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村加产业打造幸福农民

竹海长宁 2013-03-30 14:11 大字

□ 本刊记者   王旭

桃红李白菜花黄掩映着灰瓦白墙小洋楼,房前屋后花红柳绿,三三两两游客垂钓、赏花、品茶,这就是长宁县梅白乡白虎村。日前,面对记者羡慕的神情,村支书胡久余说,环境好还不是关键,村民有事做,有钱赚才是最幸福的事。

胡久余告诉记者,白虎村以新村聚居点为中心打造万亩油菜休闲旅游观光区,发展农家乐20家。粉丝加工和生猪产业,年实现产值分别超过1000万元。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万元。

白虎村只是一个缩影,从去年起,全县启动50个新村建设,完成新建房1102户,有1万余农户实施川南民居风貌塑造。

幸福农民的故事就这样在竹乡大地漫延,在布局上全域规划,在建设上全程引导,在管理上全面加强,确保提前两年实现全面小康。2012年,安排专项资金4600万元,整合项目资金2.5亿余元投入新农村建设。

幸福的根源在产业,单纯的建房和修路只能治标,住新村,有产业,才能成为幸福农民。

“我就是幸福的农民,住的是别墅,收入有保障。”古河镇红色村村民张正才率先搬进新居。“新村有40来户人,我这个小超市月收入不低于3000元,村上打造体验农业,发展百亩草莓、千亩菊花、桑葚和殷红李,我既是老板也是工人,收入你懂的。”张正才对新村生活非常满意。

幸福农民的故事就这样在竹乡大地漫延,在布局上全域规划,在建设上全程引导,在管理上全面加强,确保提前两年实现全面小康。2012年,安排专项资金4600万元,整合项目资金2.5亿余元投入新农村建设。

把新村建在产业上,向百里淯江集中,打造沿江经济带;向公路干道集中,打造通道经济带;向城镇郊区集中,打造商贸经济区;向景区景点集中,打造旅游经济区;向产业园区集中,打造综合经济区,涌现一大批农旅结合型、农工结合型和农商结合型新村。

于是,立体竹林综合开发、高矮作物套作、错季轮作和“田地托管”、“畜禽寄养”,“一年两种、一种两收”粮经复合……等各种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出现在新村。

不同的特色,目的只有一个——“亩收千元钱”向“亩收万元钱”迈进。

山区新村实施立体竹林综合开发,林下种植竹荪、魔芋等3.5万亩,养殖竹海土鸡200万只,完成低产竹林改造32万亩。丘陵地区则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建设竹海长裙竹荪、竹海花椒等10个种养植特色农业观光体验区。同时,在农业发展中融入旅游要素,打造出开佛佛来山、古河七洞沟、双河花椒基地以及洪谟故里—碧浪水乡、天泉湖—苦竹寺等农业观光旅游景点,成功创建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新闻推荐

养子为母贺寿

□本刊记者罗敏聪文/图“一拜祝百岁寿星寿高北斗二拜祝百岁寿星松鹤长青…..”3月29日,是长宁县开佛乡龙门村檬子组罗永富老人100岁生日的日子,四邻八乡上千认识和不认识的人都赶来为老人...

长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宁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