的生机和无限的前景。雍正3年(1725),他叫温世清回到上犹县龙头村,把留在当地的家眷一起带到四川。
家境殷实起来
修建温家寨子和祠堂
温世朗有文化又精通算术,遇到了一个好时机。
当时,雍正帝颁布《丈田法》,要求重新丈量四川的土地。温世朗被招到新都县丈量土地。工作中,他勤勤恳恳,还发明了用苦柘木(一种质地坚硬的树木)做弓(丈量工具),节省了劳力,加快了丈量进度。
在他的带领下,新都县的土地很快被丈量完。川陕总督年羹尧听说后,把他招到成都,协助全川的土地丈量工作。土地丈量完后,温世朗留在户部四川司任职。
这时,温家老小20多人一直没有分家,家中一切事务由温圣远主持。大儿子温世明在家从事农耕,三儿子温世清在金牛道(原川陕路)上的唐家寺开客栈和经营江西会馆。
一家人搞得风生水起,家境渐渐殷实起来,买了48顷(4800亩)田地。
那时的人非常讲究祭拜先祖,几乎每一个大家族都在当地修建有祠堂。即使是分散居住在外地,要么返回祖地祭拜先祖,要么在新家园修建祠堂。
温圣远也不例外。雍正10年(1733),温圣远叫温世明着手修建温家寨子和祠堂。5年后的乾隆3年(1738),占地100多亩的温家寨子在新都县八阵乡河湾里(今青白江区弥牟镇灯塔村)建成。
祠堂没有像大多数家族那样取名温氏祠堂或温氏宗祠,而是取名温氏余庆祠。
“余庆”二字,出自《易经·坤卦》。《坤·文言》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意思是说,行善积德的家族,必定会给后人带来好报。
据说,温宗六在江西时修建的祠堂就叫温氏余庆祠,所以温圣远在四川建的这座祠堂也沿袭老家的名字。
新建成的温家寨子成为当地一大标志性建筑。寨子三面环水,北边是高大的寨墙,西南建有积善桥,东南有青龙拱桥与外界相连。
寨中有大龙门、小门口,大院坝、小院坝,大花园、小花园,上堂屋、大堂屋、下堂屋、余庆祠等建筑。此外,还设立了学堂。
乾隆13年(1748)十月,一生经历坎坷的温圣远安详地闭上双眼,享年87岁(虚岁)。
温氏家族人才辈出
一共出了九个举人
在温圣远孜孜不倦地履行耕读传家的祖训下,乾隆2年(1737),他的孙子温文华(温世朗的儿子)考中秀才。
也许现在人觉得这不算个什么,但在当时,却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事情。温氏家族从雍正元年(1723)入川定居,务农为主,短短14年里,耕读传家就出了成果,这是相当了不起的。
所以,温文华考中秀才,在温氏家族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性事件。
此后,温氏家族文武人才辈出,科甲蝉联,涌现了“一解九举”、秀才难以计数的文韬武略才俊,在新都有“温半榜”的美誉(清朝每3年举行一次童试,新都县有一年榜上一半都是温姓学子)。温氏一族,成为新都乃至成都的一大望族。
“一解九举”是指温氏家族中出了9个举人,其中两个为武举人。从明朝时的御前指挥使温宗六起,温氏家族就有习武的传统。但从后世人才类型来看,温氏家族以“武”开局,最终全部归于“文”。
温氏家族第一个举人,也是武举人,叫温光蜀,是温圣远的曾孙,入川第四代。温光蜀在乾隆35年(1770)的恩科乡试中中举。
温光蜀中举第二年,他的堂弟温光超出世。嘉庆5年(1800),温光超考中四川武举第一名,即武解元。
从道光5年到道光18年的13年里,温氏家族接连出了3个举人。除温光超外,另外两个是文举人:温泰钦在嘉庆15年(1810)中举,曾任蒲江县训导(相当于县教育局副局长);温泰仪在嘉庆18年(1813)中举,曾任长宁县教谕(相当于县教育局局长),历署彭山县、万县、泸州、雅安、永川等地儒学正堂(相当于市教育局局长)。
道光年间,又出了两个举人:温德懿在道光5年(1825)中举,温永亮在道光29年(1849)中举。
咸丰5年(1855),温德五中举,历任长宁、通江、仁寿、名山等县教谕。
到光绪年间,再次出了两个举人:温兴全在光绪14年(1888)中举,温兴致在光绪26年(1900)中举,曾任云南盐大使,民国时期署理眉州知事(相当于眉山市代理市长)。
温氏家族9个举人,除两个武举人外,其他7个文举人,担任的职务大多与教育有关。说温氏家族是教育世家,一点也不过分。
正因为如此,自2011年以来,温氏余庆祠每年8月底都要举行大学新生(含研究生)颁奖仪式,把家族重视教育的传统发扬光大。
温氏家族的字辈为:“宗克尚玉温,思廷和惟春。圣世文光泰,德永兴立成。贤佐开周汉,嘉宾锡富荣。诗书怀厚泽,忠孝广家声。”前10字从温宗六开始排行,“圣”字辈即温圣远,被奉为入川始祖。
如今,温氏家族已传到“汉”字辈,传到了入川的第15代,人口繁衍到两万多人。主要住在新都、青白江、金堂、彭州和广汉,少数人因工作关系等移居到外地。
温氏家族名人故事
温世朗:做官两袖清风
乾隆12年(1747),温世朗解甲归田,两袖清风,告老还乡。回到温家寨子后,当地一个乡绅嘲笑他说:“为官10年,不如大哥在家种田。”
温圣远的3个儿子,老大务农,老二入仕,老三经商。老大在家种地几十年,种出了成绩,老三开客栈做生意,也做得很好。
温世朗发现,唯独自己做官几十年,到退休时,不仅没发财,而且也没当大官。原本以为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结果却被乡里如此嘲笑。温世朗深感内疚,每天在家闷闷不乐。
温圣远看出了温世朗的心思。一天晚上,温圣远在祠堂召开全体族人会议。
温圣远说,温家是忠孝之家,祖上历代历宗都是清官。祖宗教导说:明明白白做人,清清白白为官。从今以后,谁要耻笑老二当官没挣到钱,就把他赶出温家。
听了老父亲的一席话,温世朗的心情豁然开朗,从此挺起胸膛做人。乾隆41年(1776),温世朗因脑溢血辞世,享年84岁。
第二年,族人在他的墓前竖起一通高3米、宽1.1米的大碑,大家尊称为清风碑。
温光超:武艺高德更高
温光超,温氏入川第四代。祖父温世朗,父亲温文和,曾任简州州同(相当于今简阳市副市长)。
温光超身材魁梧,身高五尺六(约1.86米),自幼习武,力大无比,据说练功用的大刀就有100多斤。
乾隆55年(1790),18岁的温光超到成都去参加武童考试。因为他的胃口好,母亲刘氏专门给他做了6个老面大馒头。温光超不负众望,夺得第一名。
嘉庆5年(1800),四川武举考试在成都北校场举行,28岁的温光超前去应试。经过骑马、弓、刀、石和问答与笔试,温光超和来自三台的蒋德旺不分上下。
主考官、四川总督勒保看到两人并列第一,叫他们加赛一场。温光超手提120斤重的大刀飞身上马,蒋德旺也不示弱。两人你来我往,大战10多个回合,仍不分上下。
突然,蒋德旺马失前蹄陷在泥泞里,温光超的刀已落下。为不伤及落马的蒋德旺,温光超硬生生地把挥下的大刀向上提起,同时用右脚把蒋德旺的大刀踢开,脚因此严重受伤。
勒保见状,马上叫停。回到客栈后,温光超脱下马靴,脚上的血已凝固。因此,第二年他没有进京参加会试。
因温光超武德高尚,勒保把他的事迹向嘉庆帝禀报。嘉庆帝口谕,赐“武魁解元”金匾予以嘉奖。温家寨子寨门上又多了一块金光闪闪的匾额。
如今,在新建的温家寨子寨门楼上,挂着复制的“武魁解元”匾额。
温光超吃大馒头的故事一直在当地流传:“想要长得高,就吃解元馒头;要想考第一,就吃解元馒头。”如今,温氏后人仍传承着制作大馒头的技艺。
温永亮:刘光第、杨锐的老师
温永亮,温氏入川的第七代,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家庭里。
3岁那年,他被送到温家寨子内的家族私塾读书。7岁就学绣川书院,12岁到成都锦江书院学习。
道光29年(1849),22岁的温永亮以第15名考中举人,后任知县。任上,他大兴水利,修建两座石涧桥用于灌溉良田。又改造低洼田地,倡导平民学习文化,创办书院,政绩斐然。
同治13年(1874),四川总督吴棠与学政(相当于教育厅厅长)张之洞筹建成都尊经书院(四川大学前身)。第二年春,温永亮成为尊经书院的老师。在这里,他度过了人生的最后8年。
书院开办之初,缺少参考书籍和学习资料。温永亮变卖祖父留给他的田产,捐给书院购买书籍。
温永亮还用微薄的薪酬接济贫寒的学子。来自富顺的贫困学生刘光第,经常穿着破旧的衣服。温永亮悄悄地告诉他,有空把衣服拿到师娘那里补补。
绵竹的杨锐,也是温永亮的得意学生之一。有一次,杨锐从成都回绵竹,温永亮特意把他带到温家寨子,参观温氏余庆祠,教导他学业有成后做廉洁奉公的清官,大力兴办教育事业。
光绪8年(1882)盛夏的一天,温永亮像往常一样到教室上课。当他讲到屈原《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时,突然口吐鲜血,晕倒在地,再也没有醒来,时年仅55岁。
第二年,刘光第考中进士。这年夏天,在温永亮逝世一周年祭日时,刘光第、杨锐等150多个学生,与张之洞,尊经书院第一、第二任山长(院长)薛焕、王闿运等,在弥牟镇为温永亮树立了一通高大的《德教碑》,讴歌他的光辉事迹,传扬他助人助教的美德。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黄勇 (图由罗敏提供)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长宁县工商局以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产品质量法》《自然保护区条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主线,切实履行工商职责,突出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担当,狠抓责任落...
长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长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